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增容导线的运行质量测算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9846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增容导线的运行质量测算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不具备运行状态中的节能型增容导线量化测算的问题,包括:获取节能型增容导线的产品关联数据;根据获取的所述产品关联数据,计算风险类指标和效能类指标,其中,所述风险类指标包括设备事故指标和设备事件指标,所述效能类指标包括设备可用性指标和设备运行缺陷指标;根据所述风险类指标和效能类指标,得到节能型增容导线的综合测算评分,其中,所述综合测算评分为所述风险类指标和效能类指标之和。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依据节能型增容导线的运行情况进行客观的可量化测算,实现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有效的评价。的评价。的评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增容导线的运行质量测算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输电
,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增容导线的运行质量测算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国家双碳新形势下,具有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势在必行。大量风能、太阳能等清新能源接入传统电力系统需建设新能源送出线路,由于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隙性等特点,因此清洁能源送出线路工程存在大峰谷差的特点。针对新能源发电利用小时数低的特点,综合导线成本、综合造价、输电容量和全生命周期成本等,节能型增容导线具有损耗低、容量大、降低综合造价的技术优势,可称为新能源线路导线的优选方案。目前已有的节能型增容导线主要有铝包钢芯高导耐热铝合金绞线、铝包殷钢芯耐热铝合金绞线、钢芯高导电率耐热铝合金导线、碳纤维复合材料芯软铝导线等。目前市场上导线产品种类较多,质量参差不齐,输电线路导线所处的运行环境较为恶劣,导致输电线路导线(特别是碳纤维复合材料芯架空导线)的运行状态可靠性受到质疑,但是目前尚未有测算处于运行状态中的节能型增容导线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型增容导线的运行质量测算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不具备运行状态中的节能型增容导线量化测算,本专利技术依据节能型增容导线的运行情况,能够对节能型增容导线进行有效的评价。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型增容导线的运行质量测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获取节能型增容导线的产品关联数据;
[0007]根据获取的所述产品关联数据,计算风险类指标和效能类指标,其中,所述风险类指标包括设备事故指标和设备事件指标,所述效能类指标包括设备可用性指标和设备运行缺陷指标;
[0008]根据所述风险类指标和效能类指标,得到节能型增容导线的综合测算评分,其中,所述综合测算评分为所述风险类指标和效能类指标之和。
[0009]进一步地,所述产品关联数据包括反映因产品质量原因造成的事故数和事件数、由产品质量原因造成的输电线路停运次数、产品质量原因引起的批次性缺陷次数、产品设备的缺陷次数方面的数据。
[0010]进一步地,所述节节能型增容导线的综合测算评分满分为100分,其中所述风险类指标R占35分,所述效能类指标E占65分;
[0011]所述风险类指标R=35+设备事故指标R1+设备事件指标R2,如计算分数为负数,则该项指标计为0分;
[0012]所述效能类指标E=65+设备可用性指标E1+设备运行缺陷指标E2,如计算分数为
负数,则该项指标计为0分。
[0013]进一步地,所述设备事故指标R1是反映因节能型增容导线质量导致的设备事故指标,计算方法为:
[0014]R1=

10*SG
[0015]其中,SG为评价周期内节能型增容导线设备质量原因造成的各类事故或事件数;所述的事故或事件为电力事故或事件调查规程所明确的设备事故或事件、电力安全事故或事件。
[0016]进一步地,所述的设备事件指标R2是反映因节能型增容导线质量导致的设备事件指标,计算方法为:
[0017][0018]其中,CJ表示评价周期内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因质量原因造成的一级、二级事件次数/百公里,计算方法为:
[0019][0020]其中,SJ1、SJ2为评价周期内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因质量原因造成的一级、二级事件总数,n表示该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的总长度;
[0021]CJ
max
表示评价周期内所有节能型增容导线同类产品中因质量原因造成的一级、二级事件次数/百公里的最大值,计算方法为:
[0022]CJ
max
=max[CJ1,CJ2,.....][0023]其中,CJ1为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1因质量原因造成的一级、二级事件次数/百公里,CJ2为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2因质量原因造成的一级、二级事件次数/百公里;
[0024]其中,CK表示评价周期内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因质量原因造成的三级、四级、五级事件次数/百公里,计算方法为:
[0025][0026]其中,SJ3、SJ4、SJ5为评价周期内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因质量原因造成的三级、四级、五级事件总数,n表示该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的总长度;
[0027]CK
max
表示评价周期内所有节能型增容导线同类产品中因质量原因造成的三级、四级、五级事件次数/百公里的最大值,计算方法为:
[0028]CJ
max
=max[CK1,CK2,.....][0029]其中,CK1为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1因质量原因造成的三级、四级、五级事件次数/百公里,CK2为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2因质量原因造成的三级、四级、五级事件次数/百公里。
[0030]进一步地,所述设备可用性指标E1反映因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质量原因造成的输电线路停运的发生比率指标,计算方法为:
[0031]E1=

