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精准定量进水功能的集中供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6806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精准定量进水功能的集中供液设备,配液箱与搅拌泵、电加热器组件I连接后连接到搅拌进水口形成温度补偿系统,经三通阀连接微孔过滤器回流到回水口形成消毒系统,微孔过滤器接进储液罐,储液箱底部依次连接Y型过滤器、供液泵、电加热器组件II、内毒素过滤器以及用水点后回流到喷淋球形成循环系统,配液箱底部设置多个支脚,支脚底部安装称重模块,配液箱的进水口、出水口以及搅拌进水口处的管道全为软管,软管的长度为管径的10倍。该集中供液设备中的配液箱底部安装称重模块,采用罐体称精确控制进水量,将连接道全换成软管以减小管道作用到配液箱的力,配液箱底部安装压力传感器,精确控制配液箱内液体的水位,双重保障进水量。双重保障进水量。双重保障进水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精准定量进水功能的集中供液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血液透析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精准定量进水功能的集中供液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集中供液系统是指将整个净化中心需要的A、B浓缩液集中配置、储存,并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入透析机供其使用的系统,A、B浓缩液独立运行,并且需要做好消毒杀菌工作。
[0003]集中供液设备主要由配液装置、储液装置、消毒装置、连接血液净化中心的供液循环管路以及电气系统组成。其中配液装置要求精确保证进水量,采用的方式有压力传感器、计量泵+水箱等,主要有以下几个弊端:
[0004](1)压力传感器膜片与混合液直接接触,容易受到污染和腐蚀,导致精度降低且寿命较短;
[0005](2)市场上制药等其他行业会用到罐体秤精确控制罐内物料质量;
[0006](3)供到集中供液设备的纯水不稳定,采用计量泵则需要另外增加缓冲水箱,导致整个设备体积增大;
[0007](4)通过液位高度或体积确定进入配液箱的纯水量,会受到压力和温度的影响;
[0008](5)一般需要人工通过可视液位管观察液位,消耗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为了解决进水量精度低、后期维护耗时耗力、混合液易被污染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精准定量进水功能的集中供液设备。
[0010]一种具有精准定量进水功能的集中供液设备,包括电气控制系统、配液箱、搅拌泵、电加热器组件I、微孔过滤器、储液箱、Y型过滤器、供液泵、电加热器组件II、内毒素过滤器以及用水点,配液箱底部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搅拌泵、电加热器组件I连接后经三通阀ON

