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双体无人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081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20
一种多功能的双体无人艇,包括无人艇艇体、浮体和推进装置;无人艇艇体两侧均安装有浮体;浮体尾部安装有推进装置;浮体顶部设有沿着平行于浮体方向设置的第一导轨;第一导轨顶部连接有无人艇艇体;无人艇艇体包括信号控制箱、探测装置和雷达装置;信号控制箱远离推进装置一端固定安装有探测装置,信号控制箱顶部设有沿着平行于信号控制箱方向设置的第二导轨;第二导轨顶部连接有雷达装置;信号控制箱的输入端与探测装置、雷达装置输出端电连接。该多功能的双体无人艇方便安装与拆卸,实现双体无人艇的自主智能化,提高双体无人艇的多功能重叠使用率,做到一船多用,避免资源浪费。费。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的双体无人艇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艇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的双体无人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人类对于水面资源的探索以及各类水上活动逐步增加,然而水面存在各种礁石、漂浮垃圾等障碍物,并且水面上波浪居多,存在水况、风况等各类不利因素,对人工探索与水上活动造成不变,因此水面无人船作为一种能够自主航行并执行各种复杂任务的水面平台应运而生。
[0003]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2038278.4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全天候五体无人艇,包括无人艇本体,所述无人艇本体内部前侧设置有前舱,所述无人艇本体内部后侧设置有后舱,所述无人艇本体上表面后侧设置有尾翼,所述尾翼上表面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下方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方转动设置有探照灯;在无人艇本体的左右两侧设置隔板,隔板通过折叠轴和伸缩杆在无人艇本体的左右两侧进行调节,进而对无人艇本体左右两侧的高度进行调节,当无人艇本体在海上航行时,将无人艇本体左右两侧的隔板通过伸缩杆向上伸长,提高无人艇本体左右两侧的高度,减小无人艇本体在航行时海水进入到无人艇本体的前舱和后舱内部的情况发生。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无人艇搭载设备比较单一,多功能重叠使用设备率比较低,且能够搭载的传感器数量十分有限,导致获得的数据精度很低,难以实现自主智能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的双体无人艇,方便安装与拆卸,搭载各类传感器设备,提高无人艇的自主智能化,提高双体无人艇的多功能重叠使用率,做到一船多用避免资源浪费。
[0006]为了实现上述提高无人艇的自主智能化,提高双体无人艇的多功能重叠使用率,做到一船多用避免资源浪费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7]一种多功能的双体无人艇,包括无人艇艇体、浮体和推进装置;无人艇艇体两侧均安装有浮体;浮体尾部安装有推进装置;浮体顶部设有沿着平行于浮体方向设置的第一导轨;第一导轨顶部连接有无人艇艇体;无人艇艇体包括信号控制箱、探测装置和雷达装置;信号控制箱远离推进装置一端固定安装有探测装置,信号控制箱顶部设有沿着平行于信号控制箱方向设置的第二导轨;第二导轨顶部连接有雷达装置;信号控制箱的输入端与探测装置、雷达装置输出端电连接。
[0008]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双体无人艇使用时,通过设有第一导轨方便无人艇艇体和浮体的安装与拆卸,设有第二导轨方便信号控制箱与雷达装置的安装与拆卸,设置信号控制箱的输入端与探测装置、雷达装置输出端电连接,实现双体无人艇的自主智能化,提高双体无人艇的多功能重叠使用率,做到一船多用,避免资源浪费。
[0009]进一步的,信号控制箱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控制器和信号传输器;控制器、信号传输器均与蓄电池电连接;控制器与信号传输器传输连接。通过设置控制器与信号传输器传输连接,控制器对信号传输器接受到的信号进行归纳和处理,进一步提高双体无人艇的自主智能化程度。
[0010]进一步的,信号控制箱的截面为梯形且两侧向下形成斜坡;信号控制箱斜坡上安装有太阳能充电板;太阳能充电板与蓄电池双向电连接。通过在信号控制箱的斜坡上安装了太阳充电板,太阳能充电板可以吸收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接着讲转换的电能存储在蓄电池的内部,为控制器和信号传输器的运行提供电力,从而实现双体无人艇的节能环保性。
[0011]进一步的,推进装置包括螺旋桨和推进电机;推进电机固定安装在浮体内部;推进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螺旋桨;推进电机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蓄电池提供给推进电机转动电力,推进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螺旋桨转动,从而推动双体无人艇的行进。
[0012]进一步的,浮体顶部设有与推进电机位置相应的检修舱门。打开检修舱门,方便对推进电机进行安装与检修,保证推进装置的工作稳定性,提高双体无人艇的实用性。
[0013]进一步的,雷达装置包括伺服云台和航海雷达;伺服云台固定安装在第二导轨的凹槽内;伺服云台顶面固定安装有航海雷达;航海雷达传输连接信号传输器的输入端。使用时,航海雷达将勘测到的水面障碍物信息传入信号传输器内,并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预先设置的碰壁规则判断航向,实现双体无人艇的避障功能。
