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减震动力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4985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42
自减震动力电池模组,包括有模组箱和内部并排布置的电芯,其中模组箱包括有上下并排布置的盖板和底板,盖板和底板之间连接有竖直设置的侧板,在盖板的四角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各电芯的四角位置处均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底板的四角位置处开设有螺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吸收车子行驶过程中传递到电池模组内部的震动力,有效避免长时间震动下产生的连接松弛、各单体电池位置变换导致的模组解体等问题,在为电动汽车提供必要动力的同时,还有效提升了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还有效提升了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还有效提升了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减震动力电池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模组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减震动力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动力电池模组是目前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机构,多各式各样的蓄电池,将多个动力单体电池通过串并联的方式组装在一起成为动力电池模组,为电动汽车提供更高的电压、电流或是续航能力。如中国公开专利,专利号为CN113258190A的一种新型动力电池模组安全结构中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现有的电池模组大都是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在车体内,车子在行驶过程中若发生震荡,则电池模组不会相对车体产生移动,但上述结构会让车子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力会传递到电池模组内部,在不断累积下,震动力会使电池模组内部的连接松弛,破坏内部各单体电池之间的位置及连接关系,无法正常为电动汽车提供必要的动力,降低了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减震动力电池模组,在相邻布置的电芯之间均安装有缓冲套总成,能对车辆行驶中的震动力进行有效缓冲,保证内部构件的连接及供电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减震动力电池模组,包括有模组箱和内部并排布置的电芯,其中模组箱包括有上下并排布置的盖板和底板,盖板和底板之间连接有竖直设置的侧板,在盖板的四角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各电芯的四角位置处均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底板的四角位置处开设有螺孔,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螺孔内配合安装有连接螺杆,相邻电芯之间的连接螺杆外周均安装有缓冲套总成,所述缓冲套总成包括有并排布置的两个硬质塑料环,硬质塑料环套装在连接螺杆的外周,两个硬质塑料环之间连接有橡胶套,橡胶套上设有圆周布置的若干个密封腔,密封腔内均充有可压缩气体,相邻电芯相对移动靠近时能压缩橡胶套上的密封腔。所述硬质塑料环上安装有两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相垂直布置,在靠近连接螺杆位置处的两个侧板上均开设有竖向设置的限位T型槽,各自对应限位板的端部均安装有与限位T型槽相配合的T型块。所述橡胶套上设有圆周布置的四个密封腔。所述底板和最底部的电芯之间还安装有缓冲承托板,缓冲承托板上开设有与电芯相配合的承托槽,缓冲承托板的两侧安装有导向块,侧板上开设有与导向块相配合的导向槽,在缓冲承托板的四角位置处开设有与连接螺杆相配合的第三通孔,缓冲承托板底部安装有并排布置的若干个缓冲弹簧。其中一个侧板上开设有燕尾槽,另一个侧板上设有与燕尾槽相配合的插块,燕尾槽和插块内均安装有连接触片,盖板上安装有接线柱,各电芯之间均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导线分别与连接触片、接线柱相连接。
[0005]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减震动力电池模组,包括有模组箱和内部并排布置的电芯,电芯和模组箱之间通过连接螺杆实现连接固定,且在相
邻设置的电芯之间均安装有缓冲套总成,缓冲套总成能被压缩来实现相邻电芯之间的距离变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吸收车子行驶过程中传递到电池模组内部的震动力,有效避免长时间震动下产生的连接松弛、各单体电池位置变换导致的模组解体等问题,在为电动汽车提供必要动力的同时,还有效提升了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08]图3是图2中A

A向剖视图;
[0009]图4是图3中I的局部放大视图;
[0010]图5是图3中B

B向剖视图的放大视图;
[0011]图6是缓冲套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7是电池模组的侧板上开设燕尾槽和插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减震动力电池模组,如图1

