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炉二次增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739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二次增氧器,它包括从固定炉排中心预设的插管口直插炉排下部空间的增氧器主体,增氧器主体上设置通风孔,底部设置用管道连接到外部送风配套的进风管口,增氧器主体呈圆柱状,通风孔均匀排列设置在增氧器主体中部;所述增氧器主体中部的立面上还焊接固定多组围绕增氧器主体中心的半折形翼翅板,通过设置通风孔和半折形翼翅板在增氧器主体圆周形成一个气体流动的空间,使得补充的氧气可以直线平穿垃圾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垃圾焚烧的速度和处理量能显著的提高和增长,可以达到真正的富氧燃烧的目的,由于燃气充份,烟气中的氢氧化合物和重金属颗粒物明显减少,可以为烟气处理创造先驱条件。可以为烟气处理创造先驱条件。可以为烟气处理创造先驱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焚烧炉二次增氧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二次增氧器。

技术介绍

[0002]垃圾焚烧炉日处理量在三四十吨甚至更多的情况下,炉膛中心由于不断投料,垃圾多余在燃烧室中心堆积,在不排除燃烧室中心压实继而出现缺氧的情况,会直接影响焚烧效果,日处理量受限,达不到设定的数值。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垃圾焚烧处理中设置供氧配套,其中的供氧配套大致有两种:(1)在固定炉排的中心位置设置小型的铸铁二次增氧器,小型铸铁增氧器主体呈倒梯形,设置有通气孔,主体底部设置有进风管口,从固定炉排中心预设的插管口直插炉排下部空间,用管道连接到外部送风配套,即送风机从出渣口送风增氧,但是由于所设的小型铸铁增氧器坐落在固定炉排上平面的正中位置,垃圾道过焚烧,不断产生炉渣,如不及时清理,增氧气大部埋在炉渣中,增气器通气孔大数阻塞,增氧效果受限,形同虚设。(2)较大的炉型配套有自动出渣系统件,出渣盘呈拱顶式,在拱顶球面设置有顺势出渣口(也是进风口)炉腔内的残渣与转盘转动力呈挤压状态出渣,跟进式进风,二次进风供氧的进风管设置在炉排以下的融渣空间,由于拱顶球面顺势出渣口的跟进式进风,如果燃烧室较大,投入炉腔的垃圾多,只能体现局部燃烧效果,而且从炉排下的二次进风增氧还是从拱顶的顺势进风口进入燃烧室,只能说是增加了送风的压力,起不到二次送风增氧的效果而影响燃烧效果和日处理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的速度和处理量能显著的提高和增长的垃圾焚烧炉二次增氧器。/>[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二次增氧器,它包括从固定炉排中心预设的插管口直插炉排下部空间的增氧器主体,所述增氧器主体上设置通风孔,底部设置用管道连接到外部送风配套的进风管口,其通过送风机从进风管口送风增氧,所述增氧器主体呈圆柱状,通风孔均匀排列设置在增氧器主体中部,通风孔共设置均匀变化的三种不同规格的孔径,孔径最大的处于增氧器主体最底层,依次向上分布;所述增氧器主体中部的立面上还焊接固定多组围绕增氧器主体中心的半折形翼翅板,其沿着增氧器主体圆周顺序分布,通过设置通风孔和半折形翼翅板在增氧器主体圆周形成一个气体流动的空间,使得补充的氧气可以直线平穿垃圾层。
[0006]进一步的,所述增氧器主体下方焊接下室体,下室体内储存垃圾焚烧在增氧器内形成的积尘,下室体下侧还焊接积尘出口。
[0007]再进一步的,所述增氧器主体最下端的一侧面上设置进风管口,采用管道连接到炉体外部与送风机对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增氧器主体上方焊接上室体,上室体通过段接连接顶盖;所述段接
上设置多组直立条形的气体流动风槽,每个气体流动风槽的立面设置朝向同一方向倾斜的气体导向板,多组气体导向板组成围绕段接设置导向翼板,通过设置导向翼板在段接的圆周产生平旋流动的流动面。
[0009]特别的,所述段接呈圆柱状,其直径小于增氧器主体的直径;所述顶盖呈圆锥状,其下端圆的直径大于导向翼板直径;所述气体流动风槽的宽度小于孔径最小的通风孔直径。
