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断脐后自动挤压脐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920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生儿断脐后自动挤压脐带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夹持座和挤压装置以及驱动装置,挤压装置滑移连接于夹持座上;夹持座用于对断脐后的脐带一端进行夹持操作;挤压装置用于对脐带进行挤压操作;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挤压装置沿脐带长度方向移动该自动挤压脐带血装置能够自动对脐带进行挤血操作,从而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抢救操作。从而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抢救操作。从而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抢救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断脐后自动挤压脐带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生儿断脐后自动挤压脐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早在几个世纪以前,脐血就被认为可使新生儿恢复活力,具有神奇的“魔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研究表明,延迟脐带结扎对早产儿和足月儿的近期和远期健康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出生后延迟结扎脐带,可以使婴儿获得更多脐血,明显降低婴儿时期缺铁性贫血的风险;还可降低早产儿发生低血压、脑室内出血、新生儿败血症等的风险,并加强脑血流灌注,提高脑组织氧浓度,改善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结局。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在2014年提出全面实施脐带延迟结扎,抓住出生后的“黄金1分钟”,增加新生儿铁储备、改善新生儿神经系统疾病预后。
[0003]但是部分新生儿存在出生窒息,生后需要立即进行复苏抢救,如果此时仍进行延迟脐带结扎,会延误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从而给新生儿带来风险。因此,有学者提出挤压脐带的方法,即在新生儿出生后30秒内,离脐带根部25cm处钳夹和断脐,然后从断脐部位向新生儿方向捋脐带2~5次,最后在离脐带根部2~3cm处断脐,从脐带中获取更多脐血,从而达到类似延迟脐带结扎的效果。但是对于早产儿,特别是出生胎龄<28周的超早产儿,该操作可导致严重脑室内出血,国际上已禁止对超早产儿进行手法挤压脐带操作。究其原因,可能与人工手法脐带挤压力度及速度难以控制有关。
[0004]因此,临床亟需一款能够以一定力度和速度自动挤压脐带的装置,即不影响新生儿复苏抢救,又能安全有效的实施脐带挤压。r/>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生儿断脐后自动挤压脐带装置,该自动挤压脐带装置能够以一定的力度和速度自动对脐带进行挤血操作,从而使脐带挤压操作匀速、可控、安全、有效,同时还不会影响医护人员对新生儿进行必要的复苏抢救。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断脐后自动挤压脐带装置,包括有夹持座和挤压装置以及驱动装置,所述挤压装置滑移连接于夹持座上;
[0007]所述夹持座用于对断脐后的脐带一端进行夹持操作;
[0008]所述挤压装置用于对脐带进行挤压操作;
[0009]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挤压装置沿脐带长度方向移动。
[001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主要针对于新生儿需要进行抢救时,能够进行抢救操作的同时进行自动脐带挤压操作,避免多人操作时的拥挤;同时,也避免手动操作时力度和速度难以控制,造成挤压脐带力度、速度不稳定,从而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
[0011]该设备操作过程中,首先医护人员对新生儿进行断脐操作(使用脐带夹剪器进行
断脐操作,并且在脐带的一端留有断脐夹),另外本操作中的断脐长度长于常规断脐长度,从而保留更多的脐带长度(一般为25cm),从而保留更多的脐带血。
[0012]设备使用中,将断脐后的脐带一端安装至夹持座上,然后通过挤压装置对脐带进行力度可控、速度可控的挤血操作,并且随着挤血操作的进行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挤压装置沿着脐带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充分将脐带血稳定的输送至新生儿体内。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新生儿断脐后自动挤压脐带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新生儿断脐后自动挤压脐带装置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导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夹持座;11、安装槽;2、挤压装置;21、安装杆;22、挤压块;23、挤压电机;24、装配槽;25、挤压凸块;26、主杆;27、副杆;28、引导块;3、驱动装置;31、升降杆;32、驱动电机;4、导向结构;41、导向块;42、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8]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断脐后自动挤压脐带装置,包括有夹持座1和挤压装置2以及驱动装置3,挤压装置2滑移连接于夹持座1上;
