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软切换控制的卸荷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5177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软切换控制的卸荷控制装置,包括阀体,两端分别连接执行组件和堵头,阀体内设有至少两个工作油腔和阀芯,阀芯上设有阀芯台肩;执行组件包括壳体、电磁铁、推杆、衔铁和第一复位弹簧,壳体设有回油腔,其连通壳体上的开口,衔铁嵌于开口内,推杆穿过衔铁后接触阀芯端部,第一复位弹簧套于推杆上,且位于衔铁和阀芯之间;堵头内嵌入第二复位弹簧,衔铁上设有第一回油孔,其位于回油腔的开口上设有阻尼组件,阻尼组件具有第二回油孔,该孔连通第一回油孔和回油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延长了换向切换过程中的压力变化时间,电磁换向阀动作时降低了阀芯移动速度,实现压力变化时缓变。化时缓变。化时缓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软切换控制的卸荷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软切换控制的卸荷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风力发电系统中,电磁换向阀起到控制压力变化的作用,其动作过程需确保在切换过程中,使压力不会出现急剧变化。其正常工作时的控制响应时间大约是30ms~40ms左右,即是说,在这极短时间内完成压力变化。比如,想要将压力变为0,则希望在切换过程中,实现类似压力缓变效果,而不是在极短时间内瞬间从某个值降到0。但是在风力发电系统的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其负载很高,系统工作压力值也较高,因此传统电磁换向阀在工作时,压力变化相对其他情况较为急剧,且很容易产生爆破音。这种急剧的压力变化导致了较高的冲击量,对于各个执行动作机构都具有较高的负担,使其在动作时具有很大磨损影响。随着时间累积,机械结构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软切换控制的卸荷控制装置,实现压力建立升高时呈缓慢升压,防止造成压力冲击,压力需要降低时则缓慢降压,防止系统因压力突降而产生啸叫,从而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适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软切换控制的卸荷控制装置,包括阀体和执行组件,所述阀体的一端连接所述执行组件、另一端设有堵头,其中,所述阀体内设有至少两个工作油腔和阀芯,所述阀芯上设有阀芯台肩,通过所述阀芯移动使所述阀芯台肩在各个所述工作油腔之间移动,移动时,所述阀芯台肩通过移动时堵塞各个所述工作油腔或者从各个堵塞位置移开来形成不同的油路通路;
[0006]所述执行组件包括壳体、电磁铁、推杆、衔铁和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壳体设有回油腔,所述回油腔连通所述壳体上的开口,所述衔铁嵌入所述壳体上的开口内,所述推杆穿过所述衔铁上的通孔后接触所述阀芯的一端的端部,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套于所述推杆上,且位于所述衔铁和所述阀芯之间;
[0007]所述堵头嵌入一第二复位弹簧,所述阀芯的两端分别接触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和所述第二复位弹簧;
[0008]所述阀体和所述执行组件工作过程中,通过所述电磁铁工作时推动所述推杆来推动所述阀芯后使其移动,所述阀芯的位置的复位通过所述第二复位弹簧来实现,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和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用于在不得电时确保电磁阀阀芯保持对中状态,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在装置得电时与电磁铁吸持力平衡,在装置断电时则提供阀芯复位力;
[0009]所述衔铁上设有回油用的第一回油孔,所述推杆被驱动后推动所述阀芯动作时,工作油腔内的部分油料从所述第一回油孔流入所述回油腔;
[0010]所述第一回油孔的位于所述回油腔的一端的开口上设有一阻尼组件,所述阻尼组件将所述第一回油孔和所述回油腔隔离开,所述阻尼组件具有一第二回油孔,所述第二回油孔连通所述第一回油孔和所述回油腔。
[0011]本技术通过设有第二回油孔的阻尼组件对衔铁上的第一回油孔进行“收口”,使其流通能力受到限制,相当于在推杆动作时,降低了从工作油腔到第一回油腔的流量,以此使压力变化过程减缓。
[0012]所述阻尼组件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回油孔的位于所述回油腔的一端的开口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从而使所述阻尼组件和所述第一回油孔螺纹连接。
