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储能设备散热
,尤其是涉及一种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储能装置在应用中,当场地受限时,通常需要将储能件进行双层叠放。而储能件的温控单元或功率转换单元等通常需要通过进排风散热。
[0003]目前,储能件通常是侧壁水平进风,顶端出风。当面临双层叠放需求时,下层储能件排出的热量会被上层储能件的进风口吸入,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能装置,旨在减小储能设备排出至上层储能设备或者本层储能设备内的热量,以避免影响上层或者本层储能设备的正常运行。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一种储能装置,包括:
[0007]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沿着所述支撑结构的高度方向设置有至少1层支撑层;
[0008]储能设备,所述储能设备的顶端开设出风口,所述储能设备的侧壁开设进风口,所述储能设备的个数至少为2个,并通过各所述支撑层分为至少2层设置,相邻层所述储能设备之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装置(1000),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结构(100),所述支撑结构(100)沿着所述支撑结构(100)的高度方向设置有至少1层支撑层;储能设备(200),所述储能设备(200)的顶端开设出风口,所述储能设备(200)的侧壁开设进风口,所述储能设备(200)的个数至少为2个,并通过各所述支撑层分为至少2层设置,相邻层所述储能设备(200)之间的支撑层镂空设置或者隔断设置;安装在所述储能设备(200)上且与所述储能设备(200)的进风口连通的引风结构(300),所述引风结构(300)用于从远离所在或者相邻所述储能设备(200)的出风口的位置引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1000),其特征在于,相邻层所述储能设备(200)之间的支撑层镂空设置,所述引风结构(300)至少设置在非底层的所述储能设备(200)的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1000),其特征在于,相邻层所述储能设备(200)之间的支撑层隔断设置,所述引风结构(300)至少设置在非顶层的所述储能设备(200)的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结构(300)包括引风罩(301);所述引风结构(300)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引风罩(301)的一侧,所述引风罩(301)开设出风口的那侧固定在所述储能设备(200)上,且所述引风罩(301)的出风口环绕所述储能设备(200)的进风口;所述引风结构(300)的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引风罩(30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装置(1000),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原,徐文军,贺伟,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