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海拔地区用增氧增压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940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海拔地区用增氧增压舱,包括密封连接在预埋基础上的顶部带敞口、内带空间的密封舱体,以及与密封舱体顶部敞口密封连接的其上设排气机构及供氧机构的舱顶,并在密封舱体空间中部设有连接舱顶与预埋基础的连接柱,密封舱体壁上设有连接外界与舱内空间的空气回流机构,密封舱体外部设有连通密封舱体的供人员出、入的气闸舱,以及紧急出口。通过供氧机构向密封舱体内的空间提供氧气,让高海拔地区人员进入密封舱体内生活、工作、学习,同时通过排气机构及进排出密封舱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烟气等,再通过空气回流机构输送新鲜空气至密封舱体内,为高海拔地区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海拔地区用增氧增压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氧增压舱,特别是一种高海拔地区用增氧增压舱,属于建筑


技术介绍

[0002]在海拔高度超过4500m的地区,空气中的氧分压比海平面减少约38%~46%,气温也多在零度以下,人在这种低氧、低压、寒冷的环境中会出现头疼、呕吐、呼吸不畅、乏力等症状,甚至威胁生命安全。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很多资源处于平均海拔高度4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帕米尔高原等地区,为了获得这些地区的矿产资源,矿业工作者必须在高海拔矿区工作和生活,为保障海拔地区人们的健康,现有技术在高海拔地区建设一些小型增氧医疗间,以供人员身体出现不适时进行应急救治。但这样的小型增氧医疗间只能为少数人员提供短时间治疗环境,一旦身体指标回复正常,这些人员就必须返回到低氧、低压状态下的岗位继续工作。长此以往,依然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同时还会给正常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高海拔地区低氧、低压、寒冷的环境容易给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以及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海拔地区用增氧增压舱。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高海拔地区用增氧增压舱,包括密封连接在预埋基础上的顶部带敞口、内带空间的密封舱体,以及与密封舱体顶部敞口密封连接的其上设排气机构及供氧机构的舱顶,并在密封舱体空间中部设有连接舱顶与预埋基础的连接柱,密封舱体壁上设有连接外界与舱内空间的空气回流机构,密封舱体外部设有连通密封舱体的供人员出、入的气闸舱,以及紧急出口,以便通过供氧机构向密封舱体内的空间提供氧气,让高海拔地区人员进入密封舱体内生活、工作、学习,同时通过排气机构及进排出密封舱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烟气等,再通过空气回流机构输送新鲜空气至密封舱体内,保障人们在密封舱体内正常生活、工作、学习。
[0005]所述预埋基础形状与密封舱体投影形状相适应,预埋基础顶面设为水平面,底部中心设有向下凸起的凸台,预埋基础顶部设有与密封舱体底部相配接的预埋竖直板,以便通过预埋基础为密封舱体提供稳固的支撑,凸台可以为密封舱体内的连接柱提供额外支撑力,预埋竖直板则用于与密封舱体壁间的气密性焊接,以确保舱体密封性。
[0006]所述密封舱体由若干圆环圈叠加成竖直圆环形舱体,上、下两圆环圈28之间的外壁设有T形加强环梁,该T形加强环梁的竖直边分别与上下两圆环圈密封连接、水平边则向外水平延伸,竖直边通过螺栓及螺母固定于圆环圈上,且位于最下层的圆环圈底部与预埋基础密封相连,以便对上、下两圆环圈之间的连接缝隙以及圆环圈底部与预埋基础之间的连接缝进行密封固定。
[0007]所述每一圆环圈由若干块竖直弧形板围成,左、右两竖直弧形板之间的外壁设有
工字柱,通过螺栓及螺母固定工字柱于圆环圈上,以便对左、右两竖直弧形板之间的连接缝隙进行密封固定;所述工字柱沿竖直圆环形舱体外壁设置若干根,每一根工字柱高度与竖直圆环形舱体高度相适应,且底部通过水平板及其上的多根地脚螺钉固定在预埋基础上。
[0008]所述密封舱体外壁设置保温板,该保温板与密封舱体外壁相适应,用于提高密封舱体的保温性能。
[0009]所述舱顶设为圆弧拱顶,其包括设于舱顶中心处的内环梁,设于舱顶底部敞口处的外环梁,设置在内环梁和外环梁之间的若干弧形横梁,并且在内环梁和外环梁之间设有若干与弧形横梁相连的中环梁,相邻的弧形横梁之间密封连接有扇形蒙皮;所述舱顶外环梁与密封舱体最上层的圆环圈顶部及工字柱顶部密封连接、内环梁底部设有与之密封连接的底板,以便通过气密性焊接确保舱顶自身、以及舱顶与密封舱体之间的密封性能。
[0010]所述密封舱体内的连接柱设为多根,其垂直设于密封舱体空间中部,其顶端与舱顶内环梁上的底板相连、底端与预埋基础相连,以便通过连接柱提供支撑,并抵消密封舱体内压力对舱顶的影响。
[0011]所述密封舱体顶部敞口处外壁设有绕其一周的箱形加强环梁,该箱形加强环梁包括围绕密封舱体顶部敞口处外壁设置一周的上环形水平框、下环形水平框,上环形水平框、下环形水平框内侧及外侧分别设有连接二者的内竖直连接板、外竖直连接板,下环形水平框与位于密封舱体顶部的圆环圈相连,下环形水平框底部设有与预埋基础相连的若干工字柱,若干工字柱外侧设有竖直翼板,以便通过箱形加强环梁提高密封舱体顶部的结构强度,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支撑力。