15
×
QP
[0032]其中,QP指该供应商该类设备因质量原因造成的线路或电缆强迫停运的发生比率,计算方法为:
[0033][0034]其中,CQP
j
为评价周期内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因质量原因造成的输电线路强迫停运次数/百公里;
[0035]CQP
max
为节能型增容导线同类产品设备中强迫停运次数/百公里的最大值,计算方法为:
[0036]CQP
max
=max[CQP1,CQP2,......][0037]其中,CQP1为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1因质量原因造成的输电线路强迫停运次数/百公里,CQP2为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2因质量原因造成的输电线路强迫停运次数/百公里。
[0038]进一步地,所述设备运行缺陷指标E2包括设备批次性缺陷指标E21和设备缺陷指标E22,计算方法为:
[0039]E2=E21+E22
[0040]所述设备批次性缺陷指标E21反映所述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质量造成的设备批次性缺陷指标,计算方法为:
[0041]E21=
‑5×
JZ
[0042]其中,JZ表示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存在批次性缺陷的次数;
[0043]所述的设备缺陷指标E22反映因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质量的设备缺陷指标,计算方法为:
[0044]E22=

10
×
YB

15
×
ZD

20
×
JJ
[0045]其中,YB指该供应商该类设备的一般缺陷的发生比率,计算方法为:
[0046][0047]其中,CYB
j
为评价周期内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设备的一般缺陷次数/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增容导线的运行质量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节能型增容导线的产品关联数据;根据获取的所述产品关联数据,计算风险类指标和效能类指标,其中,所述风险类指标包括设备事故指标和设备事件指标,所述效能类指标包括设备可用性指标和设备运行缺陷指标;根据所述风险类指标和效能类指标,得到节能型增容导线的综合测算评分,其中,所述综合测算评分为所述风险类指标和效能类指标之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增容导线的运行质量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关联数据包括反映因产品质量原因造成的事故数和事件数、由产品质量原因造成的输电线路停运次数、产品质量原因引起的批次性缺陷次数、产品设备的缺陷次数方面的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增容导线的运行质量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节能型增容导线的综合测算评分满分为100分,其中所述风险类指标R占35分,所述效能类指标E占65分;所述风险类指标R=35+设备事故指标R1+设备事件指标R2,如计算分数为负数,则该项指标计为0分;所述效能类指标E=65+设备可用性指标E1+设备运行缺陷指标E2,如计算分数为负数,则该项指标计为0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型增容导线的运行质量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事故指标R1是反映因节能型增容导线质量导致的设备事故指标,计算方法为:R1=

10*SG其中,SG为评价周期内节能型增容导线设备质量原因造成的各类事故或事件数;所述的事故或事件为电力事故或事件调查规程所明确的设备事故或事件、电力安全事故或事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型增容导线的运行质量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备事件指标R2是反映因节能型增容导线质量导致的设备事件指标,计算方法为:其中,CJ表示评价周期内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因质量原因造成的一级、二级事件次数/百公里,计算方法为:其中,SJ1、SJ2为评价周期内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因质量原因造成的一级、二级事件总数,n表示该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的总长度;CJ
max
表示评价周期内所有节能型增容导线同类产品中因质量原因造成的一级、二级事件次数/百公里的最大值,计算方法为:CJ
max
=max[CJ1,CJ2,......]
其中,CJ1为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1因质量原因造成的一级、二级事件次数/百公里,CJ2为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2因质量原因造成的一级、二级事件次数/百公里;其中,CK表示评价周期内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因质量原因造成的三级、四级、五级事件次数/百公里,计算方法为:其中,SJ3、SJ4、SJ5为评价周期内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因质量原因造成的三级、四级、五级事件总数,n表示该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的总长度;CK
max
表示评价周期内所有节能型增容导线同类产品中因质量原因造成的三级、四级、五级事件次数/百公里的最大值,计算方法为:CJ
max
=max[CK1,CK2,......]其中,CK1为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1因质量原因造成的三级、四级、五级事件次数/百公里,CK2为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2因质量原因造成的三级、四级、五级事件次数/百公里。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型增容导线的运行质量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可用性指标E1反映因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质量原因造成的输电线路停运的发生比率指标,计算方法为:E1=

15
×
QP其中,QP指该供应商该类设备因质量原因造成的线路或电缆强迫停运的发生比率,计算方法为:其中,CQP
j
为评价周期内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因质量原因造成的输电线路强迫停运次数/百公里;CQP
max
为节能型增容导线同类产品设备中强迫停运次数/百公里的最大值,计算方法为:CQP
max
=max[CQP1,CQP2,......]其中,CQP1为节能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俸波夏小飞廖永力韩方源黎大健田树军卢胜标王佳琳覃晖龚博何锦强张厚荣张龙飞徐文平黄志都张勇王乐崔志美潘绍明饶夏锦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