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陶瓷多瓣模的取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7006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陶瓷模制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陶瓷多瓣模的取坯机构,其中模具直线搬运单元包括载台及移动模组,载台上具有寻孔工位、开模工位、预留工位及合模工位;模具定位单元设置于寻孔工位;内外模拆装单元包括外模压紧机构,以及设置于开模工位及合模工位上方的内模抓取机构;开模摆坯单元包括夹紧机构,移动机构及坯件夹取机构;移动机构实现夹紧机构在开模工位上方与合模工位上方之间转移;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模具直线搬运单元,采用两组内模抓取机构及夹紧机构配合执行动作,使得单件陶瓷模具工作的平均时长缩减至10s左右,提高了工作效率;两组夹紧机构的运动轨迹对称设置,各自的往复运动不存在干扰,协同性高,为工作时长缩短提供可能。缩短提供可能。缩短提供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陶瓷多瓣模的取坯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模制坯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陶瓷多瓣模的取坯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采用陶瓷模具制坯的工艺过程中,主要包括的工艺步骤为:模具推送至滚压机、产品滚压成形、模具和产品烘干、搬出模具、模具内外模分离、开模、取坯下料、合模上泥、搬回模具,依此循环往复;针对产品烘干成形后,开模取坯工序而言,传统的工艺方法是基于转盘型的开模机执行动作,参考申请号为CN202110081511.0的专利技术专利,由于转盘结构的设计局限性,各机构只能在产品转动至对应工位后开始执行动作,且步骤执行过程中产品在工位等待时间过长,工序间的协调性无法达到最优,进而单个陶瓷模具在开模机中执行动作的时长高达25s~27s,对整个工艺产线的效率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本专利技术研制了一种基于陶瓷多瓣模的取坯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陶瓷多瓣模的取坯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转盘式开模机中各工序之间无法达到最优协调,而导致开模效率低影响工艺进程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陶瓷多瓣模的取坯机构,包括模具直线搬运单元、模具定位单元、内外模拆装单元、开模摆坯单元;其中,模具直线搬运单元,包括:载台,所述载台上具有沿预设的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寻孔工位、开模工位、预留工位及合模工位;移动模组,所述移动模组对应相邻的三个工位设置,并在前三个工位与后三个工位之间交替转移;模具定位单元,对应设置于寻孔工位,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用于承载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内模和外模,所述外模下端具有用于定位的第一通孔;感应器,所述感应器在模具转动过程中识别第一通孔,实现寻孔对齐;内外模拆装单元,包括:外模压紧机构,对应设置于开模工位两侧边;内模抓取机构,共设置两个,并对应设置于开模工位及合模工位上方;开模摆坯单元,共设置两组,包括: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夹取内模的各瓣模,完成开合动作;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驱动所述夹紧机构沿U型的轨迹运动,实现夹紧机构带动内模在开模工位上方与合模工位上方之间转移;坯件夹取机构,将坯件从所述内模中取出。
[0005]优选的,一对所述夹紧机构的运动轨迹对称设置,每条所述运动轨迹包括第一路
径、第二路径及第三路径;所述第一路径及第三路径垂直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二路径平行于第一方向;一对所述夹紧机构在对应的第二路径上始终同步反方向运动。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路径处于开模工位侧方,所述第三路径处于合模工位侧方;所述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相交的位置处具有取坯工位,所述第二路径与第三路径相交的位置处具有等待工位;任一所述夹紧机构处于等待工位时,另一所述夹紧机构往返于开模工位上方与取坯工位;任一所述夹紧机构处于取坯工位时,另一所述夹紧机构往返于合模工位上方与等待工位。
[0007]优选的,所述内模采用两瓣模,并具有一合模线,所述模具经定位后,所述合模线与第一方向平行或垂直;所述内模抓取机构具有一对夹爪A,一对夹爪A的分布方向与合模线平行;所述夹紧机构具有一对托爪,一对托爪的分布方向与合模线垂直;且一对所述托爪之间形成容置空间,供一对所述夹爪A贯穿,实现内模装拆过程中在一对夹爪A与一对托爪之间的转移。
[0008]优选的,一对所述夹爪A实现沿第一方向的相对运动,以及沿竖直方向的同步运动,并分别通过气缸进行驱动;一对所述托爪实现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相对运动,并通过气缸进行驱动;一对所述托爪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同步运动,以及沿第一方向的同步运动,通过所述移动机构进行驱动。
[0009]优选的,所述坯件夹取机构包括夹头,以及驱动夹头运动的机械臂;所述夹紧机构运动至取坯工位时,一对所述托爪驱动两瓣模分开,并供夹头取出坯件;所述取坯工位下方设置有内模清洁机构,所述内模清洁机构具有沿轴向转动的毛刷,所述毛刷的轴向与合模线平行,并通过气缸的驱动实现升降。
[0010]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台,以及驱动旋转台转动的旋转电机;所述模具置于旋转台上,下端面外露于旋转台端面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在模具下端面径向上设置两个;所述感应器采用激光测距传感器,并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随旋转台转动路径的任意位置点正下方;所述模具定位单元还包括用于实现精定位的顶升件,所述顶升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随旋转台转动路径的任意位置点正下方;当所述感应器与所述第一通孔对齐时,所述顶升件与所述第二通孔对齐,并通过顶升件插入第二通孔实现精定位。