0连接到配液箱下部搅拌进水口形成温度补偿系统,经三通阀ON

1连接微孔过滤器回流到配液箱顶端回水口形成消毒系统,微孔过滤器后通过管道接进储液箱,储液箱底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Y型过滤器、供液泵、电加热器组件II、内毒素过滤器以及用水点后回流到喷淋球形成循环系统,所述配液箱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配液箱底部出水口处的管道上设置有电导率仪,所述内毒素过滤器前后以及用水点后分别设置有压力表,所述配液箱底部、储液箱底部以及电加热器组件II后面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配液箱底部设置有多个支脚,所述支脚底部安装称重模块,所述配液箱的上端进水口、底部出水口以及下部搅拌进水口处的管道全为软管,所述软管的长度为管径的10倍,
[0011]进一步地,所述配液箱的上端进水口的进水管插入到配液箱底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配液箱底部出水口的管道上的电磁阀设置在最靠近配液箱底部的位置上。
[0013]进一步地,配液箱1底部设置有多个支脚,支脚底部安装称重模块,配液箱的上端
进水口、底部出水口以及下部搅拌进水口处的管道全为软管,软管的长度为管径的10倍,配液箱的上端进水口的进水管插入到配液箱底部,配液箱底部出水口的管道上的电磁阀设置在最靠近配液箱底部的位置上。
[0014]进一步地,配液箱的上端进水口的管道上的电磁阀、压力传感器、配液箱支脚底部的称重模块、出水管上的电磁阀与电气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0015]进一步地,配液箱的上端进水管上的电磁阀旁路上设置一手动阀。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集中供液设备中的配液箱底部安装称重模块,采用罐体称来精确控制进水量,进水管路上设置电磁阀,达到设定好的进水量时,通过PLC提供关闭信号给电磁阀,电磁阀关闭,一般电磁阀关闭时,仍有部分纯水进入配液箱,经调试可提前几秒关闭电磁阀,即进水量比实际进水量略低时关闭;电磁阀旁路设置手动阀,当电磁阀出故障时,仍可以进水进行配液;为了满足罐体称的设计要求,使管道作用到配液箱的力减至最小,将与配液箱连接的管道全换成软管,软管长度是管径的10倍;进水管插入到配液箱底部,降低噪声;配液箱底部安装压力传感器,可以用于精确控制配液箱内液体的水位,双重保障进水量;同时,配液箱在设计时,支脚高度不能太高,防止配液箱满载时支脚底部产生向外的趋势从而影响称量的精度,配液箱出水管处阀门尽可能靠近配液箱底部,管道阀门安装时严格按照规定位置安装;这样系统稳定性好,故障率低,便于维护与保养,不受工作环境如温度、压力等的影响,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集中供液设备的工程流程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配液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配液箱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配液箱;2、搅拌泵;3、电加热器组件I;4、微孔过滤器;5、储液箱;6、Y型过滤器;7、供液泵;8、电加热器组件II;9、内毒素过滤器;10、三通阀;11、用水点;12、温度传感器;13、电导率仪;14、取样阀;15、压力表;16、压力传感器;17、喷淋球;18、支脚;19、称重模块;20、进水口;21、出水口;22、搅拌进水口;23、回水口;24、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
[0023]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精准定量进水功能的集中供液设备,所述集中供液设备包括配液箱1、搅拌泵2、电加热器组件I 3、微孔过滤器4、储液箱5、Y型过滤器6、供液泵7、电加热器组件II 8、内毒素过滤器9,纯水进口预留取水点,纯水进水管道通过阀门101,并联设置的阀门102和阀门FV1后接进配液箱1上端,配液箱1的底部出水口通过阀门FV2和阀门FV3后自由排放,阀门FV2和阀门FV3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搅拌泵2、电加热器组件I 3后连接三通阀
10的ON端,三通阀10 的1端通过压力表101后连接微孔过滤器4后经过阀门FV5回到配液箱1顶端,三通阀10的0端通过管道连接配液箱1的下部进口,微孔过滤器4后通过阀门FV6管道自由排放,通过阀门FV7管道连接进储液箱1上端,储液箱5的底部一路通过阀门105以及并联设置的阀门106和阀门FV8管道后自由排放,一路依次连接Y型过滤器6、供液泵7、电加热器组件II 8、内毒素过滤器9、用水点11后经过阀门FV9回流到储液箱5上端,用水点11后一路管道经过阀门FV10后自由排放。
[0024]其中,配液箱1底部、储液箱5出水管路上以及电加热器组件I 3和电加热器组件II 8后端管道上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电加热器组件I 3和电加热器组件II 8分别采用多个无接触式电加热器串联组成,每个电加热器后端管路上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搅拌泵2前以及用水点11后分别设置有电导率仪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精准定量进水功能的集中供液设备,包括电气控制系统、配液箱、搅拌泵、电加热器组件I、微孔过滤器、储液箱、Y型过滤器、供液泵、电加热器组件II、内毒素过滤器以及用水点,配液箱底部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搅拌泵、电加热器组件I连接后经三通阀ON

0连接到配液箱下部搅拌进水口形成温度补偿系统,经三通阀ON

1连接微孔过滤器回流到配液箱顶端回水口形成消毒系统,微孔过滤器后通过管道接进储液箱,储液箱底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Y型过滤器、供液泵、电加热器组件II、内毒素过滤器以及用水点后回流到喷淋球形成循环系统,所述配液箱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配液箱底部出水口处的管道上设置有电导率仪,所述内毒素过滤器前后以及用水点后分别设置有压力表,所述配液箱底部、储液箱底部以及电加热器组件II后面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飞丁国良李浩桂湘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天泽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