一种带有压力传感器的椎弓根螺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1111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压力传感器的椎弓根螺钉,包括外螺钉主体和设置在外螺钉主体尾端的U型钉尾,外螺钉主体外侧沿轴向依次设有第一螺纹段、第二螺纹段和锥形段,第二螺纹段的螺距大于第一螺纹段的螺距,第一螺纹段对应密质骨,第二螺纹段对应松质骨,外螺钉主体设置有第一轴向内孔,第一轴向内孔的头端开设有螺纹连接孔,螺纹连接孔的底部连接有贯通锥形段的通道孔,第一轴向内孔的尾端设有第一圆台孔,第一轴向内孔内设置有内芯,内芯的头端与螺纹连接孔相连,内芯的尾端与第一圆台孔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段外周设置有若干侧孔,侧孔与第一轴向内孔径向连通;所述锥形段设置有无线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增强椎弓根螺钉的抗拔出力。钉的抗拔出力。钉的抗拔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压力传感器的椎弓根螺钉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压力传感器的椎弓根螺钉。

技术介绍

[0002]椎弓根螺钉技术是目前脊柱外科手术中最常用的固定方法。椎弓根螺钉强大的三柱固定效果,对恢复脊柱生理曲度、生物力学及稳定性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退变性疾病、脊柱肿瘤、脊柱感染及脊柱创伤等领域。然而,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程,骨质疏松的人群越来越多。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骨质疏松人群最多的国家。据最新统计显示,我国有近一亿的骨质疏松患者,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问题尤甚,50岁以上女性患病率达32.1%,远高于同龄男性的6%,而65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更是达到了51.6%。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减低,骨量减少,骨质结构退变导致椎弓根螺钉的固定效果明显降低,术后易出现螺钉松动、拔钉、结构稳定性丧失的风险显著增加,甚至导致内固定失败。骨质疏松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脊柱外科医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带有压力传感器的椎弓根螺钉,以增强骨质疏松患者的椎弓根螺钉的抗拔出力。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带有压力传感器的椎弓根螺钉,包括外螺钉主体和设置在外螺钉主体尾端的U型钉尾,所述外螺钉主体外侧沿轴向依次设有第一螺纹段、第二螺纹段和锥形段,所述第二螺纹段的螺距大于所述第一螺纹段的螺距,所述第一螺纹段对应密质骨,所述第二螺纹段对应松质骨,所述外螺钉主体设置有第一轴向内孔,所述第一轴向内孔的头端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螺纹连接孔的底部连接有贯通所述锥形段的通道孔,所述第一轴向内孔的尾端设有第一圆台孔,所述第一轴向内孔内设置有内芯,所述内芯的头端与螺纹连接孔相连,所述内芯的尾端与第一圆台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段外周设置有若干侧孔,所述侧孔与所述第一轴向内孔径向连通;所述锥形段的外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无线压力传感器和与其连接的电池,所述无线压力传感器的外表面贴合有压板,所述凹槽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压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移动块远离弹簧的端面四边倒角,所述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所述移动块的倒角部分伸出凹槽。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轴向内孔的头端位于所述第二螺纹段的第一圈螺纹远离锥形段的一侧。
[0007]优选的,若干所述侧孔包括一个第一侧孔和至少一组第二侧孔,所述第一侧孔与所述第一轴向内孔的头端径向连通,至少一组所述第二侧孔绕所述第二螺纹段间隔分布。
[0008]优选的,所述内芯设置有第二轴向内孔和推杆,所述第二轴向内孔的尾端设置有第二圆台孔,所述第二轴向内孔设有与所述第二侧孔相对应的第三侧孔,所述第三侧孔滑
动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位于第二轴向内孔内的一端设有杆帽,所述插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杆帽,另一端抵接第二轴向内孔的孔壁;所述推杆的头端呈圆锥形,所述推杆的尾端与第二圆台孔螺纹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内芯外侧套有医用膜制成的隔离套,所述隔离套的底部设有穿孔。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技术通过在外螺杆主体上设置对应密质骨的第一螺纹段和对应松质骨的第二螺纹段,在不影响抗拔出力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快的进钉速度;在外螺纹杆主体内设置第一轴向内孔,对于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可通过将骨水泥注入第一轴向内孔,然后将内芯外侧套隔离套后推压第一轴向内孔的水泥,使其通过侧孔和通道孔弥散,从而增加抗拔出力,隔离套也能起密封作用,防止骨水泥从第一轴向内孔渗漏,同时,内芯的头端与螺纹连接孔相连,内芯的尾端与第一圆台孔螺纹连接,使其作为连接件提高外螺杆主体的连接强度。
[0012]本技术还通过在外螺杆主体的锥形段设置无线压力传感器,当外螺杆主体的锥形段进入骨质时,移动块受压缩入凹槽,弹簧压缩并通过压板给予无线压力传感器压力,无线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传递至后端显示,若螺杆主体的锥形段穿透椎弓根内侧壁进入其他软组织,则弹簧复位,无线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出现大幅度的下降,以提醒手术医生,避免造成骨髓或其他组织进一步损伤。
[0013]另外,将推杆插入第二轴向内孔,由于推杆的头端呈圆锥形,可以逐渐将插杆外推,使插杆伸入弥散的骨水泥中,进一步增加了抗拔出力,使椎弓根螺钉不易松脱,并且在后期需要翻修时,只需将推杆取出,由于插杆包裹有医用膜而不直接与骨水泥接触,故而其易在弹簧作用下回缩,从而不影响椎弓根螺钉的取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压力传感器的椎弓根螺钉的主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压力传感器的椎弓根螺钉的主视图剖面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压力传感器的椎弓根螺钉的内芯的剖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压力传感器的椎弓根螺钉的凹槽处的剖视图;
[0018]其中,附图标记包括:1、外螺钉主体;2、U型钉尾;3、第一螺纹段;4、第二螺纹段;5、锥形段;6、第一轴向内孔;7、螺纹连接孔;8、通道孔;9、第一圆台孔;10、内芯;11、第一侧孔;12、第二侧孔;13、第二轴向内孔;14、推杆;15、第二圆台孔;16、第三侧孔;17、插杆;18、无线压力传感器;19、压板;20、移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带有压力传感器的椎弓根螺钉,包括外螺钉主体1和固定连接在外螺钉主体尾端的U型钉尾2,外螺钉主体1外侧从尾端至头端沿轴向依次设有第一
螺纹段3、第二螺纹段4和锥形段5,第二螺纹段4的螺距大于第一螺纹段3的螺距,第一螺纹段3对应密质骨,第二螺纹段4对应松质骨,外螺钉主体1设置有第一轴向内孔6,根据现有实验证明,螺钉约有三分之一载荷集中在第一圈螺纹处,因此第一轴向内孔6的头端位于第二螺纹段4的第一圈螺纹远离锥形段5的一侧,以避免影响第一圈螺纹处的强度。第一轴向内孔6的头端开设有螺纹连接孔7,螺纹连接孔7的底部连接有贯通锥形段5的通道孔8,第一轴向内孔6的尾端设有第一圆台孔9,第一轴向内孔6内设置有内芯10,内芯10的头端与螺纹连接孔7相连,内芯10的尾端与第一圆台孔9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段4外周设置有若干侧孔,包括一个第一侧孔11和两组第二侧孔12,第一侧孔11与第一轴向内孔6的头端径向连通,用于排出第一轴向内孔6的骨水泥,两组第二侧孔12分别绕第二螺纹段4价间隔分布,间隔角度可以为120
°
或180
°

