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浮体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629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助浮体连接装置,属于辅助漂浮技术领域,该助浮体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一组平动连接组件,平动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长度可伸缩的伸缩杆;第一连杆的两端和第二连杆的两端均分别与助浮体和被辅助浮体铰接,第二连杆位于第一连杆的下方,四根铰接轴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且四根铰接轴的轴线与一铅锤面的交点构成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伸缩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且伸缩杆的两端分别靠近助浮体和被辅助浮体。该助浮体连接装置在将助浮体连接于被辅助浮体的同时,能够通过机械方式驱动助浮体相对于被辅助浮体在铅垂方向上产生相对运动。相对于被辅助浮体在铅垂方向上产生相对运动。相对于被辅助浮体在铅垂方向上产生相对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助浮体连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辅助漂浮
,尤其涉及一种助浮体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中浮体的姿态、吃水深度和浮游稳定性等浮态参数是工程领域最为关注和需要加以控制的,有时,限于浮体自身外形、尺寸和质量分布等因素,其自然浮态无法达到理想状况,需要通过辅助措施加以调整,助浮体就是此类辅助措施中常用的一种,即通过采用额外的浮体来辅助浮体使其达到理想浮态。
[0003]助浮体的作用通常是利用自身的浮力,协助被辅助的浮体减少吃水深度或获得额外的浮游稳定性;或者是将助浮体用作操作平台,辅助完成被辅助浮体的压载沉放和水底安装作业。在助浮体和被辅助浮体的连接操作过程中,或在助浮体发挥不同作用的各不同工作状态之间的转换过程中,经常需要调整助浮体和被辅助浮体的吃水深度差值,即调整助浮体和被辅助浮体之间在铅垂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传统做法是调整被辅助浮体和助浮体内的压载物重量,从而使被辅助浮体的吃水深度相对于助浮体的吃水深度增加或减小。目前最为常用的压载物是压载水(例如专利CN111252205A公开的浅水自安装平台及安装方法中,采用海水作为辅助浮体的压载物),但即便压载水便于进行增减操作,完成一次浮体调载也往往需要较长时间,且排水时需消耗大量的电能。
[0004]因而,如何高效的实现助浮体与被辅助浮体之间吃水深度差的调整,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项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助浮体与被辅助浮体之间吃水深度差调整时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助浮体连接装置,其在将助浮体连接于被辅助浮体的同时,能够通过机械方式驱动其连接的助浮体相对于被辅助浮体在铅垂方向上产生相对运动,以快速实现助浮体与被辅助浮体之间吃水深度差的调整。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助浮体连接装置,连接于助浮体和被辅助浮体之间,其包括至少一组平动连接组件,平动连接组件包括:
[0007]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助浮体和被辅助浮体铰接,第二连杆的两端也分别与助浮体和被辅助浮体铰接,第二连杆位于第一连杆的下方,助浮体与第一连杆的铰接轴的轴线、助浮体与第二连杆的铰接轴的轴线、被辅助浮体与第一连杆的铰接轴的轴线以及被辅助浮体与第二连杆的铰接轴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四根铰接轴的轴线与一铅锤面的交点构成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
[0008]长度可伸缩的伸缩杆,伸缩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且伸缩杆的两端分别靠近助浮体和被辅助浮体。
[000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平动连接组件还包括:
[0010]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分别固定连接于助浮体和被
辅助浮体,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分别通过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铰接于第一连杆的两端;
[0011]第三铰接座和第四铰接座,第三铰接座和第四铰接座分别固定连接于助浮体和被辅助浮体,第三铰接座和第四铰接座分别通过第三销轴和第四销轴铰接于第二连杆的两端。
[00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助浮体连接装置还包括:
[0013]第一刚体,其固定连接于助浮体,第一铰接座和第三铰接座均通过第一刚体固定连接于助浮体;
[0014]第二刚体,其固定连接于被辅助浮体,第二铰接座和第四铰接座均通过第二刚体固定连接于被辅助浮体。
[00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伸缩杆与第一连杆之间的铰接,与第一连杆与被辅助浮体之间的铰接共用相同的铰接轴,伸缩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铰接,与第二连杆与助浮体之间的铰接共用相同的铰接轴;或者,伸缩杆与第一连杆之间的铰接,与第一连杆与助浮体之间的铰接共用相同的铰接轴,伸缩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铰接,与第二连杆与被辅助浮体之间的铰接共用相同的铰接轴。
[00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杆与伸缩杆铰接的一端呈Y型,以分别铰接于伸缩杆的两侧;第二连杆与伸缩杆铰接的一端呈Y型,以分别铰接于伸缩杆的两侧。
[00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伸缩杆为液压杆。
