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经皮闭合内固定三维定位标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611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股骨颈骨折经皮闭合内固定三维定位标尺,属于处理骨折固定的装置,或用于诊断目的测量人体部分尺寸的测量装置。它包括底座、立杆和一端是半圆形角度尺的直边标尺;而在立杆上的伸缩杆另一端固接水平臂,水平臂另一端依次分别经立轴杆轴接摆臂和摆臂肘,摆臂肘另一端铰接可0-90°转动的肘接件,肘接件连接“十”字形坐标式支架,半圆形角度尺的圆心分别螺接在坐标式支架的滑槽上,形成了带有划线孔的直边标尺相互交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供正位或侧位使用,为手术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减少进针的盲目性,提高准确性,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及术者X线照射剂量,也使C型臂电视X线装置得到有效保护。(*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处理骨折固定的装置,或用于诊断目的测量人体部分尺寸的测量装置,具体是一种股骨颈骨折经皮闭合内固定三维定位标尺
技术介绍
股骨颈骨折是创伤骨科常见病,临床多选择内固定术治疗,以往闭合内固定术是凭术者的经验在正或侧位单一方向透视定位进针,如不符合解剖学或内固定要求,则需重新调整进针点、方向和深度多次重复进针,造成患者骨质形成多孔的隧道,固定针易松动,对内固定不利。因此,经体表标示引导内固定针置入股骨颈内是骨科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专利2451065公开了一种“股骨颈穿针导航器”,它包括底板、立柱、手柄,立柱的一端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固接有手柄,在底板和立柱之间专有固定定位针道,特点是底板上开有导航针道伸出孔,该孔甚至有导航针道,导航针道上装有万向调节机构。以此解决了定向穿针的定位和参照物以及三维定位的问题。中国专利1032289公开了一种“股骨颈水平仪式导针定位器”,由角度导向仪和垂直标两部分组成,其通过复位后的首次X线照片,即能明确确定导针的理想空间方位,并能准确地按此方位插入导针。中国专利2079487公开了一种“股骨颈导针尺”,其一端为锐角,锐角两夹边(称斜边和长边)两面均有长度刻度,长边每面刻有顺杆和倒标两种。中国专利2187048公开了一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多功能导向器”,由一个直边和曲边相连一体的导向架,在曲边体中有导向孔,导向孔的中心线与直边体的延伸线相交夹角α是50-55°,在骨折内固定进针前,顺着导向管内孔进针,由于导向管的内径比相应的固定针大,所以有一定的调节余地,本器械左右通用,采用连接套及直条连接件可作经皮闭合内固定使用。中国专利2075069公开了一种“框架式股骨颈导针定向器”,采用分别为30°、60°、90°的两个三角形围框,两个三角形围框的尖角处之间分别焊合一个横杆,横杆上套有一个横滑套,在横滑套的侧面铰接一个铰体,铰体上有一个孔,孔中插有导针管,上述各立滑套、横滑套、铰体、球铰体侧面分别装有顶丝、在横杆及三个立杆上分别设有角度刻线。中国专利2354096公开了一种“股骨颈和粗隆间骨折穿钉定位器”,它是采用在套体上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上套体,在上套体上装有钻套,在套体上装有二个钻套。在套体和上套体上各装有一与套体垂直的立柱,在立柱上装有体表定位杆,在上套体上面通过万向球体与可调整位体相连接,可调整位体上有调整紧定钉,可调整位体上2个平行针之间距离,该装置从根本上解决了穿钉治疗股骨颈和粗隆间骨折的术中操作难度和穿针的盲目性,实现了三根钉附和生物力学的最佳空间分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提供一种股骨颈骨折经皮闭合内固定三维定位标尺。本技术是按以下技术方案设计的。一种股骨颈骨折经皮闭合内固定三维定位标尺,包括垂直设置在底座上的立杆和一端是半圆形角度尺的直边标尺,其特征在于立杆顶口经锁紧螺栓连接的伸缩杆另一端固接水平臂,水平臂另一端依次分别经立轴杆轴接摆臂和摆臂肘,摆臂肘另一端铰接可0-90°转动的肘接件,肘接件另一端连接有“十”字形坐标式支架,2个半圆形角度尺的圆心分别由角度尺轴栓螺接在坐标式支架的滑槽上,形成了带有划线孔的直边标尺相互交叉。这样设计的本技术其标尺、角度尺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在矢状、冠状、和横断面沿滑槽移动、旋转、固定。