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体化准零刚度结构、准零刚度隔振装置及隔振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885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准零刚度结构、准零刚度隔振装置及隔振方法,一体化准零刚度结构由串联的多个平行斜梁单元、连接各梁段的刚性连接件、结构两端的约束承载构件结合而成。结构通过相邻梁段间的相互约束作用产生准零刚度,其作用机理区别于现有准零刚度结构,无需正负刚度匹配,准零刚度精准稳定,且有较高初始刚度及高承载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该类结构的形式,结构产生准零刚度的力学机理及基于该类结构的准零刚度装置。与传统准零刚度隔振装置相比,具有轻质高强、刚度可靠、结构简单整体的优势,应用前景广阔。应用前景广阔。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准零刚度结构、准零刚度隔振装置及隔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到结构振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准零刚度结构、准零刚度隔振装置及隔振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被动隔振系统作为振动控制的主要方式,具有能耗小、成本低、可靠性强等优势,影响隔振系统隔振能力的主要控制因素是系统的刚度,降低隔振系统刚度可以使得系统固有频率降低,以隔离振动危害。准零刚度隔振系统通过设置正、负刚度结构体并通过优化设计及参数调节,可以使整个系统处于准零刚度状态,表现出优良的高静低动的隔振性能,能有效提高隔振系统的稳定性及承载能力,故准零刚度隔振装置在精密仪器隔振、房屋桥梁抗震、船舶机械降噪、高速车辆减振等领域应用广阔。
[0003]传统准零刚度隔振装置多采用弹簧作为负刚度结构来抵消结构产生的正刚度,然而分离开的正、负刚度结构使得整体结构较为复杂,会占用较大安装空间,同时一旦正、负刚度结构有一处刚度匹配不准确会导致整个装置丧失准零刚度特性,极大的影响装置的隔振能力。因此,如何实现隔振装置具有精准可控的准零刚度特性同时保证装置小型化是目前结构振动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准零刚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承载结构、多组一体化准零刚度梁体以及约束传力构件;多组所述一体化准零刚度梁体以所述竖向承载结构中心对称布置;每组一体化准零刚度梁体均包括上、下平行布置的两个梁段单元,两个梁段单元呈倾斜或曲折设置,并且两个梁段单元的倾斜方向相同,两个梁段单元的中部通过能传递轴力、剪力与弯矩的刚性连接件串联;所述一体化准零刚度梁体一侧位移由固支的所述约束传力构件限制,另一侧连接所述竖向承载结构,所述一体化准零刚度梁体的侧向位移、弯曲由对称性限制,两个梁段单元的水平变形相互抵消,仅可发生竖向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准零刚度结构,其特征在于,平行布置的两个梁段单元的长度、宽度、厚度均相同,所述刚性连接件的长度l与梁段单元的宽度相同,刚性连接件的高度h为梁段单元的间距,刚性连接件宽度b根据单侧梁段单元厚度进行调整,保证刚性连接件处梁段转角接近于零。3.一种准零刚度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多个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体化准零刚度结构上、下并联而成,其中,每个所述一体化准零刚度结构均包括:竖向承压部;四组一体化准零刚度梁体,以所述竖向承压部为中心对称设置在竖向承压部的四周,每个一体化准零刚度梁体的另一端与一个约束传力构件连接;所述竖向承压部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每两个竖向承压部之间的第一连接孔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传力连接;位于最上端的竖向承压部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及承压座与隔振工件连接;所述约束传力构件上设有与基座连接的第二连接孔。4.一种准零刚度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对称布置的两个环形台面、通过约束传力构件连接在两个环形台面之间的环形隔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中文田隽铭徐赵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