[0010]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1]本技术垃圾焚烧的速度和处理量能显著的提高和增长,可以达到真正的富氧燃烧的目的,由于燃气充份,烟气中的氢氧化合物和重金属颗粒物明显减少,可以为烟气处理创造先驱条件。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俯视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导向翼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0016]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的速度和处理量能显著的提高和增长的垃圾焚烧炉二次增氧器,通过在增氧器表面上形成一个气体流动的空间,使得补充的氧气可以直线平穿垃圾层进而实现充分燃烧(即增氧);
[0017]参照图1、2、3所示,其主要部分如下:
[0018]一种垃圾焚烧炉二次增氧器,它包括从固定炉排中心预设的插管口直插炉排下部空间的增氧器主体100,增氧器主体上设置通风孔200,底部设置用管道连接到外部送风配套的进风管口300,其通过送风机从进风管口300送风增氧,为了在增氧器表面上形成一个气体流动的空间,使得补充的氧气可以直线平穿垃圾层,将增氧器如下设置:
[0019]增氧器主体100呈圆柱状,通风孔200均匀排列设置在增氧器主体100中部,通风孔200共设置均匀变化的三种不同规格的孔径,孔径最大的处于增氧器主体100最底层,依次向上分布;根据距离进风管口300气体的压力变化,通过设置不同孔径的通风孔200实现在增氧器主体100表面的出风一致性;
[0020]同时为了实现氧气可以直线平穿垃圾层,增氧器主体100中部的立面上还焊接固定多组围绕增氧器主体100中心的半折形翼翅板400,其沿着增氧器主体100圆周顺序分布,通过设置通风孔200和半折形翼翅板400在增氧器主体100圆周形成一个气体流动的空间,使得补充的氧气可以直线平穿垃圾层。
[0021]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不能及时清理炉渣,增气器通气孔大数阻塞,增氧效果受限的问题,在增氧器主体100下方焊接下室体101,下室体101内储存垃圾焚烧在增氧器内形成的积尘,下室体101下侧还焊接积尘出口500;增氧器主体100最下端的一侧面上设置进风管口300,采用管道连接到炉体外部与送风机对接。
[0022]同时为了放大燃烧效果,实现均匀可靠真正的富氧燃烧的目的:增氧器主体100上方焊接上室体102,上室体102通过段接600连接圆锥状顶盖700;段接600呈圆柱状,其直径小于增氧器主体100的直径;段接600上设置多组直立条形的气体流动风槽800,气体流动风槽800的宽度小于孔径最小的通风孔200直径每个气体流动风槽800的立面设置朝向同一方向倾斜的气体导向板900,多组气体导向板900组成围绕段接600设置的导向翼板,导向翼板直径小于圆锥状顶盖700下端圆的直径,通过设置导向翼板在段接600的圆周产生平旋流动的流动面。
[0023]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技术,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技术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技术所揭示
技术实现思路
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炉二次增氧器,它包括从固定炉排中心预设的插管口直插炉排下部空间的增氧器主体,所述增氧器主体上设置通风孔,底部设置用管道连接到外部送风配套的进风管口,其通过送风机从进风管口送风增氧,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器主体呈圆柱状,通风孔均匀排列设置在增氧器主体中部,通风孔共设置均匀变化的三种不同规格的孔径,孔径最大的处于增氧器主体最底层,依次向上分布;所述增氧器主体中部的立面上还焊接固定多组围绕增氧器主体中心的半折形翼翅板,其沿着增氧器主体圆周顺序分布,通过设置通风孔和半折形翼翅板在增氧器主体圆周形成一个气体流动的空间,使得补充的氧气可以直线平穿垃圾层。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二次增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器主体下方焊接下室体,下室体内储存垃圾焚烧在增氧器内形成的积尘,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宁潘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歙县绿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