[00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助浮体连接装置包括多组平动连接组件,多组平动连接组件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于助浮体和被辅助浮体之间;多组平动连接组件中,多根第一连杆与助浮体的铰接轴均共轴线设置,多根第一连杆与被辅助浮体的铰接轴均共轴线设置,多根第二连杆与助浮体的铰接轴均共轴线设置,多根第二连杆与被辅助浮体的铰接轴均共轴线设置。
[00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组平动连接组件的两根第一连杆之间通过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相邻两组平动连接组件的两根第二连杆之间通过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21]1、本技术提供的助浮体连接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助浮体和被辅助浮体铰接,四个铰接轴的轴线与铅锤面的交点构成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进而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铰接的伸缩杆的伸长和缩短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长度和顶角大小,使助浮体和被辅助浮体只能在铅锤面内做相对平动运动,而锁死了其他所有自由度,这样既满足了助浮体与被辅助浮体之间在铅垂方向上相对移位的需要,以实现助浮体与被辅助浮体之间吃水深度差的调整,同时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助浮体和被辅助浮体之间传力的需要,使连接装置的结构得到最大程度地简化;
[0022]2、本技术提供的助浮体连接装置通过机械方式实现助浮体与被辅助浮体之间吃水深度差的调整,调整快捷且能耗小,大幅减少压载物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2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
限定。在附图中:
[0024]图1为本技术助浮体连接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助浮体连接装置第一个实施例中助浮体连接装置与助浮体和被辅助浮体处于连接状态且其连接的助浮体和被辅助浮体吃水深度接近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助浮体连接装置第一个实施例中助浮体连接装置与助浮体和被辅助浮体处于连接状态且其连接的助浮体的吃水深度显著小于被辅助浮体吃水深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助浮体连接装置第一个实施例中助浮体连接装置与助浮体和被辅助浮体处于连接状态且其连接的助浮体的吃水深度显著大于被辅助浮体吃水深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助浮体连接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助浮体连接装置第三个实施例中的立体图;
[0030]图7为本技术助浮体连接装置第三个实施例中助浮体连接装置与助浮体和被辅助浮体处于连接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本技术助浮体连接装置第四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0032]图9为本技术助浮体连接装置第四个实施例中助浮体连接装置与助浮体和被辅助浮体处于连接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助浮体连接装置,连接于助浮体和被辅助浮体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平动连接组件,所述平动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助浮体和所述被辅助浮体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也分别与所述助浮体和所述被辅助浮体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下方,所述助浮体与所述第一连杆的铰接轴的轴线、所述助浮体与所述第二连杆的铰接轴的轴线、所述被辅助浮体与所述第一连杆的铰接轴的轴线以及所述被辅助浮体与所述第二连杆的铰接轴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四根所述铰接轴的轴线与一铅锤面的交点构成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长度可伸缩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且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靠近所述助浮体和所述被辅助浮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浮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动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和所述第二铰接座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助浮体和所述被辅助浮体,所述第一铰接座和所述第二铰接座分别通过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第三铰接座和第四铰接座,所述第三铰接座和所述第四铰接座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助浮体和所述被辅助浮体,所述第三铰接座和所述第四铰接座分别通过第三销轴和第四销轴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浮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浮体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一刚体,其固定连接于所述助浮体,所述第一铰接座和所述第三铰接座均通过所述第一刚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助浮体;第二刚体,其固定连接于所述被辅助浮体,所述第二铰接座和所述第四铰接座均通过所述第二刚体固定连接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增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