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融电石显热回收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5836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熔融电石显热回收利用系统,其包括隧道窑、运料车、锅炉、液泵、汽包、螺杆膨胀机和冷凝器,熔融电石与风道内的气体发生热量交换,风口内的气体经过换热后单向流入锅炉内部,并与锅炉内部设置的省煤器、蒸发器和过热器接触,汽包的顶部与过热器的进汽口连通,汽包的底部与蒸发器的进液口连通,蒸发器的出液口还与汽包连通,冷凝器与螺杆膨胀机和液泵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运料车在穿过隧道窑时,与隧道窑内的单向流动气体发生热量交换,加热后的气体流入锅炉内,并对锅炉内的过热器、蒸发器和省煤器依次加热,从而将液体加热为高温高压蒸汽,进而对螺杆膨胀机做功,实现蒸汽发电的目的,实现了对熔融电石热量的有效回收。实现了对熔融电石热量的有效回收。实现了对熔融电石热量的有效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熔融电石显热回收利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量回收利用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熔融电石显热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碳化钙(CaC2)俗称电石,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是乙炔化工的重要原料,由电石制取的乙炔广泛应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电石工业品呈灰色、黄褐色或黑色,含碳化钙较高的呈紫色。其新创断面有光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呈灰色或灰白色。能导电,纯度越高,导电性越好。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加水分解成乙炔和氢氧化钙,与氮气作用生成氰氨化钙。
[0003]电石生成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法,一般多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经过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电炉上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开放或密闭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反应生成电石,电石以熔融状态从出炉口排出,熔融电石流到冷却小车上的电石锅内,转运至冷却厂房自然降温,熔融电石排出时温度1600

1800℃,在电石锅内降温至700

800℃凝固后倒出堆放,继续降温至300℃,进行装车外运或破碎储存。
[0004]熔融电石具有粘性大、流动性差、比热大、热传导不畅、遇水易爆炸、与氮气反应、与水份易粉化降低品质等问题,所以熔融电石热量难以实现有效回收利用,目前的一些回收的熔融电石的显热回收利用技术,例如公开号为CN11365436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工质吸热回收出炉液态电石热量的系统及方法,通过将热排管固定于烟罩内壁,并且热排管两端分别通过出口管、热侧出口管与换热用热设备的热流体进/出口连通,并且流体输送装置安装于热侧出口管的管路上,工质在热排管中吸收电石流体的辐射热升至高温,在换热设备中向被加热物料放出热量,至此液态电石的热量被回收利用。
[0005]然而,上述的专利中的烟罩不能充分地回收利用熔融电石的热量,造成熔融电石热量较大的损失。
[0006]再如公开号为CN10803666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熔融电石热量回收系统及方法,包括电石炉、密封罐、以及在密封罐内的平行设置的至少两个滚筒换热器,密封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与电石炉的出料口连通,每个滚筒换热器中心均设置有轴向的通孔,通孔内固定设有轴承空管,导流槽连接在密封罐的下部;循环换热系统,包括蒸汽发生器以及第一换热管道,第一换热管道的两端分别与蒸汽发生器的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连通,第一换热管道与轴承空管相连通以形成闭合的循环回路,第一换热管道内盛装有液态金属。本专利技术能够将熔融态电石的热量快速且高效的充分回收,同时便于收集冷却后的电石料。
[0007]上述专利中的滚筒换热器在换热过程中,可以做到回收熔融电石大部分的热量,然而熔融电石会部分粘连在滚筒换热器的内部,会损耗一部分质量的熔融电石,甚至会造成熔融电石堵塞在滚筒换热器内部。
[0008]有鉴于此,需要一种熔融电石热量回收装置,在不丢失熔融电石质量的前提下,还能够充分的利用熔融电石的热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熔融电石显热回收利用系统,以解决现有熔融电石热量回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实现既不丢失熔融电石质量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回收利用熔融电石的热量。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熔融电石显热回收利用系统,其中,包括:隧道窑,具有风道和与所述风道连通的风口;用于运送熔融电石的运料车,其运输时穿过所述隧道窑,进而所述熔融电石与所述风道内的气体发生热量交换;锅炉,与所述风口连通,且所述风口内的所述气体经过换热后单向流入所述锅炉内部,并与所述锅炉内部设置的省煤器、蒸发器和过热器接触;液泵,与所述省煤器的进液口连通,并向所述省煤器提供冷凝液体;汽包,与所述省煤器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汽包的顶部与所述过热器的进汽口连通,所述汽包的底部与所述蒸发器的进液口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出液口还与所述汽包连通;螺杆膨胀机,与所述过热器的出汽口连通;冷凝器,分别与所述螺杆膨胀机和所述液泵连通。
