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生物质颗粒高效挤压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6923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生物质颗粒高效挤压成型模具,包括有挤压部a,挤压部a的一侧设有挤压部b,在挤压部b远离挤压部a的一侧可活动的连接有挤压部c,其中,挤压部a包括有挤压板,在挤压板的一侧面均匀的固定连接有若干圆柱型挤压柱;挤压部b包括有挤压主体,挤压主体轴向贯穿的开设有若干与各圆柱型挤压柱匹配的挤压成型孔,同时在挤压主体的一侧面开设有填料口,与填料口连通的在挤压主体内部设有填料仓,与填料口连通的在挤压主体外部延伸的设有填料通道;挤压部c包括有挤压挡板,挤压挡板一侧边可活动的插设有转动轴,同时,转动轴与所述挤压主体对应的一侧边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物质颗粒挤压模具具有高效的生产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生物质颗粒高效挤压成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质颗粒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生物质颗粒高效挤压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它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之一,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后第四大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燃烧值高,烟气少,污染少的优点。
[0003]将生物质原料进行挤压成型处理后,就能制得生物质颗粒。为了制得生物质颗粒,通常需要颗粒挤压成型模具,而现有技术中的模具,通过挤压成型的生物质颗粒卸料时很不方便,容易发生颗粒堵塞的情况,生产出的生物质颗粒的质量差,很影响生产的效率,因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生物质颗粒高效挤压成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的生物质颗粒高效挤压成型模具,包括有挤压部a,所述挤压部a的一侧设有挤压部b,在所述挤压部b远离挤压部a的一侧可活动的连接有挤压部c,其中,所述挤压部a包括有挤压板,在所述挤压板的一侧面均匀的固定连接有若干圆柱型挤压柱;所述挤压部b包括有挤压主体,所述挤压主体轴向贯穿的开设有若干与各圆柱型挤压柱匹配的挤压成型孔,同时在所述挤压主体的一侧面开设有填料口,与填料口连通的在所述挤压主体内部设有填料仓,与填料口连通的在所述挤压主体外部延伸的设有填料通道;所述挤压部c包括有挤压挡板,所述挤压挡板一侧边可活动的插设有转动轴,同时,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挤压主体对应的一侧边固定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填料仓与各所述挤压成型孔均相互连通。
[0006]进一步的,在所述填料仓内匹配的设有推挤板,对应各所述挤压成型孔在所述推挤板上贯穿的开设有多个通孔。
[0007]进一步的,在所述圆柱型挤压柱远离挤压板一侧的中部拼接的设有一段直径小于圆柱型挤压柱的拼接杆,设计挤压成型孔直径和圆柱形挤压柱直径相同,拼接杆直径与推挤板上通孔的直径相同。
[0008]进一步的所述挤压部a、挤压部b与挤压部c的尺寸均相互对应且匹配。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相互对应且匹配的挤压部a、挤压部b和挤压部c,使得生物质原料能够通过高倍的机械挤压被成批量的挤压成型后高效快速的完成完整脱模,且挤压成型的生物质颗粒形状规整、质量良好,有效的提高了本技术挤压模具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001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挤压部a;2、挤压部b;3、挤压部c;4、推挤板;101、挤压板;102、圆柱型挤压柱;201、挤压主体;202、挤压成型孔;203、填料通道;301、挤压挡板;302、转动轴;1021、拼接杆;2011、填料仓。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6]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的生物质颗粒高效挤压成型模具,包括有挤压部a1,所述挤压部a1的一侧设有挤压部b2,在所述挤压部b2远离挤压部a1的一侧可活动的连接有挤压部c3,其中,所述挤压部a1包括有挤压板101,在所述挤压板101的一侧面均匀的固定连接有若干圆柱型挤压柱102;所述挤压部b2包括有挤压主体201,所述挤压主体201轴向贯穿的开设有若干与各圆柱型挤压柱102匹配的挤压成型孔202,同时在所述挤压主体201的一侧面开设有填料口,与填料口连通的在所述挤压主体201内部设有填料仓2011,与填料口连通的在所述挤压主体201外部延伸的设有填料通道203;所述挤压部c3包括有挤压挡板301,所述挤压挡板301一侧边可活动的插设有转动轴302,同时,所述转动轴302与所述挤压主体201对应的一侧边固定连接。
[0018]上述方案中,所述填料仓2011与各所述挤压成型孔202均相互连通。
[0019]在所述填料仓2011内匹配的设有推挤板4,对应各所述挤压成型孔202在所述推挤板4上贯穿的开设有多个通孔。在所述圆柱型挤压柱102远离挤压板101一侧的中部拼接的设有一段直径小于圆柱型挤压柱102的拼接杆1021,设计挤压成型孔202直径和圆柱形挤压柱102直径相同,拼接杆1021直径与推挤板4上通孔的直径相同。
[0020]所述挤压部a1、挤压部b2与挤压部c3的尺寸均相互对应且匹配。
[0021]根据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设计相互对应且匹配的挤压部a1、挤压部b2和挤压部c3,从而形成若干个可以利用圆柱型挤压柱102在对应的若干个挤压成型孔202内将生物质颗粒挤压成型的制粒模具,使得本技术能够形状规整的制粒大批量的生物质颗粒,并高效的完成完整的颗粒脱模,这有效的提高了生物质颗粒的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质量。
[0022]在使用时,参考图1所示,挤压部a1、挤压部b2和挤压部c3如图分布,而在制粒过程中,挤压部c3应当转动至将与至贴近的所有挤压成型孔202的一端完全封闭,并通过填料通道203将定量的生物质原料填充入填料仓内,进一步的,挤压部a1朝向挤压部c3的方向高压
的机械运动,并利用圆柱型挤压柱和拼接杆1021之间的直径落差,推动匹配的安置在填料仓内的推挤板同样朝向挤压部c的方向移动,在此情况下,填料仓内原本松散的生物质原料将被高密度挤压,并在其后被各圆柱型挤压柱102从填料仓推挤至各所述挤压成型孔202内靠近挤压部c3的方向,同时收到挤压挡板301的阻挡,生物质原料会在圆柱形挤压柱102的挤压和挤压挡板301的阻挡过程中快速、高效的被制粒成一批凝实且形状十分规整的生物质颗粒,有效的提高了对生物质颗粒的生产效率。
[0023]在制粒完成后,转动挤压挡板301使得与之贴近的所有挤压成型孔202的一端完全暴露,再次利用挤压部a1朝向挤压部c3的机械挤压,即可方便、高效的将完成制粒的生物质颗粒的快速脱模,同时,可以再次利用圆柱型挤压柱和拼接杆1021之间的直径落差带动填料仓2011内的推挤板4回到原始位置(即所述填料仓2011靠近挤压部a1的一端),进一步有效的提高了生物质颗粒的生产效率。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生物质颗粒高效挤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挤压部a,所述挤压部a的一侧设有挤压部b,在所述挤压部b远离挤压部a的一侧可活动的连接有挤压部c,其中,所述挤压部a包括有挤压板,在所述挤压板的一侧面均匀的固定连接有若干圆柱型挤压柱;所述挤压部b包括有挤压主体,所述挤压主体轴向贯穿的开设有若干与各圆柱型挤压柱匹配的挤压成型孔,同时在所述挤压主体的一侧面开设有填料口,与填料口连通的在所述挤压主体内部设有填料仓,与填料口连通的在所述挤压主体外部延伸的设有填料通道;所述挤压部c包括有挤压挡板,所述挤压挡板一侧边可活动的插设有转动轴,同时,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挤压主体对应的一侧边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波兰心乔卢景芳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嘉森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