[0014]进一步的,探测装置包括摄像头、探照灯、支撑座和连接杆;探照灯通过支撑座与信号控制箱水平固定连接;支撑座上竖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支撑座一端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摄像头与信号传输器传输连接。通过设有摄像头和视觉传感器监控双体无人艇在水面上周围的画面,摄像头将实时拍摄到的水面图片传入到信号传输器内,并传输给控制器,实现双体无人艇的实时监控功能。
[0015]进一步的,信号控制箱靠近推进装置一端固定安装有桅杆;桅杆上安装有沿着桅杆长度方向设置的通信天线。通过设置通信天线与地面平台进行无线通信,提高地面平台与双体无人艇的数据传输与交换效率。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双体无人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 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双体无人艇,通过设有第一导轨方便无人艇艇体和浮体的安装与拆卸,设有第二导轨方便信号控制箱与雷达装置的安装与拆卸,设置信号控制箱的输入端与探测装置、雷达装置输出端电连接,实现双体无人艇的自主智能化,提高双体无人艇的多功能重叠使用率,做到一船多用,避免资源浪费。
[0018]2. 同时,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的双体无人艇,航海雷达将勘测到的水面障碍物信息传入信号传输器内,并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预先设置的碰壁规则判断航向,实现双体无人艇的避障功能。
[0019]3. 同时,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的双体无人艇,通过在信号控制箱的斜坡上安装了太阳充电板,太阳能充电板可以吸收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接着讲转换的电能存储在蓄电池的内部,为控制器和信号传输器的运行提供电力,从而实现双体无人
艇的节能环保性。
[0020]4. 同时,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的双体无人艇,通过设有摄像头和视觉传感器监控双体无人艇在水面上周围的画面,摄像头将实时拍摄到的水面图片传入到信号传输器内,并传输给控制器,实现双体无人艇的实时监控功能。
[0021]5. 同时,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的双体无人艇,通过设置通信天线与地面平台进行无线通信,提高地面平台与双体无人艇的数据传输与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施例1所述一种多功能的双体无人艇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施例1所述探测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实施例1所述信号控制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实施例1所述推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无人艇艇体1、信号控制箱11、蓄电池111、控制器112、信号传输器113、太阳能充电板114、探测装置12、摄像头1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双体无人艇,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艇艇体(1)、浮体(3)和推进装置(4);所述无人艇艇体(1)两侧均安装有浮体(3);所述浮体(3)尾部安装有推进装置(4);所述浮体(3)顶部设有沿着平行于浮体(3)方向设置的第一导轨(2);所述第一导轨(2)顶部连接有无人艇艇体(1);所述无人艇艇体(1)包括信号控制箱(11)、探测装置(12)和雷达装置(13);所述信号控制箱(11)远离推进装置(4)一端固定安装有探测装置(12),所述信号控制箱(11)顶部设有沿着平行于信号控制箱(11)方向设置的第二导轨(5);所述第二导轨(5)顶部连接有雷达装置(13);所述信号控制箱(11)的输入端与探测装置(12)、雷达装置(13)输出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双体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控制箱(11)内部安装有蓄电池(111)、控制器(112)和信号传输器(113);所述控制器(112)、信号传输器(113)均与蓄电池(111)电连接;所述控制器(112)与信号传输器(113)传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双体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控制箱(11)的截面为梯形且两侧向下形成斜坡;所述信号控制箱(11)斜坡上安装有太阳能充电板(114);所述太阳能充电板(114)与蓄电池(111)双向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双体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装置(4)包括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馨泽胡智焕刘笑成孙志坚杨子恒韩鹏
申请(专利权)人:海之韵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