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复合产品冷却平台的加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0170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复合产品冷却平台的加压装置,包括沿着碳纤维复合产品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冷却平台和第二冷却平台,所述第一冷却平台和第二冷却平台之间设置有加压机构;所述加压机构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加压辊以及与所述加压辊相连接的升降组件,并通过所述升降组件带动所述加压辊对碳纤维复合产品施加向下的压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第一冷却平台与第二冷却平台之间设置有加压机构,使得在具体使用时,能够利用加压机构对碳纤维复合产品施加向下的压力,从而使得碳纤维复合产品的下表面能够与第一冷却平台和第二冷却平台的上表面充分接触,保证碳纤维复合产品的冷却效果。保证碳纤维复合产品的冷却效果。保证碳纤维复合产品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复合产品冷却平台的加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碳纤维复合产品的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产品冷却平台的加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碳纤维复合产品(又称碳纤维预浸布)是由浸有树脂的碳纤维纱、离型纸等材料经展纱、热压、冷却、覆膜等工序生产出来的产品。例如,申请日为20140715,申请号为CN201420388763.3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碳纤维预浸布的生产线,整个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放纱架、展纱机构、压合机构、冷却机构、收上离型纸与覆膜机构以及收布机构。
[0003]针对碳纤维复合产品的冷却环节,申请日为2018.05.26,申请号为201820821016.2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的冷却机构,包括设置在压合机构出口一侧的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端的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冷却水箱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支架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信号连接的指示灯,通过该冷却机构能够确保冷却水处于低温状态,提高碳纤维预浸布的生产质量。但是,该冷却机构无法保证碳纤维复合产品与冷却水箱的上表面充分接触,使得碳纤维复合产品的冷却效果较差,不利于后续上离型纸的剥离。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案专利技术人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产品冷却平台的加压装置,解决现有冷却机构无法保证碳纤维复合产品与冷却水箱的上表面充分接触,使得碳纤维复合产品的冷却效果较差,不利于后续上离型纸的剥离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产品冷却平台的加压装置,包括沿着碳纤维复合产品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冷却平台和第二冷却平台,所述第一冷却平台和第二冷却平台之间设置有加压机构;
[0006]所述加压机构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加压辊以及与所述加压辊相连接的升降组件,并通过所述升降组件带动所述加压辊对碳纤维复合产品施加向下的压力。
[0007]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限位压辊;所述第一限位压辊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却平台的输入端,所述第一限位压辊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冷却平台的顶部相平齐,且所述第一限位压辊抵顶于碳纤维复合产品的上表面。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限位压辊;所述第二限位压辊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却平台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限位压辊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冷却平台的顶部相平齐,且所述第二限位压辊抵顶于碳纤维复合产品的上表面。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冷却平台的顶部形成有第一水平接触面,且所述第一冷却平
台在靠近所述加压机构一端的边角位置形成有第一弧形过渡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冷却平台的顶部形成有第二水平接触面,所述第一水平接触面与第二水平接触面相平齐;所述第二冷却平台在靠近所述加压机构一端的边角位置形成有第二弧形过渡部。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主体机架,所述第一冷却平台和第二冷却平台均安装在所述主体机架上;所述主体机架在对应所述加压辊两端的位置均固设有所述支撑架;
[0012]所述支撑架包括位于所述加压辊的两侧的支撑立柱以及固定在两所述支撑立柱的顶部之间的支撑横梁;两侧的所述支撑立柱在相向的一面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升降调节滑槽。
[0013]进一步的,每所述支撑架上均设置有所述升降组件;
[0014]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滑动装配于所述升降调节滑槽上的升降滑块以及螺接于所述支撑横梁上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与所述升降滑块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的上端延伸至所述支撑横梁的上方;所述加压辊的端部通过轴承与所述升降滑块转动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立柱的表面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刻度尺。
[0016]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滑块的上部形成有一通槽,所述升降滑块的顶部具有与所述通槽相连通的螺杆过孔,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穿过所述螺杆过孔并插入至所述通槽内,且所述调节螺杆下端的端部固设有限位块。
[001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螺杆的上端固设有旋转操作盘。
[0018]通过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在第一冷却平台与第二冷却平台之间设置有加压机构,使得在具体使用时,能够利用加压机构对碳纤维复合产品施加向下的压力,从而使得碳纤维复合产品的下表面能够与第一冷却平台和第二冷却平台的上表面充分接触,保证碳纤维复合产品的冷却效果。
[0020]2、因碳纤维复合产品在热压复合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褶皱,通过利用加压机构对碳纤维复合产品施加压力,有利于将碳纤维复合产品的褶皱部位展平,使碳纤维复合产品能够更好地与第一冷却平台和第二冷却平台的表面接触。
[0021]3、因在第一冷却平台与第二冷却平台之间设有加压机构,使得第一冷却平台与第二冷却平台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这样碳纤维复合产品在通过第一冷却平台并进入至加压机构时,能够将碳纤维复合产品与第一冷却平台之间聚集的空气排放掉,从而能够降低碳纤维复合产品的传输阻力,有利于碳纤维复合产品的正常输送。
[0022]4、在第一冷却平台的输入端设置第一限位压辊,在第二冷却平台的输出端设置第二限位压辊,通过第一限位压辊、第二限位压辊和加压机构的配合,能够很好地保证碳纤维复合产品的下表面与第一冷却平台和第二冷却平台的上表面充分保持接触,从而有效保证碳纤维复合产品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0023]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加压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0025]图2是本技术中第一冷却平台的结构图;
[0026]图3是本技术中第二冷却平台的结构图;
[0027]图4是本技术中第一冷却平台或者第二冷却平台的内部结构图;
[0028]图5是本技术中支撑架和升降组件的结构图;
[0029]图6是本技术加压装置在对碳纤维复合产品施加向下压力时的结构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加压装置100;
[0032]碳纤维复合产品200;
[0033]第一冷却平台1,第一水平接触面11,第一弧形过渡部12,第一进水口13,第一出水口14,第一支撑座15;
[0034]第二冷却平台2,第二水平接触面21,第二弧形过渡部22,第二进水口23,第二出水口24,第二支撑座25;
[0035]加压机构3,支撑架31,支撑立柱311,支撑横梁312,升降调节滑槽313,加压辊32,轴承321,升降组件33,升降滑块331,通槽3311,螺杆过孔3312,调节螺杆332,限位块3321,旋转操作盘3322;
[0036]第一限位压辊4;
[0037]第二限位压辊5;
[0038]主体机架6;
[0039]连通管道7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复合产品冷却平台的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碳纤维复合产品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冷却平台和第二冷却平台,所述第一冷却平台和第二冷却平台之间设置有加压机构;所述加压机构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加压辊以及与所述加压辊相连接的升降组件,并通过所述升降组件带动所述加压辊对碳纤维复合产品施加向下的压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产品冷却平台的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压辊;所述第一限位压辊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却平台的输入端,所述第一限位压辊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冷却平台的顶部相平齐,且所述第一限位压辊抵顶于碳纤维复合产品的上表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产品冷却平台的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限位压辊;所述第二限位压辊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却平台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限位压辊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冷却平台的顶部相平齐,且所述第二限位压辊抵顶于碳纤维复合产品的上表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产品冷却平台的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平台的顶部形成有第一水平接触面,且所述第一冷却平台在靠近所述加压机构一端的边角位置形成有第一弧形过渡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产品冷却平台的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平台的顶部形成有第二水平接触面,所述第一水平接触面与第二水平接触面相平齐;所述第二冷却平台在靠近所述加压机构一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军强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华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