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房用床旁单人空气加压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4885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病房用床旁单人空气加压舱,包括:舱体、移动床、转运台、消杀装置,所述舱体设置在转运台上,所述移动床与所述舱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转运台内设置有空气压缩装置,所述空气压缩装置连接所述舱体,并用于调节所述舱体内气压,所述消杀装置用于对所述舱体内进行消杀;用以解决空气加压舱人工消杀时劳动强度大,易留消毒死角的情况。易留消毒死角的情况。易留消毒死角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房用床旁单人空气加压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空气加压氧舱
,特别涉及一种病房用床旁单人空气加压舱。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空气加压舱属于高压氧舱的一种,通过调节舱室内的气压以及含氧量对缺血缺氧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结束后需要对加压舱内进行消杀工作,目的是避免患者之间发生交叉感染;
[0003]而现有的加压氧舱需要人工消杀,对舱室内壁进行擦拭消毒,由于舱室外壁采用的是有机玻璃,紫外线照射消毒会导致玻璃老化迅速,因此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消毒,劳动强度大,易留有消毒死角;
[0004]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自动对加压舱进行消毒的空气加压舱,从而降低消杀时的劳动强度,提高消杀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病房用床旁单人空气加压舱,用以解决空气加压舱人工消杀时劳动强度大,易留消毒死角的情况。
[0006]一种病房用床旁单人空气加压舱,包括:舱体、移动床、转运台、消杀装置,舱体设置在转运台上,移动床与舱体内壁滑动连接,转运台内设置有空气压缩装置,空气压缩装置连接舱体,并用于调节舱体内气压,消杀装置用于对舱体内进行消杀。
[0007]优选的,所述转运台底部设置有多个滚轮,多个滚轮配合转运台用于移舱体。
[0008]优选的,所述舱体两端均设置有舱门,空气压缩装置管连接多个阀门,各阀门连接其中一舱门,各阀门配合空气压缩装置用于调节舱体内气压及含氧量。
[0009]优选的,所述消杀装置包括循环装置、消毒液混匀装置,循环装置设置在其中一舱门内,循环装置包括间歇环,间歇环设置在舱门靠近舱体一面,间歇环的环内壁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槽,多个卡槽用于配合间歇轮,间歇轮周向外壁设置有卡块,卡块用于配合卡槽,间歇轮转动设置在连杆的一端,连杆另一端转动连接电机输出轴,电机输出轴还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设置在间歇轮远离连杆一面;
[0010]电机设置在舱门外壁,电机输出轴贯穿舱门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远离连杆的一面设置有消杀管,消杀管与第二齿轮螺纹连接,消杀管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开口,各开口均连接有喷嘴,消杀管外壁设置有棉套,棉套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各通孔用于设置喷嘴;
[0012]消杀管靠近第二齿轮的一端连接有喷雾装置输出端,喷雾装置输入端连接消毒液混匀装置。
[0013]优选的,所述消毒液混匀装置包括U型底座、S杆、混匀箱,U型底座设置在转运台内,U型底座开口朝上,混匀箱轴心处与S杆中段转动连接,S杆与混匀箱设置在U型底座开口
内,S杆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杆,两连接杆分别贯穿两U型底座的开口两臂,U型底座开口内设置有弧形滑轨,弧形滑轨的曲面朝向混匀箱设置,混匀箱靠近弧形滑轨的一侧设置有滑块,滑块滑动设置在弧形滑轨内,两连接杆位于同一直线上;
[0014]其中一连接杆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用于驱动S杆带动混匀箱转动,混匀箱外壁连接有空压机,空压机用于将混匀箱内消毒液排放至喷雾装置内。
[0015]优选的,所述卡块末端设置有开关,开关电连接喷雾装置,开关与卡槽配合,并用于间歇启动喷雾装置。
[0016]优选的,所述移动床包括床架、橡胶垫,橡胶垫设置在床架表面,床架内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筋,床架两侧设置有多个滑动轮,滑动轮滑动设置在滑轨内,滑轨设置在舱体内壁,滑轨配合滑动轮用于床架滑动连接舱体内壁;
[0017]床架安装有移动床调节组件,移动床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橡胶垫局部高度。
[0018]优选的,所述移动床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电机、摆动杆,调节电机安装在床架上,调节电机输出轴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贯穿一加强筋设置,驱动杆远离调节电机的一端设置有曲杆的一端,曲杆另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一U型块,第一U型块侧壁与曲杆转动连接,第一U型块开口内铰接有第一拉杆,第一拉杆远离第一U型块的一端铰接在第二U型块的开口内。
[0019]优选的,所述第二U型块远离开口一端连接摆动杆,摆动杆靠近第二U型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拉杆,第二拉杆设置在摆动杆远离调节电机的一侧,第二拉杆与摆动杆铰接,第二拉杆远离摆动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三U型块的开口内,第三U型块远离开口一端设置在限位滑块一端,限位滑块滑动设置在限位滑轨内,限位滑轨设置在其中一加强筋上;