[0011]优选的,所述载台对应的寻孔工位设置有所述旋转机构,对应的开模工位及预留工位设置有定位座,对应的合模工位设置有皮带传送线A;所述移动模组包括三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中部可供对应的旋转机构、定位座、皮带传送线A容纳;所述支撑座实现沿第一方向及竖直方向的运动,并通过气缸进行驱动;三个所述支撑座依次对应寻孔工位、开模工位、预留工位设置,或者依次对应开模工位、预留工位及合模工位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载台的前端设置有入料台,所述载台的末端设置有出料台;
所述入料台与寻孔工位上方设置有搬运机构,所述搬运机构包括一对沿垂直于第一方向分布的夹爪B,驱动一对夹爪B相对运动的气缸,以及驱动一对夹爪B同步沿第一方向运动的电机、传动轮、传送带的组合;所述出料台包括皮带传送线B,所述皮带传送线B与所述皮带传送线A上端面高度相等。
[0013]优选的,所述入料台偏向载台的一侧设置有一对限位件,一对所述限位件可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相对运动,并通过气缸驱动;一对所述限位件相贴近时,与模具外壁相抵实现定位;一对所述限位件相远离时,形成避让空间供所述模具穿过,并由入料台到达寻孔工位。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本专利技术基于模具直线搬运单元,采用两组内模抓取机构及夹紧机构配合执行动作,使得单件陶瓷模具工作的平均时长缩减至10s左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两组夹紧机构的运动轨迹对称设置,各自的往复运动不存在干扰,协同性高,为工作时长缩短提供可能。
[0015](2)内模需在开模工位与合模工位之间转移,因而为保证协同动作,两组夹紧机构的运动轨迹必不相同,夹紧机构需带动内模转移至侧边完成工位转移;又因内模取出后需执行取坯、清洁操作,转移至侧边的内模又进一步便于取坯与清洁操作,充分实现结构布局与工序执行之间的相适应。
[0016](3)内模的夹取、开合及清洁必须基于模具的精定位得以实现,因此在开模机前端设置一对限位件以及模具定位单元,当模具通过一对限位件定位,并通过一对夹爪B放置于旋转台上之后,能够保证轴向的定位;再基于旋转台的定轴旋转,满足合模线的定位;后者调整过程中,模具不会发生轴线偏移,相较于传统的夹取旋转,定位精度更高,定位方便性更佳。
[0017](4)模具的旋转定位通过感应器实现,感应器采用激光测距传感器,通过识别第一通孔实现预定位,但由于第一通孔侧边可能会存在缺损等情况,或者模具底部存在其他缺损的情况,而使得定位存在误差,因此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陶瓷多瓣模的取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直线搬运单元、模具定位单元、内外模拆装单元、开模摆坯单元;其中,模具直线搬运单元,包括:载台,所述载台上具有沿预设的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寻孔工位、开模工位、预留工位及合模工位;移动模组,所述移动模组对应相邻的三个工位设置,并在前三个工位与后三个工位之间交替转移;模具定位单元,对应设置于寻孔工位,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用于承载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内模和外模,所述外模下端具有用于定位的第一通孔;感应器,所述感应器在模具转动过程中识别第一通孔,实现寻孔对齐;内外模拆装单元,包括:外模压紧机构,对应设置于开模工位两侧边;内模抓取机构,共设置两个,并对应设置于开模工位及合模工位上方;开模摆坯单元,共设置两组,包括: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夹取内模的各瓣模,完成开合动作;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驱动所述夹紧机构沿U型的轨迹运动,实现夹紧机构带动内模在开模工位上方与合模工位上方之间转移;坯件夹取机构,将坯件从所述内模中取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陶瓷多瓣模的取坯机构,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夹紧机构的运动轨迹对称设置,每条所述运动轨迹包括第一路径、第二路径及第三路径;所述第一路径及第三路径垂直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二路径平行于第一方向;一对所述夹紧机构在对应的第二路径上始终同步反方向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陶瓷多瓣模的取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径处于开模工位侧方,所述第三路径处于合模工位侧方;所述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相交的位置处具有取坯工位,所述第二路径与第三路径相交的位置处具有等待工位;任一所述夹紧机构处于等待工位时,另一所述夹紧机构往返于开模工位上方与取坯工位;任一所述夹紧机构处于取坯工位时,另一所述夹紧机构往返于合模工位上方与等待工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陶瓷多瓣模的取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采用两瓣模,并具有一合模线,所述模具经定位后,所述合模线与第一方向平行或垂直;所述内模抓取机构具有一对夹爪A,一对夹爪A的分布方向与合模线平行;所述夹紧机构具有一对托爪,一对托爪的分布方向与合模线垂直;且一对所述托爪之间形成容置空间,供一对所述夹爪A贯穿,实现内模装拆过程中在一对夹爪A与一对托爪之间的转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陶瓷多瓣模的取坯机构,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夹爪A实现沿第一方向的相对运动,以及沿竖直方向的同步运动,并分别通过气缸进行驱动;一对所述托爪实现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灵申邓远贵谷杨元陈爱华申明海韩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燎原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德化新博龙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