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性条件自稳定钻井液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5836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酸性条件自稳定钻井液体系,所述钻井液体系为:水、钠基累托石、磺化褐煤SMC和羟丙基淀粉醚HPS组成;或水、钠基累托石、钠羧甲基纤维素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酸性条件自稳定钻井液体系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质岩心钻探
,具体涉及一种酸性条件自稳定钻井液体系。

技术介绍

[0002]钻井液pH值过高或过低,都将对钻井液性能及井壁稳定产生不利影响,一般要求pH值控制在8.5~10的范围。pH值过高易造成有机处理剂水解断键失效、促进沉积岩地层黏土矿物水化,诱发井壁失稳等问题,pH值过低会带来钻井液失水量明显增大、黏度急剧变化、胶体率显著降低等诸多问题。钻井液遇到硫化氢、石膏、腐殖酸等因素,或因阳离子增加通过交换吸附而置换出黏土中吸附的H
+
,都会带来pH值的快速下降。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pH值下降的影响因素、影响结果和调节方法等方面,处理办法体现的是一种“被动防御”思路,即不断往钻井液中添加缓冲或pH调节材料,应用最广泛的是适时补充NaOH,这种处理方式往往会增加钻井液现场维护的难度。现有经验表明,向钻井液中补充NaOH能快速提高pH值,但呈“易升易降”显著特点,钻井液性能指标恶化明显。此外,泥岩在NaOH作用下会加速水化,井壁稳定性变差,钻孔裸露孔段越长影响越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酸性条件自稳定钻井液体系,不仅便于现场钻井液应用、管理与维护,也能避免添加NaOH、强碱弱酸盐等方式大幅改变钻井液性能和弱化井壁稳定性等副作用。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酸性条件自稳定钻井液体系,所述钻井液体系为:水、钠基累托石、磺化褐煤SMC和羟丙基淀粉醚HPS组成;或水、钠基累托石、钠羧甲基纤维素Na

CMC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组成。
[0005]进一步地,所述的钠基累托石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5%。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磺化褐煤SMC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3%,羟丙基淀粉醚HPS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2~0.4%。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钠羧甲基纤维素Na

CMC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0.3%,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1~0.03%。
[0008]进一步地,所述酸性条件自稳定钻井液体系进一步为细分散钻井液体系:水+4%钠基累托石+2%磺化褐煤SMC+0.3%羟丙基淀粉醚HPS。
[0009]进一步地,所述酸性条件自稳定钻井液体系进一步为不分散钻进液体系:水+3%钠基累托石+0.2%钠羧甲基纤维素Na

CMC+0.02%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
[001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复配优化构建了一种酸性条件自稳定钻井液体系,从传统添加NaOH、强碱弱酸盐等保持较高pH值“被动防御”方式转变为自身具备强抗酸侵能力“主动适应”方式,既能在较高pH值碱性条件下正常发挥作用,也能在较低pH值酸性条件下正常发挥作用,其以钠基累托石、磺化褐煤SMC、羟丙基淀粉醚HPS、钠羧甲基纤维素Na

CMC、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分别作为抗酸侵基础造浆材料、不增黏降滤失剂、增黏降滤
失剂、絮凝剂使用,该原料常用易得、加量少、成本低。构建的钻井液体系能够主动适应酸性环境,具备强抗酸侵的能力,在pH=5的酸性条件下,其性能指标维持稳定。本专利技术为酸性地层钻进提供了新的钻井液技术方案,方便了钻井液现场应用、管理和性能维护,同时对维持井壁稳定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基础造浆材料浆液胶体率变化规律图。
[0012]图2为基础造浆材料浆液加酸/碱24h胶体照片。
[0013]图3为不增黏降滤失剂浆液加酸24h照片。
[0014]图4为增黏降滤失剂浆液加酸24h照片。
[0015]图5为絮凝剂浆液加酸24小时照片。
[0016]图6为酸性条件自稳定钻井液体系加酸前后滤液对比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实施例1:一种分散钻井液体系为:水+4%钠基累托石+2%磺化褐煤SMC+0.3%羟丙基淀粉醚HPS。实施例2:一种分散钻井液体系为:水+2%钠基累托石+1%磺化褐煤SMC+0.2%羟丙基淀粉醚HPS。实施例3:一种分散钻井液体系为:水+5%钠基累托石+3%磺化褐煤SMC+0.4%羟丙基淀粉醚HPS。实施例4:一种不分散钻进液体系为:水+3%钠基累托石+0.2%钠羧甲基纤维素Na

CMC+0.02%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
[0018]实施例5:一种不分散钻进液体系为:水+5%钠基累托石+0.1%钠羧甲基纤维素Na

CMC+0.03%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
[0019]实施例6:一种不分散钻进液体系为:水+2%钠基累托石+0.3%钠羧甲基纤维素Na

CMC+0.01%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
[0020]以下通过实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1实验器材和方法
[0022]1.1实验器材
[0023]⑴
实验设备:ZNN

D12S智能数显十二速旋转黏度计、SD6B中压失水仪、pH计、EP

C极压润滑仪、HS

17磁力搅拌器、DQJ型低速强力搅拌机、苏氏漏斗黏度计、滴管。
[0024]⑵
实验试剂:质量分数30%的盐酸、质量分数30%的NaOH碱溶液、膨润土A、膨润土B、钠基累托石、磺化褐煤SMC、腐殖酸钾KHm、磺化酚醛树脂SMP、磺化沥青SAS、SM植物胶、韦兰胶、羟丙基淀粉醚HPS、钠羧甲基纤维素Na

CMC、黄原胶、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

3、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HP、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DA

3、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
[0025]1.2实验方法
[0026]钻井液按照实验配方配制好后,静置24小时,使其充分水化。在搅拌的条件下,用滴管向钻井液中滴加稀盐酸模拟酸侵,滴加过程中用pH计来判断钻井液pH值的变化情况。滴加至钻井液的pH值为5时,测试钻井液的各项性能指标,依此来评价钻井液的抗酸侵能力。
[0027]2抗酸侵材料实验
[0028]2.1基础造浆材料
[0029]选取4%加量的膨润土A、膨润土B、钠基累托石基浆各110mL,分别滴加盐酸(或NaOH碱溶液)到设定的pH值,倒100mL入量筒观察胶体率。相关浆液编号、盐酸和NaOH碱溶液滴加量、pH值等数据见表1,基浆胶体率变化规律见图1,基浆加酸/碱24h胶体照片见图2。
[0030]表1加酸/碱后钻井液基浆pH值变化情况
[0031][0032]备注:50滴为2.559mL,平均约0.0512mL/滴
[0033]由表1可知,使基浆pH=5时,钠基累托石所需盐酸量明显低于其它两种膨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性条件自稳定钻井液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井液体系为:水、钠基累托石、磺化褐煤SMC和羟丙基淀粉醚HPS组成;或水、钠基累托石、钠羧甲基纤维素Na

CMC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性条件自稳定钻井液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钠基累托石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酸性条件自稳定钻井液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磺化褐煤SMC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3%,羟丙基淀粉醚HPS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2~0.4%。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酸性条件自稳定钻井液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钠羧甲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祥韩庆欧涛张建东许非周小龙尚杨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零三地质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