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拳击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813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拳击手套,其包括外套体、内套体、填充体,其中填充体包括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和弹性树脂层,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为弹性材料3D打印而成的晶格结构状的热塑性弹性体,其中弹性树脂层至少形成在热塑性弹性体的内部孔隙中并与热塑性弹性体之间结合,且热塑性弹性体包括形成不同缓冲冲击力的手指穿戴部、手掌穿戴部和手腕穿戴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弹性树脂渗入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的内部孔隙中并且使二者紧密结合以形成填充体,不仅满足自重轻,无需增加厚度也能够大幅增强填充体的强度、弹性和抗压缩性能;而且所提供的缓冲力能够对手的不同关节形成保护,实用性强,此外,透气、排湿,穿戴舒适,轻盈且出拳更灵活。轻盈且出拳更灵活。轻盈且出拳更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拳击手套


[0001]本技术属于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体育锻炼运动的拳击手套。

技术介绍

[0002]拳击手套是根据国际业余拳联的规定,拳击运动员在参加拳击比赛时一定要戴的一种经过填充的手套,其目的是保护拳手的手腕和手指关节。拳击运动员出拳力量大,若不保护,容易造成自己手指脱臼。戴上拳套后,可增加缓冲,使出拳的威力下降,在保护拳手本人的同时也保护对手。拳击运动中使用的手套主要分薄手套和厚手套两种,职业拳击没有护具,手套薄,业余拳击有护具,手套稍厚。
[0003]然而,市面上的拳击手套均包括外套体、内套体、填充体,其中填充体多以软质泡沫、海绵等填充物为主,因此,其存在以下缺陷:
[0004]1、由于填充物所抗形变能力较差,时间久了会造成填充体的形变,无法形成有效的缓冲保护效果;
[0005]2、在追求高弹性性能的同时,只能靠增加填充体的厚度,因此,手套的体积较大,而且也会影响拳击的灵活度;
[0006]3、由于填充体自身的透气性较差,而且易吸汗,不仅影响舒适度,而且吸汗后自重增加,影响运动员的发挥,同时吸附汗水后,容易滋生细菌、发霉、异味等等不良现象较多,无法满足使用者多次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拳击手套。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拳击手套,其包括外套体、内套体、填充体,其中填充体包括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和弹性树脂层,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为弹性材料3D打印而成的晶格结构状的热塑性弹性体,其中弹性树脂层至少形成在热塑性弹性体的内部孔隙中并与热塑性弹性体之间结合,且热塑性弹性体包括形成不同缓冲冲击力的手指穿戴部、手掌穿戴部和手腕穿戴部。
[0010]优选地,热塑性弹性体的孔隙率为5%~35%。这样在满足所提供需要的缓冲冲击力下,改善自身的透气性,增加使用舒适度,而且更轻盈。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弹性树脂层还形成在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的外表面。进一步提升填充体的强度、弹性、抗冲击性能,而且也不会增加整体的厚度。
[0012]优选地,组成所述弹性树脂层的弹性树脂的硬度为50A邵氏硬度以上、40D邵氏硬度以下,25℃下的粘度小于12000cP,抗拉强度为5MPa以上,断裂伸长率为120%以上。
[0013]优选地,弹性树脂层的质量为所述热塑性弹性体质量的10%~50%;和/或,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的密度为0.7

