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手拔插安全排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0868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手拔插安全排插,涉及排插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盒,底盒的内部装设有基座,基座的上侧装设有主动跷板,主动跷板上装设有三个铜插套;顶盖,且顶盖与底盒卡接,顶盖的内部装设有面盖,面盖的一侧装设有按钮,面盖的底部装设有环盖,环盖的下侧装设有托板,且托板位于三个铜插套的上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单手轻轻一按,顶起插头,相比传统排插费力一手按住排插一手拔插头,费力且插头拔起一半时露出金属片,容易触及金属导电体导致事故,适老化、无障碍设计,单手甚至单指即可操作顶起排插,借用杠杆原理,实现省力操作。操作。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手拔插安全排插


[0001]本技术属于排插
,特别是涉及一种单手拔插安全排插。

技术介绍

[0002]排插是家庭必备的电器设备之一,现有排插通常包括面板、底座和与电源连接的电源组件,面板上设有至少一组插孔,插孔的正下方设有电源组件的铜片。现有排插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排插在使用时,一般需要双手进行使用,无法满足快节奏人群以及老弱、肢残人群,电源组件的铜片位于插孔的正下方,其他细长的导电物插入插孔后可直接与电源组件的铜片接触并通电,从而发生触电事故,存在安全隐患;特点是孩童在玩耍时容易将玩物插入插孔,导致触电受伤的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手拔插安全排插,解决了现有排插不适宜单手拔的技术问题。
[0004]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单手拔插安全排插,包括底盒,底盒的内部装设有基座,基座的上侧装设有主动跷板,主动跷板上装设有三个铜插套;
[0006]顶盖,且顶盖与底盒卡接,顶盖的内部装设有面盖,面盖的一侧装设有按钮,面盖的底部装设有环盖,环盖的下侧装设有托板,且托板位于三个铜插套的上侧。
[0007]可选的,底盒的内部装设有第一从动跷板、第二从动跷板,且基座位于第一从动跷板、第二从动跷板之间,面盖上装设有钩爪,钩爪与底盒之间装设有复位皮筋。
[0008]可选的,且主动跷板与第一从动跷板、第二从动跷板配合,环盖的下侧装设有第一安全门、第二安全门,第二安全门与第一安全门之间装设有弹簧,顶盖的上侧开设有第一放置槽、位于第一放置槽一侧的第二放置槽,且面盖位于第一放置槽内,按钮位于第二放置槽内。
[0009]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单手轻轻一按,顶起插头,相比传统排插费力一手按住排插一手拔插头,费力且插头拔起一半时露出金属片,容易触及金属导电体导致事故,适老化、无障碍设计,单手甚至单指即可操作顶起排插,借用杠杆原理,实现省力操作。
[0011]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2]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3]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零件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两位插排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N位插排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单位插排侧方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两位插排侧方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N位插排侧方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功能演示图一示意图;
[0020]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功能演示图二示意图;
[0021]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功能演示图三示意图;
[0022]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功能演示图四示意图;
[0023]图1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功能演示图五示意图;
[0024]图1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功能演示图六示意图。
[0025]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6]底盒1,第一从动跷板2,第二从动跷板3,基座4,复位皮筋5,主动跷板6,铜插套7,托板8,弹簧9,第一安全门10,第二安全门11,环盖12,按钮13,面盖14,顶盖15。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0028]为了保持本技术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技术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0029]请参阅图1

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单手拔插安全排插,包括:底盒1,底盒1的内部装设有基座4,基座4的上侧装设有主动跷板6,主动跷板6上装设有三个铜插套7;
[0030]顶盖15,且顶盖15与底盒1卡接,顶盖15的内部装设有面盖14,面盖14的一侧装设有按钮13,面盖14的底部装设有环盖12,环盖12的下侧装设有托板8,且托板8位于三个铜插套7的上侧。
[0031]主动跷板6、第一从动跷板2、第二从动跷板3通过齿轮齿咬合安装在基座4的支撑轴上;
[0032]主动跷板6、第一从动跷板2、第二从动跷板3之间咬合的齿轮齿参数如下:
[0033]压力角:α=20
°
;模数m=1;设计齿数z=32;实际咬合齿数=3;分度圆直径d=32mm;基圆直径db=30.0701mm;
[0034]齿顶圆直径da=36mm;齿根圆直径df=29.5mm;
[0035]按下主动跷板6,主动跷板6围绕基座4支撑轴转动,同时带动第一从动跷板2、第二从动跷板3围绕基座4支撑轴转动,同时主动跷板6及第一从动跷板2和第二从动跷板3的伸长臂,因所属部件转动的缘故向上抬起,顶起面盖14,实现插头的顶出,因第一从动跷板2与基座4支撑轴构成杠杆关系,应用力矩力臂原理实现单手省力顶出插头的功能;
[0036]顶出过程中,因插头金属体始终包裹在面盖14中,任何插头周围均被面盖14封闭,且满足电气安全间隙及距离要求,操作手指按动主动跷板6时,处于远离插头的状态,故而
满足操作安全性的要求;
[0037]顶出插头操作完毕后,松开手指,面盖14在皮筋收缩作用下自行复位,完成一次操作循环。
[0038]方便性,单手轻轻一按,顶起插头,相比传统排插费力一手按住排插一手拔插头,费力且插头拔起一半时露出金属片,容易触及金属导电体导致事故,适老化、无障碍设计,单手甚至单指即可操作顶起排插,借用杠杆原理,实现省力操作,安全性,顶起插头操作过程中,手指始终远离插头,因借由面盖顶起插头,故插头金属体始终包裹在面盖里,操作过程无接触带电体风险,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齿轮传动及杠杆结构都是经典结构,方便产品改造升级,增加部件少,对经典排插没有较大的调整动作,可以方便实现产品升级。
[0039]具体的,底盒1的内部装设有第一从动跷板2、第二从动跷板3,且基座4位于第一从动跷板2、第二从动跷板3之间,面盖14上装设有钩爪,钩爪与底盒1之间装设有复位皮筋5,方便了通过复位皮筋5对面盖14进行复位。
[0040]具体的,且主动跷板6与第一从动跷板2、第二从动跷板3配合,环盖12的下侧装设有第一安全门10、第二安全门11,第二安全门11与第一安全门10之间装设有弹簧9,顶盖15的上侧开设有第一放置槽、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手拔插安全排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盒(1),底盒(1)的内部装设有基座(4),基座(4)的上侧装设有主动跷板(6),主动跷板(6)上装设有三个铜插套(7);顶盖(15),且顶盖(15)与底盒(1)卡接,顶盖(15)的内部装设有面盖(14),面盖(14)的一侧装设有按钮(13),面盖(14)的底部装设有环盖(12),环盖(12)的下侧装设有托板(8),且托板(8)位于三个铜插套(7)的上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手拔插安全排插,其特征在于,底盒(1)的内部装设有第一从动跷板(2)、第二从动跷板(3),且基座(4)位于第一从动跷板(2)、第二从动跷板(3)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忠郭志清张昕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视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