[0019]夹持座1用于对断脐后的脐带一端进行夹持操作;
[0020]挤压装置2用于对脐带进行挤压操作;
[0021]驱动装置3用于驱动挤压装置2沿脐带长度方向移动。
[0022]本专利技术设计,主要针对于新生儿需要进行抢救时,能够进行抢救操作的同时进行自动脐带挤压操作,避免多人操作时的拥挤,也避免手动操作时力度和速度难以控制,造成挤压脐带力度、速度不稳定,从而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
[0023]该设备操作过程中,首先医护人员对新生儿进行断脐操作(使用脐带夹剪器进行断脐操作,并且在脐带的一端留有断脐夹),另外本操作中的断脐长度长于常规断脐长度,从而保留更多的脐带长度(一般为25cm),从而保留更多的脐带血。
[0024]设备使用中,将断脐后的脐带一端安装至夹持座1上,然后通过挤压装置2对脐带进行力度可控、速度可控的挤血操作,并且随着挤血操作的进行通过驱动装置3驱动挤压装置2沿着脐带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充分将脐带血稳定的输送至新生儿体内。
[0025]夹持座1上设置有供断脐夹嵌入的安装槽11和对断脐夹进行限位操作的限位结构。
[0026]该限位结构可以采用翻转嵌块,夹持槽的一侧设置有翻转块,另一侧设置有凸块,通过来这的嵌入配合,从而夹持槽内的断脐夹(脐带)形成固定。
[0027]另外该夹持槽部位由软性材料制成并且呈椭球形结构设置,方便供断脐夹嵌入,
并且能够供不同形状的夹持槽嵌入。
[0028]挤压装置2包括有多个安装杆21和设置于安装杆21上的挤压块22,并且多个安装杆21沿夹持座1的周向排列设置。
[0029]挤压块22转动连接于安装杆21的前端。
[0030]挤压装置2还包括有用于驱动挤压块22转动的挤压电机23。
[0031]挤压块22呈圆盘结构设置,并且挤压块22上设置有装配槽24和挤压凸块25,挤压块22包括有安装工位和挤压工位,当挤压块22处于安装工位时多个挤压块22上的装配槽24朝向夹持座1的中心设置;
[0032]当挤压块22处于挤压工位时多个挤压块22上的挤压凸块25与脐带抵触设置。
[0033]实施例1:如图2所示,此时正处于安装工位,此刻装配槽24均朝向中部设置,增大了中部空间间隙,方便医护人员将脐带安装至夹持座1上。
[0034]随后分别控制对应的挤压电机23,使得多处的挤压块22与脐带壁抵接,随后启动挤压电机23和驱动电机32,使得挤压块22沿着脐带长度方向匀速的进行挤压操作,亦或者调节速度模式,实现多样的挤压操作。
[0035]装配槽24内均可拆卸有防护套。...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断脐后自动挤压脐带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夹持座(1)和挤压装置(2)以及驱动装置(3),所述挤压装置(2)滑移连接于夹持座(1)上;所述夹持座(1)用于对断脐后的脐带一端进行夹持操作;所述挤压装置(2)用于对脐带进行挤压操作;所述驱动装置(3)用于驱动挤压装置(2)沿脐带长度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断脐后自动挤压脐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夹持座(1)上设置有供断脐夹嵌入的安装槽(11)和对断脐夹进行限位操作的限位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断脐后自动挤压脐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挤压装置(2)包括有多个安装杆(21)和设置于安装杆(21)上的挤压块(22),并且多个所述安装杆(21)沿夹持座(1)的周向排列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生儿断脐后自动挤压脐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挤压块(22)转动连接于安装杆(21)的前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生儿断脐后自动挤压脐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挤压装置(2)还包括有用于驱动挤压块(22)转动的挤压电机(23)。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生儿断脐后自动挤压脐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挤压块(22)呈圆盘结构设置,并且所述挤压块(22)上设置有装配槽(24)和挤压凸块(25),所述挤压块(22)包括有安装工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将虎叶晓华林振浪陈尚勤麦菁芸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