3所示,包括有模组箱和内部并排布置的电芯1,模组箱相当于动力电池模组的外部壳体,内部的电芯1则是作为单体电池进行串并连接。
[0014]其中模组箱包括有上下并排布置的盖板2和底板3,盖板2和底板3之间连接有竖直设置的侧板4,在盖板2的四角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5,各电芯1的四角位置处均开设有与第一通孔5相对应的第二通孔6,底板3的四角位置处开设有螺孔7,在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和螺孔7内配合安装有连接螺杆8,通过连接螺杆8实现模组箱和各电芯1之间的连接固定。
[0015]为实现相邻电芯1之间的缓冲,相邻电芯1之间的连接螺杆8外周均安装有缓冲套总成,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缓冲套总成包括有并排布置的两个硬质塑料环9,硬质塑料环9套装在连接螺杆8的外周,两个硬质塑料环9之间连接有橡胶套10,橡胶套10上设有圆周布置的若干个密封腔11,密封腔11内均充有可压缩气体,相邻电芯1相对移动靠近时能压缩橡胶套10上的密封腔11。当车辆行驶的震动力传递到模组内部后,电芯1若在震动力的作用下产生移动,则密封腔11内的可压缩气体会受到挤压让橡胶套10产生形变,缓冲掉大部分震动力,保护模组内部的电芯1等重要结构。
[0016]进一步地,为了在橡胶套10及其上密封腔11被挤压形变时,避免两个相邻的电芯1移动过于靠近,影响正常的连接及供电性能,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硬质塑料环9上安装有两个限位板12,两个限位板12相垂直布置,在靠近连接螺杆8位置处的两个侧板4上均开设有竖向设置的限位T型槽13,各自对应限位板12的端部均安装有与限位T型槽13相配合的T型块14,其中限位T型槽13能限制T型块14的竖向移动幅度,从而能限制硬质塑料环9及与其相接触的电芯1竖移距离,避免过于接近的两个电芯1连接结构及供电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0017]进一步地,为了确保缓冲套总成对电芯1各方向之间的接触缓冲,如图6所示,所述橡胶套10上设有圆周布置的四个密封腔11,相邻布置的密封腔11之间角度为90度。
[0018]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电芯1在模组箱内的定位安装,以及实现整体电芯1与模组箱底板3之间的缓冲,所述底板3和最底部的电芯1之间还安装有缓冲承托板15,缓冲承托板15
上开设有与电芯1相配合的承托槽16。在缓冲承托板15的四角位置处开设有与连接螺杆8相配合的第三通孔19,缓冲承托板15底部安装有并排布置的若干个缓冲弹簧20。为确保缓冲承托板15在模组箱内的稳定竖向缓冲升降,缓冲承托板15的两侧安装有导向块17,侧板4上开设有与导向块17相配合的导向槽18。
[0019]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电池模组之间的定位连接以及实现彼此之间的电连接,如图7所示,其中一个侧板4上开设有燕尾槽21,另一个侧板4上设有与燕尾槽21相配合的插块22,燕尾槽21和插块22内均安装有连接触片23,插块22进入到燕尾槽21内后,两个连接触片23实现电连接,将电池模组进行串联,如图3所示,盖板2上安装有接线柱24,各电芯1之间均通过导线25相连接,所述导线25分别与连接触片23、接线柱24相连接。
[0020]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技术所述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减震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模组箱和内部并排布置的电芯(1),其中模组箱包括有上下并排布置的盖板(2)和底板(3),盖板(2)和底板(3)之间连接有竖直设置的侧板(4),在盖板(2)的四角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孔(5),各电芯(1)的四角位置处均开设有与第一通孔(5)相对应的第二通孔(6),底板(3)的四角位置处开设有螺孔(7),在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和螺孔(7)内配合安装有连接螺杆(8),相邻电芯(1)之间的连接螺杆(8)外周均安装有缓冲套总成,所述缓冲套总成包括有并排布置的两个硬质塑料环(9),硬质塑料环(9)套装在连接螺杆(8)的外周,两个硬质塑料环(9)之间连接有橡胶套(10),橡胶套(10)上设有圆周布置的若干个密封腔(11),密封腔(11)内均充有可压缩气体,相邻电芯(1)相对移动靠近时能压缩橡胶套(10)上的密封腔(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减震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塑料环(9)上安装有两个限位板(12),两个限位板(12)相垂直布置,在靠近连接螺杆(8)位置处的两个侧板(4)上均开设有竖向设置的限位T型槽(13),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存文周冰王美芝郭霞
申请(专利权)人:乐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