1.1g/cm3。提升填充体的强度、弹性、抗冲击性能,且保证弹性
缓冲能力足够前提下,最佳化的减轻重量。
[0014]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手腕穿戴部和所述手指穿戴部形成的缓冲冲击力大于手掌穿戴部。这样使各个部位的冲击力能够适应指部关节、腕部关节等处的受力情况,更好地保护拳击手,对拳击训练起到积极的作用。
[0015]优选地,手指穿戴部形成的缓冲冲击力大于或等于所述手腕穿戴部形成的缓冲冲击力。
[0016]优选地,手指穿戴部的晶格单元形成的面积为s1,所述手腕穿戴部的晶格单元形成的面积为s2,所述手掌穿戴部的晶格单元形成的面积为s3,其中s3>s2≥s1;和/或,所述手指穿戴部的晶格单元的杆径为d1;所述手腕穿戴部的晶格单元的杆径为d2;所述手掌穿戴部的晶格单元的杆径为d3,其中d1≥d2>d3;和/或,所述手指穿戴部的烧结密度为ρ1;所述手腕穿戴部的烧结密度为ρ2;所述手掌穿戴部的烧结密度为ρ3,其中ρ1≥ρ2>ρ3。具有晶格结构、密度、杆径变化,从而使手套在出拳接触到对手时能够对关节部位的冲击力有效吸收和回弹。
[0017]优选地,手指穿戴部、手腕穿戴部、手掌穿戴部在被压缩至形变为50%时所需的压力逐渐变小,其中手掌穿戴部在被压缩至形变为50%时所需的压力大于200N。
[0018]优选地,外套体的材质为弹性布;或/和,内套体为透气且亲肤的面料;或/和,弹性材料的材质为热塑性聚氨酯。
[0019]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热塑性弹性体自手背向手心分成外弹性体和内弹性体,其中由外弹性体和内弹性体一体成型构成手指穿戴部、手掌穿戴部和手腕穿戴部,且外弹性体所形成的缓冲冲击力均大于所对应部内弹性体所形成的缓冲冲击力。这样更有利于握拳,而且能够更有效的将力量集中在拳击端。
[0020]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在所述内弹性体上分布自表面向内的凹槽,其中所述凹槽形成气道,且位于所述手指穿戴部、手掌穿戴部和手腕穿戴部的气道之间相交或平行设置。在拳击运动员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出拳速度造成的压差,使气流进入风道,在一定程度上可使拳击的手保持干爽和清凉。
[0021]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填充体采用包含所述弹性树脂或其原料、固化剂的处理液对所述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进行涂覆处理形成。
[0022]优选地,涂覆处理采用的方法为喷涂、浸涂或电镀,涂覆处理时,使所述处理液渗透进入所述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的内部孔隙之中。
[0023]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涂覆处理的时间为5

20min,加热处理的时间为3

12h。
[0024]进一步地,处理液中弹性树脂的质量浓度为30

60%,固化剂的质量浓度为1%

10%。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处理液中弹性树脂的质量浓度为40

55%,固化剂的质量浓度为2%

5%。
[0025]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固化在温度80~100℃下进行,所述涂覆处理和加热固化为一次,或者在一次结束后,再重复1~3次。
[0026]此外,组成热塑性弹性体的树脂为选自热塑性聚氨酯树脂、热塑性聚乙烯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002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组成弹性树脂层的弹性树脂为选自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28]本技术人通过研究发现,将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与包含弹性树脂或形成弹性树脂的原料、树脂固化剂的处理液充分接触,并加热固化,弹性树脂会在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的内部孔隙中以及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的外表面形成弹性树脂层,弹性树脂与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固化、粘接、复合,填充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的内部孔隙,进而可以获得优异力学性能的填充体。在相同的重量下,该填充体具有更高的抗压缩性能;在达到相同压缩性能的条件下,该材料具有更低的重量。此外,位于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外表面的弹性树脂层可以降低材料的表面粗糙度,使得填充体表面光滑。
[0029]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通过3D打印制备。通过调节3D打印温度和激光能量等参数,可以控制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的烧结密度和孔隙率,进而控制弹性树脂渗透的深度和质量。温度和激光功率越低,打印出的晶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拳击手套,其包括外套体、内套体、填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体包括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和弹性树脂层,所述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为弹性材料3D打印而成的晶格结构状的热塑性弹性体,其中所述弹性树脂层至少形成在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的内部孔隙中并与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之间结合,且所述热塑性弹性体包括形成不同缓冲冲击力的手指穿戴部、手掌穿戴部和手腕穿戴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拳击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的孔隙率为5%~3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拳击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树脂层还形成在所述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的外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拳击手套,其特征在于:组成所述弹性树脂层的弹性树脂的硬度为50A邵氏硬度以上、40D邵氏硬度以下,25℃下的粘度小于12000cP,抗拉强度为5MPa以上,断裂伸长率为120%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拳击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树脂层的质量为所述热塑性弹性体质量的10%~50%;和/或,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的密度为0.7

1.1g/cm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拳击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穿戴部和所述手指穿戴部形成的缓冲冲击力大于所述手掌穿戴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拳击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穿戴部形成的缓冲冲击力大于或等于所述手腕穿戴部形成的缓冲冲击力。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拳击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穿戴部的晶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武吴玲芮正国
申请(专利权)人:裕克施乐塑料制品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