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MT变速器制动器装配防错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7629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MT变速器制动器装配防错检具,属于制动器装配技术领域,包括吊耳、把手、检具和光电传感器;吊耳、把手和检具依次固定连接;检具包括检具本体和检测头,检具本体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处安装光电传感器,检测头位于检具本体的底端;检测头为多凹槽结构,多凹槽结构的尺寸与标准制动器的多凹槽的尺寸一致;以解决制动器装配时,多层摩擦盘和多层制动盘依次交替装配的过程中,采用操作工目视的检测方式,存在不稳定因素,导致检测容易出错的技术问题。测容易出错的技术问题。测容易出错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MT变速器制动器装配防错检具


[0001]本技术属于制动器装配
,具体涉及一种AMT变速器制动器装配防错检具。

技术介绍

[0002]制动器在汽车传动类产品(如AT、AMT、CVT等)中大量运用,主要结构包括摩擦盘和制动盘。AMT变速器制动器装配时因多层摩擦盘和多层制动盘依次交替装配,效率较MT产品低,且摩擦盘/制动盘容易发生漏装、叠装或次序错误等问题。生产汽车传动类产品的产线模式多为手动或半自动,制动器装配的过程控制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零件单台配送,在数量上做到防漏装;

目视检查做标记,确保顺序正确;

台架试验,及时发现问题总成并隔离返修。
[0003]存在的问题:定量配送只能保证物流配送过程,但无法保证操作过程无丢失掉落等意外情况;目视检测过度依赖操作工,工人疲劳时稳定性不高;试车过程也不能完全甄别制动器装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MT变速器制动器装配防错检具,以解决制动器装配时,多层摩擦盘和多层制动盘依次交替装配的过程中,采用操作工目视的检测方式,存在不稳定因素,导致检测容易出错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AMT变速器制动器装配防错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耳、把手、检具和光电传感器;吊耳、把手和检具依次固定连接;检具包括检具本体和检测头,检具本体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处安装光电传感器,检测头位于检具本体的底端;检测头为多凹槽结构,多凹槽结构的尺寸与标准制动器的多凹槽的尺寸一致。
[0007]优选地,吊耳与把手螺纹连接。
[0008]优选地,把手与检具一体化加工而成。
[0009]优选地,吊耳悬吊在工位平衡器弹簧上。
[0010]优选地,把手的外表面加工有滚花。
[0011]优选地,检具本体为窗型结构。
[0012]优选地,螺纹孔开设在检具本体的底部。
[0013]优选地,吊耳、把手和检具均由轻质材料制成。
[0014]优选地,把手与检具由45钢制成。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AMT变速器制动器装配防错检具,包括光电传感器和多凹槽结构的检测头,多凹槽结构的尺寸与标准制动器的多凹槽的尺寸一致,光电传感器接收检测信号,根据检具多凹槽结构与制动器多凹槽结构正确啮合的唯一原理,只有在制动盘
和摩擦盘的数量、次序均正确时,检具多凹槽结构才能插入制动器多凹槽结构,光电传感器才能感应到检具信号并回传至总控,总控接收到合格信号后点亮该放行程序监控点,待操作工按下放行按钮后方能放行托盘,除此之外,托盘无法放行,需操作工二次装配并确认无误后再次检测放行,解决了制动器装配时,多层摩擦盘和多层制动盘依次交替装配的过程中,操作工目视检测的方式,存在不稳定因素,导致检测容易出错的技术问题,提升了制动器装配过程失效探测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提高了产品装配一次合格率、降低了不合格总成数量及返修返工带来的成本。
[0017]进一步地,吊耳与把手螺纹连接,方便拆卸。
[0018]进一步地,整个检具具通过吊耳,悬吊在工位平衡器弹簧上,使用方便。
[0019]进一步地,把手的外表面加工有滚花,方便操作工手持操作。
[0020]进一步地,检具本体为四方窗型结构,降低整个检具的重量,节省成本,避免影响光电传感器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

吊耳;2

把手;3

检具;4

光电传感器;31

检具本体;32

检测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6]一种AMT变速器制动器装配防错检具,主要由吊耳1、把手2、检具3和光电传感器4四部分组成,其中吊耳1、把手2和检具3依次固定连接,检具3包括检具本体31和检测头32,检具本体31为四方窗型结构,检具本体31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处安装光电传感器4,检测头32位于检具本体31的底端;把手2的外表面加工有滚花,方便操作工手持操作,检测头32为多凹槽结构,多凹槽结构的尺寸与标准制动器的多凹槽的尺寸一致,光电传感器4接收检测信号,当多凹槽结构与制动器的多凹槽完全啮合后被触发。吊耳1与把手2螺纹连接,把手2与检具3一体化铸造而成;整个工具通过吊耳1悬吊在工位平衡器弹簧上,方便操作。光电传感器与装配线体总控系统集成并固化在工位托盘放行程序中
[0027]根据检具多凹槽结构与制动器多凹槽结构正确啮合的唯一原理,只有在制动盘和摩擦盘的数量、次序均正确时,检具多凹槽结构才能插入制动器多凹槽结构,光电传感器4才能感应到检具信号并回传至总控,总控接收到合格信号后点亮该放行程序监控点,待操作工按下放行按钮后方能放行托盘,除此之外,托盘无法放行,需操作工二次装配并确认无误后再次检测放行。
[0028]使用方法如下:
[0029]S1:常态下,整个检具悬吊在工位平衡器弹簧上;
[0030]S2:制动器装配完成后,将检测头32的多凹槽结构插入摩擦片多凹槽中;
[0031]S3:光电传感器4点亮,装配正确,按放行按钮时托盘可正常放行;光电传感器4未点亮,装配存在问题,需检查并完成二次装配;
[0032]S4:光电传感器4未点亮,装配存在问题,需检查并完成二次装配,再次检测,循环S3;
[0033]S5:松开检具,悬吊在工位平衡器弹簧上。
[0034]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MT变速器制动器装配防错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耳(1)、把手(2)、检具(3)和光电传感器(4);吊耳(1)、把手(2)和检具(3)依次固定连接;检具(3)包括检具本体(31)和检测头(32),检具本体(31)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处安装光电传感器(4),检测头(32)位于检具本体(31)的底端;检测头(32)为多凹槽结构,多凹槽结构的尺寸与标准制动器的多凹槽的尺寸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MT变速器制动器装配防错检具,其特征在于,吊耳(1)与把手(2)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MT变速器制动器装配防错检具,其特征在于,把手(2)与检具(3)一体化加工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强杨田福马喆张军锋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