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喷墨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6445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工位喷墨打印机,包括机架、打印机构和传送机构,所述机架上设有X轴横梁,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设在X轴横梁下方的传送Y轴滑轨、设于传送Y轴滑轨上的放料平台和驱动放料平台沿Y轴方向移动的Y轴驱动组件,所述传送Y轴滑轨的两端分别设有上下料工位和打印工位,X轴横梁设于上下料工位和打印工位之间,所述打印机构设在X轴横梁面向打印工位的一侧,所述X轴横梁上设有驱动打印机构沿X轴方向移动的X轴驱动组件,所述放料平台的上表面设有两个沿X轴方向并排设置的产品摆放位,所述X轴横梁面向上下料工位的一侧设有对产品进行定位的上料检测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打印机结构,减少了打印机的整体体积,提高了打印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工位喷墨打印机


[0001]本技术涉及打印机
,具体涉及一种双工位喷墨打印机。

技术介绍

[0002]喷墨打印技术是指通过喷头将墨滴喷射于待打印对像上得到打印图像或文字的技术。该技术为非接触打印,具有打印速度快,污染小,能适应多种待打印对象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工业应用领域。现有的喷墨打印机结构复杂,导致设备整体体积庞大,占用生产空间过多,而且通用性较差,使得企业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双工位喷墨打印机,其能简化喷墨打印机结构,使设备结构更紧凑,占用生产空间更小,而且通用性更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双工位喷墨打印机,包括机架、打印机构和传送机构,所述机架上设有X轴横梁,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设在X轴横梁下方的传送Y轴滑轨、设于传送Y轴滑轨上的放料平台和驱动放料平台沿Y轴方向移动的Y轴驱动组件,所述传送Y轴滑轨的两端分别设有上下料工位和打印工位,所述Y轴驱动组件驱动放料平台在上下料工位和打印工位之间来回移动,X轴横梁设于上下料工位和打印工位之间,所述打印机构设在X轴横梁面向打印工位的一侧,所述X轴横梁上设有驱动打印机构沿X轴方向移动的X轴驱动组件,所述放料平台的上表面设有两个沿X轴方向并排设置的产品摆放位,所述X轴横梁面向上下料工位的一侧设有对产品进行定位的上料检测机构。本技术通过将X轴横梁设于上下料工位和打印工位之间,从而可将打印机构和上料检测机构设于X轴横梁上,不占用机架外部的空间,从而简化了打印机结构;以及通过设置对产品进行定位的上料检测机构,从而可通过X轴驱动组件和Y轴驱动组件的配合实现对放料平台上的产品进行高精度打印,提高打印质量。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打印机构包括喷头座、设于喷头座下端的喷头、设于喷头座上侧的墨盒、设于喷头一侧的固化灯和驱动喷头上下活动的打印升降驱动组件,所述打印升降驱动组件设于X轴横梁上,并可沿X轴方向移动。通过将固化灯和喷头设于喷头座上,从而可直接通过固化灯对打印完成的产品进化固化,提高打印机的工作效率。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料检测机构包括与两个产品摆放位分别对应的两组CCD检测组件,两组件所述CCD检测组件均包括有检测安装座和设于检测安装座上的CCD相机,所述CCD相机的下侧设有CCD光源,所述X轴横梁上设有驱动检测安装座沿X轴方向移动的检测直线电机。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放料平台的两个产品摆放位的周侧均设有产品夹持组件,所述产品夹持组件包括长边夹持组件和短边夹持组件,所述长边夹持组件包括长边压板和控制长边压板上下活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短边夹持组件包括短边压板和控制短边压板上下活动的第二气缸。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放料平台设有控制长边夹持组件活动的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座、控制第一调节座沿X轴方向移动的第一调节丝杆和控制第一调节丝杆转动的第一调节电机,所述放料平台上设有调节X轴滑轨,所述第一调节座与调节X轴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设于第一调节座上,并可随第一调节座活动。通过设置第一调节组件,从而可根据需要调节长边压板的位置,适应不同宽度的产品的打印。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动杆向上伸出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长边压板通过第一支撑杆与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放料平台上设有与第一支撑杆对应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沿X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撑杆穿过第一导向槽向上伸出与长边压板连接。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放料平台设有控制短边夹持组件活动的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调节座、控制第二调节座沿Y轴方向移动的第二调节丝杆和控制第二调节丝杆转动的第二调节电机,所述放料平台上设有调节Y轴滑轨,所述第二调节座与调节Y轴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设于第二调节座上,并可随第二调节座活动。