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电池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5835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5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组、电池及用电设备,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电池组包括沿第一方向堆叠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单体和两个第二电池单体,每个第一电池单体位于两个第二电池单体之间,第二电池单体固定于相邻的第一电池单体;沿第二方向,第一电池单体的至少一端超出第二电池单体,第一方向垂直第二方向。第一电池单体超出第二电池单体的部分可以为夹持电池组放入箱体内的夹持机构提供夹持部,可以不设置端板和侧板,夹持机构可以夹持于第一电池单体超出第二电池单体的部分以将电池组放入箱体内,没有端板和侧板占用箱体的内部空间,箱体的内部空间能够充分用于容纳电池单体,有利于提高具备该电池组的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提高电池组的成组效率。和提高电池组的成组效率。和提高电池组的成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组、电池及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组、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交通工具、电动工具、无人机、储能设备等领域。随着电池商业化的发展,市场对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成为储能
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组、电池及用电设备,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组,包括沿第一方向堆叠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单体和两个第二电池单体,每个所述第一电池单体位于两个所述第二电池单体之间,所述第二电池单体固定于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池单体;其中,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至少一端超出所述第二电池单体,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方向。
[0005]上述技术方案中,沿第一方向,每个第一电池单体位于两个第二电池单体之间,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第一电池单体的至少一端超出第二电池单体,第一电池单体超出第二电池单体的部分可以为夹持电池组放入箱体内的夹持机构提供夹持部,可以不需要设置端板和侧板,夹持机构可以夹持于第一电池单体超出第二电池单体的部分以将电池组放入箱体内,没有端板和侧板占用箱体的内部空间,使得箱体的内部空间能够充分用于容纳电池单体,有利于提高具备该电池组的电池的能量密度。且不需要在电池组的端部设置端板和在电池组的侧部设置侧板,能够提高电池组的成组效率和提高具备该电池组的电池的组装效率,以及降低电池组和具备该电池组的电池的制造成本。此外,由于夹持机构夹持于第二电池单体相邻的第一电池单体,第二电池单体不受夹持力,第二电池单体固定于相邻的第一电池单体,则第二电池单体可以不需要外力作用即与第一电池单体一起进入箱体,使得电池组入箱更为方便,且能够提高电池组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0006]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两端均超出所述第二电池单体。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沿第二方向,第一电池单体的两端均超出第二电池单体,则与第二电池单体相邻的第一电池单体沿第二方向的两端均能够供夹持机构夹持,有利于夹持机构稳定夹持电池组,从而将电池组安全稳定地放入箱体内。
[0008]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池单体在垂直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电池单体在垂直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内。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电池单体在垂直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位于第一电池单体在垂直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内,则第二电池单体在垂直第一方向的任意方向上的尺寸均不会超过第一电池单体,能够降低因第二电池单体尺寸较大而干扰夹持机构夹持电池
组的风险。
[0010]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池单体和所述第一电池单体之间。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件连接于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之间,不仅能够固定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方便电池组入箱,还能够使得电池组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小电池组在第一方向以外的其他方向上占用的空间。
[0012]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缓冲层、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一电池单体和所述第一缓冲层通过所述第一粘接层粘接,所述第二电池单体与所述第一缓冲层通过所述第二粘接层粘接。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连接件的第一粘接层将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一缓冲层粘接,通过第二粘接层将第二电池单体和第一缓冲层粘接,从而实现第二电池单体固定与第一电池单体,固定方式简单、可靠。且第一缓冲层还能在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之间起到缓冲作用,吸收外部冲击的能量,降低外力损坏电池组的风险。
[0014]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池单体在垂直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二粘接层在垂直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电池单体在垂直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覆盖第二粘接层在垂直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则第二粘接层没有延伸出第二电池单体和第一电池单体之间,既能避免第二粘接层材料浪费,也能避免第二粘接层影响夹持机构夹持第一电池单体超出第二电池单体的部分。
[0016]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还包括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二电池单体和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池单体之间设置所述第一缓冲层。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之间设置第一缓冲层,第一缓冲层能在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之间起到缓冲作用,吸收外部冲击的能量,降低外力损坏电池组的风险。
[0018]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层沿所述第一电池单体超出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的方向超出所述第二电池单体。
[0019]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缓冲层沿第一电池单体超出第二电池单体的方向超出第二电池单体,则夹持机构可以作用于第一缓冲层而间接对第一电池单体施加夹持力,从而降低夹持机构损坏第一电池单体的风险。
[0020]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电池单体具有面向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缓冲层完全覆盖所述第一表面。
[0021]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缓冲层完全覆盖第一电池单体面向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一表面,夹持机构可以夹持第一电池单体超出第二电池单体的部分的任意位置对应的第一缓冲层,对夹持机构相对第一电池单体的夹持定位的精度要求较低,能够提高效率和夹持成功率,第一缓冲层还能降低夹持机构损坏第一电池单体的风险。
[0022]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还包括第二缓冲层,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池单体之间设置所述第二缓冲层。
[0023]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的第一电池单体之间设置第二缓冲层,第二缓冲层能在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池单体之间起到缓冲作用,吸收外部冲击的能量,能够降低到外力对电池
组的损害。
[0024]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缓冲层沿所述第一方向X的两侧设置有第三粘接层和第四粘接层,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池单体中的一者通过所述第三粘接层与所述第二缓冲层粘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池单体中的另一者通过所述第四粘接层与所述第二缓冲层粘接。
[0025]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三粘接层和第四粘接层的设置能够使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池单体保持稳定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提高电池组结构的稳定性,降低在夹持机构夹持电池组的过程中第一电池单体掉落的风险。
[0026]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池单体背离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一侧设有绝缘层。
[0027]上述技术方案中,绝缘件设置在第二电池单体背离第一电池单体的一侧,则能够降低电池组漏电和短路的风险,从而提高电池组的安全性能。
[00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20),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方向(X)堆叠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单体(21)和两个第二电池单体(22),每个所述第一电池单体(21)位于两个所述第二电池单体(22)之间,所述第二电池单体(22)固定于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池单体(21);其中,沿第二方向(Y),所述第一电池单体(21)的至少一端超出所述第二电池单体(22),所述第一方向(X)垂直所述第二方向(Y)。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20),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Y),所述第一电池单体(21)的两端均超出所述第二电池单体(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池单体(22)在垂直所述第一方向(X)的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电池单体(21)在垂直所述第一方向(X)的平面上的投影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2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20)包括连接件(23),所述连接件(23)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池单体(22)和所述第一电池单体(21)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2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3)包括第一缓冲层(231)、第一粘接层(232)和第二粘接层(233),所述第一电池单体(21)和所述第一缓冲层(231)通过所述第一粘接层(232)粘接,所述第二电池单体(22)与所述第一缓冲层(231)通过所述第二粘接层(233)粘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组(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池单体(22)在垂直所述第一方向(X)的平面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二粘接层(233)在垂直所述第一方向(X)的平面上的投影。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2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20)还包括第一缓冲层(231),所述第二电池单体(22)和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池单体(21)之间设置所述第一缓冲层(231)。8.根据权利要求5

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231)沿所述第一电池单体(21)超出所述第二电池单体(22)的方向超出所述第二电池单体(22)。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组(20),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磊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