[0021]内芯10设置有第二轴向内孔13和推杆14,第二轴向内孔13的尾端设置有第二圆台孔15,第二轴向内孔13设有与第二侧孔12相对应的第三侧孔16,第三侧孔16滑动连接有插杆17,插杆17位于第二轴向内孔13的一端设有杆帽,插杆17上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压力传感器的椎弓根螺钉,包括外螺钉主体(1)和设置在外螺钉主体(1)尾端的U型钉尾(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钉主体(1)外侧沿轴向依次设有第一螺纹段(3)、第二螺纹段(4)和锥形段(5),所述第二螺纹段(4)的螺距大于所述第一螺纹段(3)的螺距,所述第一螺纹段(3)对应密质骨,所述第二螺纹段(4)对应松质骨,所述外螺钉主体(1)设置有第一轴向内孔(6),所述第一轴向内孔(6)的头端设有螺纹连接孔(7),所述螺纹连接孔(7)的底部连接有贯通所述锥形段(5)的通道孔(8),所述第一轴向内孔(6)的尾端设有第一圆台孔(9),所述第一轴向内孔(6)内设置有内芯(10),所述内芯(10)的头端与螺纹连接孔(7)相连,所述内芯(10)的尾端与第一圆台孔(9)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段(4)外周设置有若干侧孔,所述侧孔与所述第一轴向内孔(6)径向连通;所述锥形段(5)的外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无线压力传感器(18)和与其连接的电池,所述无线压力传感器(18)的外表面贴合有压板(19),所述凹槽滑动连接有移动块(20),所述移动块(20)与压板(19)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移动块(20)远离弹簧的端面四边倒角,所述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所述移动块(20)的倒角部分伸出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征季欣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