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佩林专利>正文

栅栏状导丝颅表定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737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医用装置,是一种颅表定位器,目前,神经外科微创手术用导航系统等设备,价格昂贵,操作复杂,难以普及,而根据CT片标尺定位误差又大。本颅表定位器由定位板2、栅栏状导丝3和尼龙粘扣片1所组成,定位板为带状橡胶板,中间有一边长为4-5cm正方形窗口,窗口内镶嵌着一组栅栏状导丝,导丝直径为0.8-1.0mm的5F造影用导引导丝,导丝在窗口内垂直于定位板长度方向平行排列,导丝之间距离为0.5cm,定位板一端正面另一端背面各粘有一块尼龙粘片。本定位器经济实用、操作简单、定位准确是神经外科微创手术中,一种理想的颅表定位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神经外科颅表手术用定位器。
技术介绍
随着微侵袭神经外科的不断发展,微创穿刺及锁孔手术在各大中型医院甚至县级医院已广泛开展,准确定位是微创手术的关键,导航系统、立体定向仪定位精确,但价格昂贵、操作复杂,难以普及,尤其不适合急诊穿刺手术,目前大部分医院仍根据CT片用标尺定位,或采用单一标记物定位,误差较大,直接影响手术效果,个别医院用网格状金属丝定位,由于网状结构弹性差,与头皮有间隙,金属丝结构乱等原因,CT机下伪影多,难以准确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CT机下标出病灶前后(或左右)、上下(或前后)的颅表位置,测量出病灶距颅表的距离,影像清淅、定位准确的栅栏状导丝颅表定位器。该颅表定位器是由定位板、栅栏状导丝和尼龙粘扣所组成,定位板为带状橡胶板,中间有一边长为4-5cm的正方形窗口,窗口内镶嵌着一组栅栏状导丝,导丝直径为0.8-1.0mm的5F造影用导引导丝,导丝在窗口内垂直于定位板长度方向平行排列,导丝之间距离为0.5cm,定位板一端正面及另一端背面各粘有一块尼龙粘片。使用时,根据原CT片初步定位,把定位器固定于病灶区,选择好体位和扫描方法,病人卧于CT机检查台上,固定头部,打出红色扫描定位基线,调整CT扫描架角度,使扫描线与导丝垂直,根据病灶大小选择CT机的扫描层厚(一般为5-10mm)后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要保持患者不动,在CT图像病灶平面上可以同时见到多根导丝的点状高密度影,记录下病灶最大层面中心对应的导丝序号,利用CT机的功能,自动移动床位,将病灶最大层面再次送到扫描窗口下,打开红色激光定位线,用甲紫在颅表划出此线,此线与所记导丝序号的“十”字相交点,即为血肿、脓肿、积液的穿刺点,用甲紫标出,用光标测量出病灶中心距颅表的距离,即为穿刺深度。采用本定位器具有以下优点1、取材容易,经济实用开展血管造影或者介入治疗的医院,很容易找到5F导丝,不增加材料费用。克服了导航系统、立体定向仪价格昂贵难以普及的缺点。2、结构简单,定位准确、操作方便本定位器由栅栏状导丝、橡胶定位板、尼龙粘扣构成,结构简单,导丝栅栏状排列,大部分病灶都可包括在内,导丝与橡胶定位板定位时无伪影,定位前将定位器固定于患者头部,一次扫描即可定位,使用效果很好。(四) 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该颅表定位器是由定位板2、栅栏状导丝3和尼龙粘扣片1所组成,定位板为带状橡胶板,中间有一边长为4-5cm正方形窗口,窗口内镶嵌着一组栅栏状导丝,导丝直径为0.8-1.0mm的5F造影用导引导丝,导丝在窗口内垂直于定位板长度方向平行排列,导丝之间距离为0.5cm,定位板一端正面及另一端背面各粘有一块尼龙粘片。使用时,根据原CT片初步定位,把定位器固定于病灶区;选择好体位和扫描方法,病人卧于CT机检查台上,固定头部,打出红色扫描定位基线,调整CT扫描架角度,使扫描线与导丝垂直,根据病灶大小选择CT机的扫描层厚(一般为5-10mm)后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要保持患者不动,在CT图像病灶平面上可以同时见到多根导丝的点状高密度影,记录下病灶最大层面中心对应的导丝序号,利用CT机的功能,自动移动床位,将病灶最大层面再次送到扫描窗口下,打开红色激光定位线,用甲紫在颅表划出此线,此线与所记导丝序号的“十”字相交点,即为血肿、脓肿、积液的穿刺点,用甲紫标出,用光标测量出病灶中心距颅表的距离,即为穿刺深度。权利要求1.一种栅栏状导丝颅表定位器,其特征在于该颅表定位器是由定位板、栅栏状导丝和尼龙粘扣所组成,定位板为带状橡胶板,中间有一边长为4-5cm的正方形窗口,窗口内镶嵌着一组栅栏状导丝,导丝直径为0.8-1.0mm的5F造影用导引导丝,导丝在窗口内垂直于定位板长度方向平行排列,导丝之间距离为0.5cm,定位板一端正面及另一端背面各粘有一块尼龙粘片。专利摘要本技术属医用装置,是一种颅表定位器,目前,神经外科微创手术用导航系统等设备,价格昂貴,操作复杂,难以普及,而根据CT片标尺定位误差又大。本颅表定位器由定位板2、栅栏状导丝3和尼龙粘扣片1所组成,定位板为带状橡胶板,中间有一边长为4-5cm正方形窗口,窗口内镶嵌着一组栅栏状导丝,导丝直径为0.8-1.0mm的5F造影用导引导丝,导丝在窗口内垂直于定位板长度方向平行排列,导丝之间距离为0.5cm,定位板一端正面另一端背面各粘有一块尼龙粘片。本定位器经济实用、操作简单、定位准确是神经外科微创手术中,一种理想的颅表定位器。文档编号A61B19/00GK2873132SQ200620004319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3日专利技术者赵佩林, 王洪生, 刘洪泉, 孫晓峰, 王立忠, 卫顺生 申请人:赵佩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栅栏状导丝颅表定位器,其特征在于该颅表定位器是由定位板、栅栏状导丝和尼龙粘扣所组成,定位板为带状橡胶板,中间有一边长为4-5cm的正方形窗口,窗口内镶嵌着一组栅栏状导丝,导丝直径为0.8-1.0mm的5F造影用导引导丝,导丝在窗口内垂直于定位板长度方向平行排列,导丝之间距离为0.5cm,定位板一端正面及另一端背面各粘有一块尼龙粘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佩林王洪生刘洪泉孫晓峰王立忠卫顺生
申请(专利权)人:赵佩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