[0020]摆动杆远离第二U型块的一端铰接在其中一加强筋上,第二U型块往复摆动,并用于推动橡胶垫局部隆起。
[0021]优选的,所述滚轮间隔设置在所述转运台底面两侧,所述转运台底面还设置有舵轮驱动组件,所述舵轮驱动组件设置有两组,两所述舵轮驱动组件间隔设置在所述转运台前后端,所述舵轮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转运台移动或转向。
[0022]优选的,所述橡胶垫表面均布有多个气孔,各所述气孔一侧均设置有垫条,所述限位滑轨为管状结构,所述限位滑块远离所述第二拉杆的一面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滑轨内,所述限位滑轨的管状结构远离第二拉杆一端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设置有抽气阀,所述抽气阀连接有进气管道;
[0023]所述密封板还设置有出气阀,所述出气阀管连接各所述气孔。
[0024]优选的,所述摆动杆与所述加强筋之间设置有调高组件,所述调高组件包括调高滑轨、电动伸缩杆、铰接块,所述调高滑轨安装在所述加强筋一侧,所述铰接块滑动设置在所述调高滑轨内,所述铰接块远离所述调高滑轨的一面与所述摆动杆远离所述第二U型块的一端较接,所述电动伸缩杆设置在所述调高滑轨内,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端连接所述调高滑轨内壁,另一端与所述铰接块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用于驱动所述铰接块在所述调高滑轨内滑动。
[0025]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如下:
[0026]空气加压舱常用于缺氧、缺血性的疾病的抢救和治疗,使用时,将移动床从舱体内拖出,患者平躺在移动床上,随后将移动床复位,关上舱门,调节空气压缩装置,调节仓室内气压及含氧量,治疗结束后将移动床从舱体内拖出,方便患者撤离,随后启动消杀装置自动
对舱体内进行消杀,避免多人使用造成交叉感染的危害,同时能够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便携的对舱体内进行消杀。
[0027]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28]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空气加压舱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循环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消毒液混匀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S杆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房用床旁单人空气加压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移动床、转运台、消杀装置,舱体设置在转运台上,移动床与舱体内壁滑动连接,转运台内设置有空气压缩装置,空气压缩装置连接舱体,并用于调节舱体内气压,消杀装置用于对舱体内进行消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房用床旁单人空气加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台底部设置有多个滚轮,多个滚轮配合转运台用于移舱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房用床旁单人空气加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两端均设置有舱门,空气压缩装置管连接多个阀门,各阀门连接其中一舱门,各阀门配合空气压缩装置用于调节舱体内气压及含氧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病房用床旁单人空气加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杀装置包括循环装置、消毒液混匀装置,循环装置设置在其中一舱门内,循环装置包括间歇环,间歇环设置在舱门靠近舱体一面,间歇环的环内壁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槽,多个卡槽用于配合间歇轮,间歇轮周向外壁设置有卡块,卡块用于配合卡槽,间歇轮转动设置在连杆的一端,连杆另一端转动连接电机输出轴,电机输出轴还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设置在间歇轮远离连杆一面;电机设置在舱门外壁,电机输出轴贯穿舱门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病房用床旁单人空气加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远离连杆的一面设置有消杀管,消杀管与第二齿轮螺纹连接,消杀管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开口,各开口均连接有喷嘴,消杀管外壁设置有棉套,棉套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各通孔用于设置喷嘴;消杀管靠近第二齿轮的一端连接有喷雾装置输出端,喷雾装置输入端连接消毒液混匀装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病房用床旁单人空气加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液混匀装置包括U型底座、S杆、混匀箱,U型底座设置在转运台内,U型底座开口朝上,混匀箱轴心处与S杆中段转动连接,S杆与混匀箱设置在U型底座开口内,S杆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杆,两连接杆分别贯穿两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大志潘树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