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比例亚麻自然竹节混纺纱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978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麻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高比例亚麻自然竹节混纺纱的制备方法,S1、分别加工获得亲水抗紫外改性涤纶纱条、亚麻粗纱和棉纱,其中亚麻粗纱选用纤维长度为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比例亚麻自然竹节混纺纱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麻纺
,具体涉及一种高比例亚麻自然竹节混纺纱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亚麻纤维具有吸湿性强,散热透气性好,是制作夏季衬衣、裙装、休闲西装、休闲裤装、凉席、手帕、毛巾等服饰产品的理想材料,深受中高端消费群体的喜爱。亚麻可纺性较差,一般与其他纤维混纺,现有做法一般是亚麻长纤维制成麻条,经过3道以上并条工序,在并条过程中混入其他纤维,例如羊毛纤维,两者并合牵伸后制成粗纱,对粗纱进行煮漂后,经过纺纱制成细纱,然后烘干、络筒成型。
[0003]但现有亚麻在服用性能上的一些缺陷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亚麻纤维及其面料存在杨氏模量大、柔软性和弹性回复能力差,服装穿着容易起皱、不容易打理等缺陷。不符合消费者要求服装不起皱、笔挺、易打理收纳、柔软亲肤、色泽艳丽等消费品质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比例亚麻自然竹节混纺纱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亚麻占比高、抗紫外、吸湿导湿、抗皱且水洗扭曲率低等的突出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高比例亚麻自然竹节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分别加工获得亲水抗紫外改性涤纶纱条、亚麻粗纱和棉纱,其中亚麻粗纱选用纤维长度为20mm

45mm的亚麻纤维经梳理成条、并条和粗纱加工而得;
[0008]S2、采用包缠纺纱工艺在亲水抗紫外改性涤纶纱条外包缠棉纱,然后湿纺细纱得到双组份包缠纱,捻向为S捻,捻度为500捻/米

700捻/米;
[0009]S3、采用包缠纺纱工艺在双组份包缠纱外再包缠亚麻粗纱,然后湿纺细纱得到竹节混纺纱,捻向为Z捻,捻度为600捻/米

800捻/米,其中湿纺细纱工序中的牵伸区设置弱附加摩擦力界控制机构,亲水抗紫外改性涤纶纱条、亚麻粗纱和棉纱的混纺比为40

60:35

50:1

25。
[0010]优选地,所述亲水抗紫外改性涤纶纱条为表面沉坑裂纹型,其制备方法为:配置改性涤纶纺丝液,其中含有抗紫外线单体和亲水单体;熔融纺丝制得改性涤纶长丝;连续切断改性涤纶长丝,得到19mm

76mm的改性涤纶短纤;碱性开孔整理得到表面沉坑裂纹型改性涤纶短纤;清棉、梳棉和并条得到亲水抗紫外改性涤纶纱条。
[0011]优选地,所述碱性开孔整理具体为:在常温条件下添加非离子渗透剂,分为四步梯度式升温至120℃

130℃,保温处理时间为40min

60min,再降温至60℃

80℃;所述四步梯度式升温过程中逐步减小升温速率,当温度升至30℃

70℃后添加NaOH液碱。
[0012]优选地,所述四步梯度式升温方法为:添加NaOH液碱后以3℃/min升温至75℃

85
℃,再以2℃/min升温至105℃

115℃,然后以1℃/min升温至120℃

130℃。
[0013]优选地,所述亚麻纤维选用雨露亚麻经3次逐次升温充分煮练与间歇式机械搅拌精细开松处理得到,第一次煮练温度60℃

80℃,第二次煮练温度80℃

90℃,第三次煮练温度90℃

100℃。
[0014]优选地,所述亚麻纤维经3次煮练开松后还进行脱胶处理,具体为:在10℃

30℃水温、10%氢氧化钠、双氧水溶液下浸泡1小时

3小时,浸泡过程中机械开松,然后将浸泡水温以1℃

5℃/min升温至90℃

100℃,温度稳定在90℃

100℃之后煮30min

60min;然后水洗、烘干。
[0015]优选地,所述步骤S2和S3中的湿纺细纱时在进入牵伸机构之前经过三元共聚型亲水柔软整理液。
[0016]优选地,所述步骤S3在湿纺细纱后对竹节混纺纱进行纤维素酶抛光,纤维素酶处理30min

60min,温度20℃

40℃。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S3在湿纺细纱后对竹节混纺纱进行蒸纱处理,蒸纱温度为105℃