[0011]上述的熔融电石显热回收利用系统,其中,还包括送风系统,用于控制流经所述风道和所述锅炉的所述气体单向流动。
[0012]上述的熔融电石显热回收利用系统,其中,所述送风系统包括引风机和送风机,所述引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锅炉的顶部连通,所述引风机的送风口与所述送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所述送风机的送风口与所述风道连通。
[0013]上述的熔融电石显热回收利用系统,其中,所述送风系统还包括窑头风幕风机,所述窑头风幕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锅炉底部的侧壁连通,所述隧道窑的窑头处设置有窑头风幕,所述窑头风幕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窑头风幕连通。
[0014]上述的熔融电石显热回收利用系统,其中,所述送风系统还包括窑尾风幕风机,所述窑尾风幕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引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隧道窑的窑尾处设置有窑尾风幕,所述窑尾风幕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窑尾风幕连通。
[0015]上述的熔融电石显热回收利用系统,其中,所述运料车沿着所述窑头至所述窑尾的方向运输,所述风道内的所述气体的流向与所述运料车的运输方向相反。
[0016]上述的熔融电石显热回收利用系统,其中,所述运料车与所述熔融电石接触的部分设置有隔热层。
[0017]上述的熔融电石显热回收利用系统,其中,所述窑头处还设置有电动隔热门。
[0018]上述的熔融电石显热回收利用系统,其中,所述过热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省煤器由下而上依次布置在所述锅炉内,换热后的所述气体依次与所述过热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省煤器接触。
[001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运料车在穿过隧道窑时,与隧道窑内的单向流动气体发生热量交换,加
热后的气体流入锅炉内,并对锅炉内的过热器、蒸发器和省煤器依次加热,从而将液体加热为高温高压蒸汽,进而对螺杆膨胀机做功,实现蒸汽发电的目的,实现了对熔融电石热量的有效回收。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熔融电石显热回收利用系统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熔融电石显热回收利用系统中的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0021]图中:1、隧道窑;11、风道;12、风口;2、运料车;21、隔热层;22、风孔;3、锅炉;31、省煤器;32、蒸发器;33、过热器;4、液泵;5、汽包;6、螺杆膨胀机;7、冷凝器;81、引风机;82、窑头风幕风机;83、窑尾风幕风机;84、送风机;91、窑头风幕;92、窑尾风幕;93、电动隔热门;1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熔融电石显热回收利用系统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熔融电石显热回收利用系统中的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如图1所示,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熔融电石显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窑,具有风道和与所述风道连通的风口;用于运送熔融电石的运料车,其运输时穿过所述隧道窑,进而所述熔融电石与所述风道内的气体发生热量交换;锅炉,与所述风口连通,且所述风口内的所述气体经过换热后单向流入所述锅炉内部,并与所述锅炉内部设置的省煤器、蒸发器和过热器接触;液泵,与所述省煤器的进液口连通,并向所述省煤器提供冷凝液体;汽包,与所述省煤器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汽包的顶部与所述过热器的进汽口连通,所述汽包的底部与所述蒸发器的进液口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出液口还与所述汽包连通;螺杆膨胀机,与所述过热器的出汽口连通;冷凝器,分别与所述螺杆膨胀机和所述液泵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电石显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风系统,用于控制流经所述风道和所述锅炉的所述气体单向流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融电石显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系统包括引风机和送风机,所述引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锅炉的顶部连通,所述引风机的送风口与所述送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所述送风机的送风口与所述风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熔融电石显热回收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毛张电子李本斌张昌会赵铎田言峰刘水侠宋铭铭穆倩楠钟儒学李增光姚鑫李晓叶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神马减碳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