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中高强度聚乙烯纤维的制备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中高强度聚乙烯纤维的制备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申请号CN201110285390.8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聚乙烯连续纤维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高强度聚乙烯连续纤维的制备方法,使静置时间缩短,初生冻胶丝于高于室温的真空环境中静置,以促进冻胶丝的相分离,使溶剂大量析出,从而减少萃取剂的用量。
[0003]但是该高强度聚乙烯连续纤维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其溶解材料的溶解槽只能使用搅动架进行搅拌,而搅动架与材料的接触面积有限,只能带动少量材料移动,剩余材料的搅动需要依靠被搅动架带动的材料,这就导致距离搅动架越远的材料被搅动的程度越低,越不活跃,无法同时带动所有的材料转动,影响搅拌的效果,需要长时间搅拌,而且中高强度聚乙烯纤维的材料溶解后浓度较高,搅动架转动的阻力较大,这给电机带来极大的负担,甚至需要配备专业的超大扭矩电机,同时溶解槽往往需要连续工作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中高强度聚乙烯纤维的制备装置,包括溶解槽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槽主体(1)的右侧栓接有连接筒(5),所述连接筒(5)表面的右端转动套接有支撑箱(6),所述溶解槽主体(1)的内部转动套接有搅拌架(7),所述搅拌架(7)的右端栓接有小锥形齿轮(8),所述连接筒(5)的右侧栓接有大链轮(9),所述大链轮(9)表面的齿牙啮合有链条(10),所述链条(10)前侧的底端栓接有前滑框(11),所述链条(10)后侧的底端栓接有后滑框(12),所述支撑箱(6)的右侧栓接有冷却组件(13),所述小锥形齿轮(8)的齿牙啮合有动力机构(2),所述动力机构(2)的底端铰接有传动机构(3),所述前滑框(11)和后滑框(12)均与传动机构(3)滑动连接,所述动力机构(2)的右端栓接有挤压机构(4),所述挤压机构(4)与冷却组件(13)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中高强度聚乙烯纤维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2)包括伸缩缸(21)、齿条(22)、齿轮杆(23)、大斜齿齿轮(24)、小斜齿齿轮(25)和锥形齿轮组(26),所述伸缩缸(21)的表面与支撑箱(6)顶部的孔洞栓接,所述伸缩缸(21)的输出端延伸到支撑箱(6)的内部并与齿条(22)的顶部栓接,所述齿条(22)的后侧与支撑箱(6)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齿轮杆(23)由转杆和转杆表面的齿纹圈构成,所述齿条(22)表面的齿牙与齿轮杆(23)的齿纹圈啮合,所述齿轮杆(23)的转杆与支撑箱(6)的内部转动套接,所述齿轮杆(23)的表面与大斜齿齿轮(24)的轴心处栓接,所述大斜齿齿轮(24)底部的齿牙与小斜齿齿轮(25)顶部的齿牙啮合,所述小斜齿齿轮(25)的后侧与锥形齿轮组(26)的表面栓接,所述锥形齿轮组(26)的轴心处与支撑箱(6)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锥形齿轮组(26)的齿牙与小锥形齿轮(8)的齿牙啮合,所述动力机构(2)还包括与锥形齿轮组(26)啮合的传动组件,所述齿轮杆(23)与挤压机构(4)栓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中高强度聚乙烯纤维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小齿轮(27)、偏心轮(28)和连接圈(29),所述锥形齿轮组(26)由大锥形齿轮和大锥形齿轮外侧的齿圈构成,所述锥形齿轮组(26)的大锥形齿轮与小锥形齿轮(8)的齿牙啮合,所述锥形齿轮组(26)的齿圈与小齿轮(27)左侧的齿牙啮合,所述小齿轮(27)后侧的轴心处与偏心轮(28)轴心处的底端栓接,所述小齿轮(27)的轴心处与支撑箱(6)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偏心轮(28)的外侧与连接圈(29)的内部转动套接,所述连接圈(29)与传动机构(3)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中高强度聚乙烯纤维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连接杆(31)、滑套(32)、齿轮架(33)、左齿架(34)和右齿架(35),所述连接杆(31)的顶端与连接圈(29)的底端铰接,所述连接杆(31)与支撑箱(6)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1)的底端与滑套(32)的后侧铰接,所述齿轮架(33)由传动齿轮和传动齿轮表面的滑杆构成,所述滑套(32)的内部与齿轮架(33)的滑杆滑动连接,所述齿轮架(33)的传动齿轮与支撑箱(6)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左侧的齿牙与左齿架(34)右侧的齿牙啮合,所述传动齿轮右侧的齿牙与右齿架(35)左侧的齿牙啮合,所述左齿架(34)和右齿架(35)均与支撑箱(6)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3)还包括连接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中高强度聚乙烯纤维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上铰架(36)、下铰架(37)、前滑块(38)和后滑块(39),所述上铰架(36)右端的滑孔与左齿架(34)顶端的凸块滑动连接,所述右齿架(35)底端的凸块与下铰架(37)右端的滑孔滑动连接,所述上铰架(36)后侧的孔洞与支撑箱(6)的内部铰接,所述下铰架(37)后侧
的孔洞与支撑箱(6)的内部铰接,所述上铰架(36)的左端与前滑块(38)的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山,陈林,张建骜,侯秀良,金效东,徐洋,殷翔芝,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优和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