本技术为手术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减少进针的盲目性,提高准确性,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及术者X线照射剂量,也使C型臂电视X线装置得到了有效保护。所确定的体表标示,与股骨颈解剖学角度指数相吻合,经体表标示引导内固定针置入准确率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标尺垂直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标尺水平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摆臂肘与肘接件正位分解结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摆臂肘与肘接件侧位分解结构立体示意图。图中1.坐标式支架 2.滑槽3.摆臂肘 4.摆臂5.5a.立轴杆 6.伸缩杆 7.7a.7b.7c.7d.锁紧螺栓 8.底座9.转换支孔 10.10a标尺11.划线孔 12.12a.角度尺13.13a.角度尺轴栓 14.肘接件15.螺栓16.水平臂17.立杆18.18a.突出部19.19a.凹弧面 20.定位轴孔21.不透X线的金属丝箭头表示旋转或伸缩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一种股骨颈骨折经皮闭合内固定三维定位标尺,包括垂直设置在底座8上的立杆和一端是半圆形角度尺的直边标尺10.10a;而在立杆17顶口经锁紧螺栓7连接的伸缩杆6另一端固接水平臂16,水平臂16另一端依次分别经立轴杆5、5a轴接摆臂4和摆臂肘3,摆臂肘3另一端铰接可0-90°转动的肘接件14,肘接件14另一端连接有“十”字形坐标式支架1,2个半圆形角度尺12.12a.的圆心分别由角度尺轴栓13.13a.螺接在坐标式支架1的滑槽2上,形成了带有划线孔11的直边标尺10.10a相互交叉。所述的经皮闭合内固定三维定位标尺,其摆臂肘3另一端是设凹弧面19和带定位轴孔20的半圆突出部18;与摆臂肘3铰接的肘接件14一端对应设有侧面安装了锁紧螺栓7b的半圆形突出部18a和供摆臂肘3的突出部转动的凹弧面19a。所述的经皮闭合内固定三维定位标尺,其坐标式支架1是2支在中心线分别开有滑槽2,其一端设有转换支孔9的直板,并于转换支孔9内侧垂直固接,或一体形成。转换支孔用于调整、固定坐标式支架朝向。所述的经皮闭合内固定三维定位标尺,其划线孔11在直边标尺10.10a上随刻度标记均匀设置。所述的经皮闭合内固定三维定位标尺,其直边标尺10、10a上的刻度标记是镶嵌在其上的不透X线的金属丝21。本技术可分别为正位使用或侧位使用,术前根据股骨颈颈干角、前倾角解剖学角度,调节摆臂肘和肘接件,进行正侧位转换定位,并依据投照后的照片数据、确定正侧位体表划线及进针点。使两线一点引导内固定针由进针点与正位所确定的体表划线在同一垂面上;与侧位所确定的体表划线在同一平面上进针,从而达到经体表标示引导内固定针置入的目标。应当说明,此种定位技术应在患肢牵引、骨折两端对位较好的状态下进行,如果对位不佳,直接影响股骨颈解剖角度,则不能体现三维定位标尺的作用。本技术的坐标式支架1采用铝合金材质,摆臂肘3和肘接件14活动范围为0-90度,用于正侧位转换固定。摆臂转动角度为0-180度,可进行多角度旋转固定。沿标尺中心线镶嵌长30cm不透X线的金属丝21,每间隔1cm垂直镶嵌短金属丝,每间隔10cm垂直镶嵌稍长金属丝,此种间隔排列依据投照后标尺读数可以确定体表标示。标尺上共设6个划线孔,每间隔5cm设1孔,以此作为体表划线前的定位点,常规确定2点后再作连线。角度尺采用有机玻璃材质,转动角度0-90度用于调节标尺角度。本技术匹配移动式X线机和PHILIPS BV25型C型臂电视X线装置,应用选择空心钉、螺纹针在股骨颈骨折经皮闭合内固定试验阶段完成股骨颈骨折经体表标示引导定位手术22例,女14例,男8例,年龄56-72岁,一次引导成功率为95%以上。全部病例依次引导成功率如附表附表 股骨颈内固定针经体表引导定位结果统计 权利要求1.一种股骨颈骨折经皮闭合内固定三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股骨颈骨折经皮闭合内固定三维定位标尺,包括垂直设置在底座(8)上的立杆和一端是半圆形角度尺的直边标尺(10)、(10a),其特征在于立杆(17)顶口经锁紧螺栓(7)连接的伸缩杆(6)另一端固接水平臂(16),水平臂(16)另一端依次分别经立轴杆(5)、(5a)轴接摆臂(4)和摆臂肘(3),摆臂肘(3)另一端铰接可0-90°转动的肘接件(14),肘接件(14)另一端连接有“十”字形坐标式支架(1),2个半圆形角度尺(12)、(12a).的圆心分别由角度尺轴栓(13)、(13a)螺接在坐标式支架(1)的滑槽(2)上,形成了带有划线孔(11)的直边标尺(10)、(10a)相互交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俊宏王林森张俊琪刘洪英马宝通张亚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天津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