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制多功能安全双体无人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6575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制多功能安全双体无人船,包括由第一船体与第二船体相连形成的主船体,第一船体与第二船体通过甲板相连,所述主船体还包括浮体、勘测单元、定位单元以及通信单元,所述浮体设置于主船体的两侧,所述勘测单元分布于主船体上,所述定位单元设置于主船体的顶部,所述通信单元设置于主船体的后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定位单元实现无人船的精确定位,通过勘测单元对无人船周围障碍物与地形进行勘测工作,实现自主避障功能,通过通信单元完成勘测信息的交换;通过两个浮体减小无人船的吃水深度,使无人船适用于各种水深的水域。域。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制多功能安全双体无人船


[0001]本技术属于无人船
,特别涉及一种铝制多功能安全双体无人船。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无人船作为新一代无人系统,被广泛用于水面资源自主探索或者其他水上活动中。目前市面上无人船为了满足抗撞、抗损伤能力而设计体型巨大、重量等级颇高,难以搬运,小型无人船尽管重量偏轻,但抗撞、抗损伤能力较差。
[0003]另外,目前市面上无人船使用声波来勘测障碍物,精度较低。并且大部分小型无人船救援能力较差,故障警示方式较为单一,导致船只航行时的安全性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制多功能安全双体无人船,其设计合理,易于生产,具有载人条件,抗撞抗损伤性能优异,通过摄像头、第一雷达、第二雷达等多种传感器实现环境感知、地形勘测、水面巡逻各项任务,能够较好地解决安全性与功能性问题。
[0005]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铝制多功能安全双体无人船,包括由第一船体与第二船体相连形成的主船体,所述第一船体与第二船体通过甲板连接,所述主船体还包括浮体、勘测单元、定位单元以及通信单元,所述浮体设置于主船体的两侧,所述勘测单元分布于主船体上,所述定位单元设置于主船体的顶部,所述通信单元设置于主船体的后端;通过定位单元实现无人船的精确定位,勘测单元能够对无人船周围障碍物与地形进行勘测工作,以此实现自主避障功能,通行单元完成勘测信息的交换;两个浮体能够减小无人船的吃水深度,使无人船适用于各种水深的水域。r/>[0006]进一步的,上述的铝制多功能安全双体无人船,所述主船体的材质为5083铝合金,为5083铝合金焊接形成的封闭空间;5083铝合金提升了防腐蚀性能,全封闭的船舱提升了防沉抗撞性能。
[0007]进一步的,上述的铝制多功能安全双体无人船,所述浮体设置呈三段式结构,包括前段、中段以及后段,每一段浮体通过隔板隔断;任何一段或两段浮体发生破裂均不会导致无人船下沉,提升了无人船的安全性。
[0008]进一步的,上述的铝制多功能安全双体无人船,所述主船体还包括桅杆,所述桅杆设置呈A型架,所述A型架的底部分别与第一船体以及第二船体相连,所述定位单元设置于桅杆的顶部;通过A型架将定位单元架高,能够获得更佳的定位效果。
[0009]进一步的,上述的铝制多功能安全双体无人船,所述勘测单元包括第一雷达、第二雷达以及摄像头,第一雷达设置于主船体的前端,第二雷达设置于桅杆的顶部,所述摄像头设置于定位单元的两侧;第一雷达、第二雷达以及摄像头共同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通过A型架将第二雷达与摄像头架高,能够获得更大的勘测范围与更佳的勘测效果
[0010]进一步的,上述的铝制多功能安全双体无人船,所述主船体还包括救生圈,所述救
生圈设置于桅杆的两侧;当船内工作人员发生特殊情况时,可利用救生圈开展救援工作,提升了无人船的安全性。
[0011]进一步的,上述的铝制多功能安全双体无人船,所述主船体还包括航向灯,所述航向灯设置于第二雷达的一侧;通过航向灯来标示无人船的位置,尤其是在夜间航行时,便于其他船只辨识,提升了无人船的安全性。
[0012]进一步的,上述的铝制多功能安全双体无人船,所述主船体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设置于第二雷达的另一侧;通过指示灯来指示无人船的航行状态,航行状态包括故障报警、手动模式、自动模式,以便于工作人员辨识,提升了无人船的安全性。
[0013]进一步的,上述的铝制多功能安全双体无人船,所述通信单元采用通信天线,通信天线通过4G LTE与远程终端建立信号连接;通过4G LTE实现实时高清图传,复用性强。
[0014]进一步的,上述的铝制多功能安全双体无人船,所述定位单元采用GNSS天线;通过GNSS天线提升无人船的定位精度。
[0015]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铝制多功能安全双体无人船,通过第一天线实现无人船的精确定位,通过第一雷达、第二雷达、摄像头对无人船周围障碍物与地形进行勘测工作,以此实现自主避障功能,通过通信单元完成勘测信息的交换;通过两个浮体减小无人船的吃水深度,使无人船适用于各种水深的水域。
[0017]2. 浮体设置呈三段式结构,包括前段、中段以及后段,每一段浮体通过隔板隔断,任何一段或两段浮体发生破裂均不会导致无人船下沉;通过航向灯来标示无人船的位置,尤其是在夜间航行时,便于其他船只辨识,通过指示灯来指示无人船的航行状态,以便于工作人员辨识,使得自身船体的安全性、船体上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同一航道其他船只的安全性均得以保障。
[0018]3. 通过A型架将定位单元、第二雷达以及摄像头架高,能够获得更大的勘测范围与更佳的勘测效果、定位效果。
[0019]4. 通过通信天线将勘测信息传输给远程终端,实现与地面站的通信。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铝制多功能安全双体无人船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铝制多功能安全双体无人船的正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铝制多功能安全双体无人船的俯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铝制多功能安全双体无人船的左视图;
[0024]图中:1

主船体、101

第一船体、102

第二船体、103

甲板、104

浮体、1041

前段、1042

中段、1043

后段、105

勘测单元、1051

第一雷达、1052

第二雷达、1053

摄像头、106

定位单元、107

通信单元、108

桅杆、109

救生圈、110

航向灯、111

指示灯、112

推进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制多功能安全双体无人船,包括由第一船体(101)与第二船体(102)相连形成的主船体(1),所述第一船体(101)与第二船体(102)通过甲板(10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船体(1)还包括浮体(104)、勘测单元(105)、定位单元(106)以及通信单元(107),所述浮体(104)设置于主船体(1)的两侧,所述勘测单元(105)分布于主船体(1)上,所述定位单元(106)设置于主船体(1)的顶部,所述通信单元(107)设置于主船体(1)的后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制多功能安全双体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船体(1)的材质为5083铝合金,主船体(1)的船舱为5083铝合金焊接形成的封闭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制多功能安全双体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104)设置呈三段式结构,包括前段(1041)、中段(1042)以及后段(1043),每一段浮体(104)通过隔板隔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制多功能安全双体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船体(1)还包括桅杆(108),所述桅杆(108)设置呈A型架,所述A型架的底部分别与第一船体(101)以及第二船体(102)相连,所述定位单元(106)设置于桅杆(1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子恒刘馨泽胡智焕孙志坚刘笑成韩鹏
申请(专利权)人:海之韵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