[0012]所述舱顶顶部设有通风楼,该通风楼包括顶盖,设于顶盖底部的其内设空腔的圆柱体,圆柱体底部与舱顶内环梁相连,圆柱体壁上设有多个连通外界和空腔的气窗,圆柱体空腔内设有排气机构及供氧机构,其中:排气机构包括设于通风楼内的多根其上设阀门的通风管,通风管顶部、底部均为敞口,通风管顶部敞口处设有排气扇、底部穿过舱顶内环梁上的底板后延伸至密封舱体空间内,以便根据需要开启阀门和排气扇,并通过通风管将密封舱体内的二氧化碳气、烟气等有害气体抽至通风楼,再经气窗排空;供氧机构包括绕舱顶设置一周、并位于箱形加强环梁上的环形供气主管,环形供气主管与其上设调节阀并与富氧气源相连的供气总管相连,环形供气主管上设有外端与之相连通、内端穿过通风楼及内环梁上的底板延伸至密封舱体空间的供气支管,供气支管内端设有喇叭形扩散口,环形供气主管内壁与若干散气管连通,若干散气管内端穿过舱顶延伸至密封舱体空间,以便根据需要打开调节阀将富氧气体经环形供气主管、供气支管送入密封舱体空间,保障足够氧气供人们工作、学习、生活。
[0013]所述空气回流机构包括设于密封舱体外壁上的环形排气主管,间隔设于环形排气主管上的若干吸风管,若干吸风管内端穿过密封舱体壁延伸至空间内,环形排气主管与其上设排气调节阀的排气管道相连,排气管道与风机相连,以便根据需要打开排气调节阀,通过风机、若干吸风管、环形排气主管将密封舱体空间内的二氧化碳气体、烟气等有害气体强行抽出,或者根据需要打开排气调节阀,通过风机、若干吸风管、环形排气主管向密封舱体空间内鼓入新鲜空气,保持密封舱体内的空气清新。
[0014]所述气闸舱沿密封舱体间隔设置多个,其包括由左、右侧壁及其顶部的弧形拱顶
密封围成的通道,通道内端通过内均压气闸门与设于密封舱体壁上的出入口密封相连、外端设有外均压气闸门,弧形拱顶设为透明的弧形拱顶,以便人员先通过外均压气闸门进入气闸舱,再通过内均压气闸门、出入口进入密封舱体内,反之则从密封舱体内出来。
[0015]所述紧急出口设于密封舱体底部的壁上,并沿密封舱体间隔设置多个,通过该紧急出口便于人员在突发情况时紧急疏散。
[0016]所述舱顶及密封舱体壁上设有若干采光窗,每一采光窗包括设于舱顶及密封舱体壁上的通孔,插设于通孔内并与之密封相连的内、外两端带敞口的矩形框,矩形框内、外两端的敞口处密封连接有透明采光板,以便通过采光窗向密封舱体内提供良好光照。
[0017]所述密封舱体壁底部设有通气管道,该通气管道内端与密封舱体空间连通、外端与外界连通,通气管道上设有控制阀,且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海拔地区用增氧增压舱,包括密封连接在预埋基础上的顶部带敞口、内带空间的密封舱体,以及与密封舱体顶部敞口密封连接的其上设排气机构及供氧机构的舱顶,并在密封舱体空间中部设有连接舱顶与预埋基础的连接柱,密封舱体壁上设有连接外界与舱内空间的空气回流机构,密封舱体外部设有连通密封舱体的供人员出、入的气闸舱,以及紧急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海拔地区的增氧增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舱体由若干圆环圈叠加成竖直圆环形舱体,上、下两圆环圈28之间的外壁设有T形加强环梁,该T形加强环梁的竖直边分别与上下两圆环圈密封连接、水平边则向外水平延伸,竖直边通过螺栓及螺母固定于圆环圈上,且位于最下层的圆环圈底部与预埋基础密封相连;所述每一圆环圈由若干块竖直弧形板围成,左、右两竖直弧形板之间的外壁设有工字柱,通过螺栓及螺母固定工字柱于圆环圈上;所述工字柱沿竖直圆环形舱体外壁设置若干根,每一根工字柱高度与竖直圆环形舱体高度相适应,且底部通过水平板及其上的多根地脚螺钉固定在预埋基础上;所述密封舱体外壁设置保温板,该保温板与密封舱体外壁相适应;所述密封舱体内的连接柱设为多根,其垂直设于密封舱体空间中部,其顶端与舱顶内环梁上的底板相连、底端与预埋基础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海拔地区的增氧增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舱体顶部敞口处外壁设有绕其一周的箱形加强环梁,该箱形加强环梁包括围绕密封舱体顶部敞口处外壁设置一周的上环形水平框、下环形水平框,上环形水平框、下环形水平框内侧及外侧分别设有连接二者的内竖直连接板、外竖直连接板,下环形水平框与位于密封舱体顶部的圆环圈相连,下环形水平框底部设有与预埋基础相连的若干工字柱,若干工字柱外侧设有竖直翼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海拔地区的增氧增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顶设为圆弧拱顶,其包括设于舱顶中心处的内环梁,设于舱顶底部敞口处的外环梁,设置在内环梁和外环梁之间的若干弧形横梁,并且在内环梁和外环梁之间设有若干与弧形横梁相连的中环梁,相邻的弧形横梁之间密封连接有扇形蒙皮;所述舱顶外环梁与密封舱体最上层的圆环圈顶部及工字柱顶部密封连接、内环梁底部设有与之密封连接的底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海拔地区的增氧增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顶顶部设有通风楼,该通风楼包括顶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志宇段超任占誉杨红英张燕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