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氨气分离润滑油的简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602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分离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吸附氨气分离润滑油的简便装置,包括容器和管道组件,容器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容器内分为第一隔区和第二隔区,第一隔区的底部连通第二隔区的底部,第一隔区的顶部设有封板;管道组件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第一管道一端与氨制冷系统的排空气管连接,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通第一隔区,第二管道一端连通第二隔区用于排水,且第二管道连通位置高于第一隔板的底部,第三管道连通第一隔区用于接来水。通过本装置氨气可以充分被水吸收反应,同时可以防止倒吸,再者润滑油密度小上浮在水面,通过第一隔板的阻隔,可以分离氨气和润滑油,本装置简便可靠、高效且节省人力。高效且节省人力。高效且节省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附氨气分离润滑油的简便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分离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吸附氨气分离润滑油的简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氨制冷系统检修和维护保养过程中,维保人员经常要对氨系统的设备进行排空氨气和排放润滑油工作。在排空和排放过程中,通常需要两个操作人员,比较耗费人力,一个操作人员用水桶装水溶解氨气,另一个操作人员负责控制排空阀。
[0003]氨气在排空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先加水到水桶中,再把排氨管伸入水中,排氨管伸入水中比较难以控制合适的深度,如果排氨管浸泡过深,氨气则不容易排出,浸泡过浅,氨气则容易外漏到大气,造成环境污染或伤人;另外,在排氨过程中,气体中混有润滑油,如果不能分离润滑油,会造成氨水和润滑油混合排放,增加污水处理的负荷;最后,由于氨气的水溶性强,如果人工操作排氨管浸泡在水桶内反应不及时,则容易造成水倒流入氨系统内,影响氨系统设备制冷效果。
[0004]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氨制冷系统分离氨气与润滑油不简便和不高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附氨气分离润滑油的简便装置,分离氨气和润滑油简便可靠、高效且节省人力。
[0006]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吸附氨气分离润滑油的简便装置,包括容器和管道组件,所述容器内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容器内分为第一隔区和第二隔区,所述第一隔区的底部连通第二隔区的底部,所述第一隔区的顶部设有封板,所述管道组件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一端与氨制冷系统的排空气管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隔区,所述第二管道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隔区用于排水,且所述第二管道连通位置高于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所述第三管道连通所述第一隔区用于接来水。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隔区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第二隔区分为第三隔区和第四隔区,所述第二隔板的底部与所述容器底壁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所述第三隔区顶部连通所述第四隔区的顶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隔区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将所述第四隔区分为第五隔区和第六隔区,所述第三隔板顶部与所述容器的顶部平齐,所述第三隔板的底部低于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部,所述第五隔区的底部连通所述第六隔区的底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喷水孔,所述喷水孔设有若干个。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设在容器的顶部,所述第一管道的出口位置高于所述第三管道的连通位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容器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排水阀。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六隔区,所述第二管道的出口位置高于所述第三隔板的底部。
[0014]进一步地,所述容器为箱体。
[0015]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喷水孔绕所述第三管道的轴线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三管道的周身,组成喷水环,所述喷水环沿所述第三管道轴线均匀设置。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道的管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管道的管径,所述第一管道的管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管道的管径。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第一管道一端与氨制冷系统的排空气管连接,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通第一隔区,第二管道一端连通第二隔区用于排水,且第二管道连通位置高于第一隔板的底部,第三管道连通第一隔区用于接来水;其中,先在容器内加注水,使水位高于第一隔板的底部且第二管道有水排出,之后氨气从第一管道进入第一隔区,第三管道接自来水,在自来水的淋浴下,实现氨气和自来水的充分融合,排出来的气体混合有润滑油,润滑油由于密度小于水,会上浮在水面上,在第一隔板的阻隔作用下,实现氨水混合物与润滑油的分离。本装置通过第一管道排放氨气和润滑油,第一管道的出口不与第一隔区里的水面直接接触,水不会倒吸进制氨系统;同时,经过第一隔板的阻隔作用,可以实现氨气和润滑油的分离,简便可靠、高效且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
容器;11

第一隔区;12

第二隔区;13

第三隔区;14

第四隔区;15

第五隔区;16

第六隔区;17

封板;2

管道组件;21

第一管道;22

第二管道;23

第三管道;3

第一隔板;4

第二隔板;5

第三隔板;6

排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附图中各处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0025]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0026]参照图1,一种吸附氨气分离润滑油的简便装置,包括容器1和管道组件2,所述容器1内设有第一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3将所述容器1内分为第一隔区11和第二隔区12,所述
第一隔区11的底部连通第二隔区12的底部,所述第一隔区11的顶部设有封板17,所述管道组件2包括第一管道21、第二管道22和第三管道23,所述第一管道21一端与氨制冷系统的排空气管连接,所述第一管道21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隔区11,所述第二管道22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隔区12用于排水,且所述第二管道22连通位置高于所述第一隔板3的底部,所述第三管道23连通所述第一隔区11用于接来水。
[0027]参照图2,优选的,所述第二隔区12设有第二隔板4,所述第二隔板4将所述第二隔区12分为第三隔区13和第四隔区14,所述第二隔板4的底部与所述容器1底壁连接,所述第二隔板4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一隔板3的底部,所述第三隔区13顶部连通所述第四隔区14的顶部。
[0028]参照图3,优选的,所述第四隔区14设有第三隔板5,所述第三隔板5将所述第四隔区14分为第五隔区15和第六隔区16,所述第三隔板5顶部与所述容器1的顶部平齐,所述第三隔板5的底部低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附氨气分离润滑油的简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和管道组件,所述容器内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容器内分为第一隔区和第二隔区,所述第一隔区的底部连通第二隔区的底部,所述第一隔区的顶部设有封板,所述管道组件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一端与氨制冷系统的排空气管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隔区,所述第二管道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隔区用于排水,且所述第二管道连通位置高于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所述第三管道连通所述第一隔区用于接来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氨气分离润滑油的简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区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第二隔区分为第三隔区和第四隔区,所述第二隔板的底部与所述容器底壁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所述第三隔区顶部连通所述第四隔区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氨气分离润滑油的简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隔区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将所述第四隔区分为第五隔区和第六隔区,所述第三隔板顶部与所述容器的顶部平齐,所述第三隔板的底部低于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部,所述第五隔区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元增唐思明林浩华梁栋青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南沙珠江啤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