115℃,处理时间为30min

60min。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高比例亚麻自然竹节混纺纱,亲水抗紫外改性涤纶纱条、棉和亚麻纤维由内及外包缠形成三层导湿结构,吸湿率由内及外逐层增大,亚麻纤维形成无规律自然竹节,混纺纱线密度为15S/1

33S/1。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混纺纱采用的亚麻纤维的纤维长度特选为20mm

45mm,该纤维长度分布离散度大的特点,有利于牵伸区无控浮游纤维的形成,再加上在细纱主牵伸区设置弱附加摩擦力界控制装置,减弱牵伸区的纤维控制力度,这样就增加无控浮游纤维数量和减弱纤维牵伸运动的控制力度,达到生产无周期规律性的自然竹节纱的技术目的。而亚麻纤维和棉纱并条后一起包缠在改性涤纶纱外,由于棉纱对亚麻纤维的影响导致竹节效果不佳且不易控制。
[0021]本专利技术先以改性涤纶纱为芯条而以棉纱为包缠纤维进行包缠纺纱制得双组份包缠纱,再以双组份包缠纱为芯条而以亚麻粗纱为包缠纤维再进行包缠纺纱制得三层导湿结构的混纺纱,一方面三层导湿结构的吸湿率由内及外逐层增大,具有很好的芯吸效果,能够大幅提升混纺纱及其制成品的吸湿、导湿性能;另一方面使得混纺纱具有良好的抗皱性能,水洗扭曲率低至3%以下,解决现有亚麻纱易起皱问题。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改性涤纶纱采用表面沉坑裂纹型改性涤纶纱,一方面利用其自身含有的抗紫外线单体以及其表面沉坑裂纹使光线照射反射由全反射转变成漫反射,与亚麻包缠层的纤维吸收紫外线特性和竹节带来的凸纹厚度协同提升混纺纱的抗紫外线性能,紫外线防护系数(UPF)>45,UVA平均透射比<4%,另一方面助于提升涤纶吸湿、导湿能力。
[0022]本专利技术亚麻纤维经3次逐次升温充分煮练与间歇式机械搅拌精细开松处理以及再脱胶处理,第1次煮练的目的是去除天然纤维附带的杂质,第2次煮练的目的是使亚麻充分开松、柔软,第3次煮练的目的是脱胶,第4次煮练的目的是再脱胶,通过4次充分煮练,解决了现有纺纱用亚麻纤维杂质与胶质过多、成纱柔软度差的问题,从而使得混纺纱柔软;而且在湿纺时经过三元共聚型亲水柔软整理液,进一步改善纱线的手感,解决了现有亚麻混纺纱手感偏粗糙、涩感过强导致刚度大易断纱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
[002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比例亚麻自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比例亚麻自然竹节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分别加工获得亲水抗紫外改性涤纶纱条、亚麻粗纱和棉纱,其中亚麻粗纱选用纤维长度为20mm

45mm的亚麻纤维经梳理成条、并条和粗纱加工而得;S2、采用包缠纺纱工艺在亲水抗紫外改性涤纶纱条外包缠棉纱,然后湿纺细纱得到双组份包缠纱,捻向为S捻,捻度为500捻/米

700捻/米;S3、采用包缠纺纱工艺在双组份包缠纱外再包缠亚麻粗纱,然后湿纺细纱得到竹节混纺纱,捻向为Z捻,捻度为600捻/米

800捻/米,其中湿纺细纱工序中的牵伸区设置弱附加摩擦力界控制机构,亲水抗紫外改性涤纶纱条、亚麻粗纱和棉纱的混纺比为40

60:35

50:1

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比例亚麻自然竹节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抗紫外改性涤纶纱条为表面沉坑裂纹型,其制备方法为:配置改性涤纶纺丝液,其中含有抗紫外线单体和亲水单体;熔融纺丝制得改性涤纶长丝;连续切断改性涤纶长丝,得到19mm

76mm的改性涤纶短纤;碱性开孔整理得到表面沉坑裂纹型改性涤纶短纤;清棉、梳棉和并条得到亲水抗紫外改性涤纶纱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比例亚麻自然竹节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开孔整理具体为:在常温条件下添加非离子渗透剂,分为四步梯度式升温至120℃

130℃,保温处理时间为40min

60min,再降温至60℃

80℃;所述四步梯度式升温过程中逐步减小升温速率,当温度升至30℃

70℃后添加NaOH液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比例亚麻自然竹节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步梯度式升温方法为:添加NaOH液碱后以3℃/min升温至75℃

85℃,再以2℃/min升温至105℃

1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鹏郑小佳王忠宝郑云波黄奕燊
申请(专利权)人:海西纺织新材料工业技术晋江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