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铜铝复合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5084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铜铝复合端子,所述铜铝复合端子电连接铝线缆和用电装置并起到导通电流的作用,所述铜铝复合端子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功能部,所述功能部的材质为铝包铜复合材料,所述铝包铜复合材料为内部的铜层和外层包覆的铝层;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铝线缆的导电部分连接,所述功能部的至少部分铜层与所述用电装置连接。此结构的设计,能够起到减轻重量,节省成本的作用。节省成本的作用。节省成本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铜铝复合端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装置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铜铝复合端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连接端子的使用量越来越大,纯铜端子或铜铝端子成为了常采用的一种连接线端子。在传统的电气连接
,接线端子和线缆导体的材质均为铜或铜合金,一方面,铜的开采保有量使得铜的价格持续上升并最终导致线缆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铜自身质量大也限制了线缆轻量化的实现。
[0003]为此,人们采用铝、铝合金等相对存储量大且相对质量比较轻的导电性材料作为线缆导体材料以实现线缆的轻量化。但是,由于铜铝之间的电极电位差较大,当铜端子与铝线缆的导体直接连接后,在空气和水的作用下,铜铝之间会产生电化学腐蚀,铝线缆导体易受腐蚀而导致铜铝连接区域的接触电阻增大,进而在电气连接中产生严重的后果,例如电气接头功能失效、火灾等。
[0004]为了提高导线间导电率稳定性的需要,因此导致所使用的接线端子均为与导线材质相近的铝合金材质,虽然可以一定程度满足使用需要,但铝合金材料的结构强度相对较差、耐高温、耐腐蚀性能相对较差,抗过载能力相对不足,再加上接线端子的结构差异较大,造成接线端子内电流分布差异性较大,因此导致当前所使用的铝合金接线端子的导电性能和使用稳定性可靠性均相对较差,严重影响了电力线路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针对当前这一现状,迫切开发一种全新的铜铝复合端子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铜铝复合端子,所述铜铝复合端子电连接铝线缆和用电装置并起到导通电流的作用,所述铜铝复合端子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功能部,所述功能部的材质为铝包铜复合材料,所述铝包铜复合材料为内部的铜层和外层包覆的铝层;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铝线缆的导电部分连接,所述功能部的至少部分铜层与所述用电装置连接。
[0006]优选地,在所述功能部的至少部分表面上设置有镀层,所述镀层厚度为0.05μm~1000μm,
[0007]优选地,所述镀层的材质中含有锌、镍、铜、锡、金、银、镉、锰、锆、钴、钛、铬、锡铅合金、银锑合金、钯、钯镍合金、石墨银、石墨烯银和银金锆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8]优选地,所述镀层包括底层和表层,所述底层厚度为0.01μm~100μm,所述表层厚度为0.03μm~900μm。
[0009]优选地,所述铝包铜复合材料中所述铝层的厚度,占所述铜层厚度的 0.1%

100%。
[0010]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功能部为所述铝包铜复合材料一体成型。
[0011]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功能部为分体结构,所述连接部材质为铝,所述功能部的铝层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功能部对接连接,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功能部之间设置焊缝。
[0013]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功能部的至少部分重叠焊接。
[0014]优选地,所述功能部与所述连接部重叠部分的面积,占所述连接部上与所述功能部连接面的重叠面积的5%

100%。
[0015]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功能部一者上设置凹槽,另一者上设置凸起,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匹配安装。
[0016]优选地,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采用焊接或采用导电胶粘接的方式连接。
[0017]优选地,所述功能部横截面形状为平板形,所述平板形上设置贯通的通孔或螺纹孔。
[0018]优选地,所述功能部横截面形状为筒形,所述至少部分铜层层位于所述筒形的内部,所述筒形在纵向方向上设置至少一个切槽。
[0019]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为平板结构或筒状结构或U型开口结构或V型开口结构。
[0020]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铝线缆的导电部分采用压接或焊接或粘接或铆接的方式连接。
[0021]优选地,所述铜层和所述铝层之间设置有铜铝过渡层。
[0022]优选地,所述铜铝过渡层中包含不少于8.5wt%的铜铝固溶体。
[0023]优选地,所述铜铝过渡层中包含不多于45.5%的铜铝化合物。
[0024]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25]铜铝复合端子包括连接部和功能部两部分,连接部与铝线缆连接,功能部与用电装置连接。目前常见的一体制作成型的端子一般采用铜质材料,在与铝线缆之间连接时,直接采用机械压接或焊接方式,比较容易产生电化学腐蚀的问题。此结构的设计,连接部的外周部分或者全部采用铝或铝合金材质,不仅能够有效的减少一体制作的铜端子的成本,减轻重量,同时能避免连接部和铝线缆之间的电化学腐蚀的问题,降低了异形材料焊接的难度,使得铜铝复合端子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断裂,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能,显著提高使用寿命。
[0026]功能部与用电装置连接时,用电装置一般为铜材质,功能部中的铜层能保证用电装置与功能部连接时,铜层能够与用电装置充分电连接,满足铜端子的性能的同时,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压力。
[0027]连接部和功能部之间设置卡接结构,一方面增加了连接部和功能部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电阻,增加导通效果,另一方面卡接结构也增加了连接部和功能部之间的结合力,使铜铝复合端子的强度更高,从而增加了铜铝复合端子的电学性能和机械性能。
[0028]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29]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铜铝复合端子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铜铝复合端子图1的主视图;
[0032]图3为图2中A

A的剖面图;
[0033]图4为图2中A

A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0034]图5本专利技术铜铝复合端子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本专利技术铜铝复合端子图4的主视图;
[0036]图7为图6中B

B的剖面图;
[0037]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铜铝复合端子的连接部结构示意图;
[0038]图9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铜铝复合端子的功能部结构示意图;
[0039]图10为本专利技术铜铝复合端子又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40]图中标示如下:
[0041]1、连接部;2、功能部;3、凹槽;4、凸起;5、通孔;6、切槽;21、铜层;22、铝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42]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43]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0044]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铜铝复合端子,所述铜铝复合端子电连接铝线缆和用电装置并起到导通电流的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铝复合端子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功能部,所述功能部的材质为铝包铜复合材料,所述铝包铜复合材料为内部的铜层和外层包覆的铝层;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铝线缆的导电部分连接,所述功能部的至少部分铜层与所述用电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铝复合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功能部的至少部分表面上设置有镀层,所述镀层厚度为0.05μm~1000μ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铝复合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镀层的材质中含有锌、镍、铜、锡、金、银、镉、锰、锆、钴、钛、铬、锡铅合金、银锑合金、钯、钯镍合金、石墨银、石墨烯银和银金锆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铝复合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镀层包括底层和表层,所述底层厚度为0.01μm~100μm,所述表层厚度为0.03μm~900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铝复合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包铜复合材料中所述铝层的厚度,占所述铜层厚度的0.1%

10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铝复合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功能部为所述铝包铜复合材料一体成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铝复合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功能部为分体结构,所述连接部材质为铝,所述功能部的铝层与所述连接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铜铝复合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功能部对接连接,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功能部之间设置焊缝。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铜铝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苗云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