通过设置第二调节组件,从而可根据需要调节短边压板的位置,适应不同长度的产品的打印。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动杆向上伸出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短边压板通过第二支撑杆与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放料平台上设有与第二支撑杆对应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沿Y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撑杆穿过第二导向槽向上伸出与短边压板连接。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打印工位的一侧设有抽风机构。通过设置抽风机构,从而可在打印过程中将灰尘或油雾清除,提高打印质量及工作环境的洁净度。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打印工位的另一侧设有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清洗座和控制清洗座沿Y轴活动的清洗驱动电机,所述清洗座的上端设有清洗平台,所述清洗平台上设有清洗头。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通过将X轴横梁设于上下料工位和打印工位之间,从而可将打印机构和上料检测机构设于X轴横梁上,不占用机架外部的空间,从而简化了打印机结构;通过设置对产品进行定位的上料检测机构,从而可通过X轴驱动组件和Y轴驱动组件的配合实现对放料平台上的产品进行高精度打印,提高打印质量;以及通过设置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从而可根据需要调节长边压板和短边压板的位置,适应不同型号产品的打印,提高打印机的通用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通过在放料平台的上表面设置两个沿X轴方向并排设置的产品摆放位,从而一次可进行两个产品的打印工作,实现双工位打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0016]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传送机构组装结构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放料平台结构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放料平台内部结构图;
[0021]图5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打印机构结构图;
[0022]图6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上料检测机构结构图;
[0023]图7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清洗机构结构图。
[0024]附图标识说明:
[0025]10、机架
ꢀꢀ
11、X轴横梁
ꢀꢀ
20、打印机构
ꢀꢀ
22、喷头
ꢀꢀ
23、墨盒
ꢀꢀ
25、固化灯
ꢀꢀ
30、传送机构
ꢀꢀ
31、传送Y轴滑轨
ꢀꢀ
32、放料平台
ꢀꢀ
33、产品摆放位
ꢀꢀ
331、第一导向槽
ꢀꢀ
332、第二导向槽
ꢀꢀ
34、长边夹持组件
ꢀꢀ
341、长边压板
ꢀꢀ
342、第一气缸 3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位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打印机构和传送机构,所述机架上设有X轴横梁,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设在X轴横梁下方的传送Y轴滑轨、设于传送Y轴滑轨上的放料平台和驱动放料平台沿Y轴方向移动的Y轴驱动组件;所述传送Y轴滑轨的两端分别设有上下料工位和打印工位,所述Y轴驱动组件驱动放料平台在上下料工位和打印工位之间来回移动,X轴横梁设于上下料工位和打印工位之间;所述打印机构设在X轴横梁面向打印工位的一侧,所述X轴横梁上设有驱动打印机构沿X轴方向移动的X轴驱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横梁面向上下料工位的一侧设有对产品进行定位的上料检测机构,所述放料平台的上表面设有两个沿X轴方向并排设置的产品摆放位,所述上料检测机构包括与两个产品摆放位分别对应的两组CCD检测组件,两组件所述CCD检测组件均包括有检测安装座和设于检测安装座上的CCD相机,所述CCD相机的下侧设有CCD光源,所述X轴横梁上设有驱动检测安装座沿X轴方向移动的检测直线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构包括喷头座、设于喷头座下端的喷头、设于喷头座上侧的墨盒、设于喷头一侧的固化灯和驱动喷头上下活动的打印升降驱动组件,所述打印升降驱动组件设于X轴横梁上,并可沿X轴方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工位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平台的两个产品摆放位的周侧均设有产品夹持组件,所述产品夹持组件包括长边夹持组件和短边夹持组件,所述长边夹持组件包括长边压板和控制长边压板上下活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短边夹持组件包括短边压板和控制短边压板上下活动的第二气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工位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华晏鹏詹登星伍文龙刘永兴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安动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