[0013]本技术的阻尼组件采用旋入式螺接结构设置于衔铁的位于回油腔的端面上,拆装方便,易于操作。
[0014]所述第一回油孔的位于所述回油腔的一端的开口呈沉孔结构,以便使所述阻尼组件沉入其中后,平整所述衔铁的端面,避免影响所述回油腔的容积。
[0015]所述衔铁上的所述第一回油孔呈以穿过所述衔铁的所述推杆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或者,所述衔铁上的所述第一回油孔围绕穿过所述衔铁的所述推杆呈均匀分布。
[0016]可选的,所述阀体一端的堵头替换为另一执行组件,从而使本技术从两端均可实现电磁驱动结构。
[0017]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在电磁阀的执行机构内设置阻尼结构,延长了换向切换过程中的压力变化时间,并且在电磁换向阀动作时,降低了阀芯移动速度,最终实现压力变化时的缓升或者缓降,在压力建立过程中,当压力升高时缓慢升压,防止造成压力冲击,在压力需要降低时则缓慢降压,防止系统因压力突降而产生啸叫。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的执行组件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应用时的控制原理的一种示意图;
[0022]图5为图1的阀体从右侧视角观察时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图1的阀体从正面观察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或“具有”及其任何变形,其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成部件或单元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组成部件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部件组成或者组成单元。
[0025]参照图1,一种适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软切换控制的卸荷控制装置,包括阀体1和执
行组件2,阀体1的一端连接执行组件2、另一端设有堵头4,阀体1内设有至少两个工作油腔和阀芯101。阀芯101上设有阀芯台肩1011,阀芯台肩1011凸起于阀芯101的外壁后呈活塞状,通过阀芯101移动使阀芯台肩1011在各个工作油腔之间移动。阀体1上开设连通油腔的工作油口A和工作油口B。阀芯101移动时,阀芯台肩1011通过移动时堵塞各个工作油腔或者从各个堵塞位置移开来形成不同的油路通路。如图1、图5、图6所示,在阀体1的安装底面上设有工作油口A、工作油口B、进油口P、回油口T,其中,进油口P连通进油腔,回油口T连通回油腔。工作油腔通过进油腔进油,通过回油腔回油。
[0026]如图1、图2所示,执行组件2包括壳体201、电磁铁202、推杆203、衔铁204和第一复位弹簧205,壳体201设有回油腔206,回油腔206连通壳体201上的开口,衔铁204嵌入壳体201上的开口内,推杆203穿过衔铁204上的通孔后接触阀芯101的一端的端部,第一复位弹簧205套于推杆203上,且位于衔铁204和阀芯101之间。堵头4嵌入第二复位弹簧401,以便从阀芯101的两端均具有使阀芯101复位的推力。设置时,阀芯101的两端分别接触第一复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软切换控制的卸荷控制装置,包括阀体和执行组件,所述阀体的一端连接所述执行组件、另一端设有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有至少两个工作油腔和阀芯,所述阀芯上设有阀芯台肩;所述执行组件包括壳体、电磁铁、推杆、衔铁和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壳体设有回油腔,所述回油腔连通所述壳体上的开口,所述衔铁嵌入所述壳体上的开口内,所述推杆穿过所述衔铁上的通孔后接触所述阀芯的一端的端部,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套于所述推杆上,且位于所述衔铁和所述阀芯之间;所述堵头嵌入一第二复位弹簧,所述阀芯的两端分别接触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和所述第二复位弹簧;所述衔铁上设有回油用的第一回油孔;所述第一回油孔的位于所述回油腔的一端的开口上设有一阻尼组件,所述阻尼组件将所述第一回油孔和所述回油腔隔离开,所述阻尼组件具有一第二回油孔,所述第二回油孔连通所述第一回油孔和所述回油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软切换控制的卸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组件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回油孔的位于所述回油腔的一端的开口的内壁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玄彭京启袁昌军
申请(专利权)人:阿托斯上海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