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及端子接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4486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及端子接线结构,该接线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和卷状体;端子本体包括接线部和用于与用电装置连接的电连接部,接线部设有用于容纳导线的容纳腔,容纳腔的侧壁设有插接槽;卷状体可转动地套设于接线部外,卷状体设有压接单元,压接单元能够通过插接槽向容纳腔内侧延伸。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缓解了连接导线与端子的操作费时费力,并且难以保障连接稳定性的技术问题。且难以保障连接稳定性的技术问题。且难以保障连接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线端子及端子接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气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及端子接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线束是电源和信号的传输介质,导线是线束的主要组成部分,导线与电气元件之间通过接线端子进行电连接。
[0003]目前,接线端子和导线的连接方式常为压接和焊接,分别需要使用对应的压接设备或焊接设备,且需在特定的加工场地进行作业。
[0004]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维修或者线束安装作业中,无法使用压接设备或焊接设备,这种情况下,只能使用手动工具来进行压接或焊接,费时费力,并且难以保证端子和导线连接的稳定性。
[0005]因此,电气连接领域急需一种不需要使用压接设备或焊接设备,能够直接将导线和接线端子稳定的连接的接线端子,能够省时省力,便于操作,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及端子接线结构,以缓解连接导线与端子的操作费时费力,并且难以保障连接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和卷状体;所述端子本体包括接线部和用于与用电装置连接的电连接部,所述接线部设有用于容纳导线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侧壁设有插接槽;所述卷状体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接线部外,所述卷状体设有压接单元,所述压接单元能够通过所述插接槽向所述容纳腔内侧延伸。
[0009]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状体的周长与所述接线部周长的比值范围为75%

100%。
[001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状体轴向方向长度与所述接线部轴向方向长度的比值范围为5%

100%。
[0011]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状体包括卷状板,所述卷状板绕所述接线部外周延伸,所述压接单元成型于所述卷状板的端部。
[0012]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状体包括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卷状板沿所述卷状体的轴向方向分布且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卷状板固接。
[001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状板的两侧分别固接所述第一筒体。
[0014]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状体包括第二筒体,所述压接单元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二筒体的内壁。
[0015]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接单元至少部位位于所述插接槽内并且所述压接单元的悬伸端具有向所述容纳腔内侧延伸的趋势。
[0016]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接单元内侧的侧壁设有凸起部,和/或,所述压接单
元外侧的侧壁设有凸起部。
[0017]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接单元延伸到所述容纳腔内的一端设有倒角或者圆角。
[0018]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接单元具有固定端和悬伸端,所述固定端固接于所述卷状体,所述压接单元的厚度自所述固定端至所述悬伸端逐渐缩小。
[0019]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接单元进入所述容纳腔内的部分的体积占所述容纳腔体积的1%

45%。
[002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接单元在所述卷状体的轴向方向的长度占所述卷状体轴向方向长度的5%

95%。
[0021]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接单元的最大厚度与所述插接槽的宽度的比值范围为10%

50%。
[0022]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状体设有多个周向分布的压接单元。
[002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压接单元沿所述卷状体周向均匀分布。
[0024]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腔为圆柱腔、圆台腔、多棱柱腔或多棱台腔。
[0025]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槽具有沿所述接线部的轴向方向延伸的插接槽侧壁,相对的两个所述插接槽侧壁相互平行。
[0026]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槽具有槽中心平面和沿所述接线部的轴向方向延伸的插接槽侧壁,所述槽中心平面经过所述容纳腔的中心轴线,所述插接槽侧壁与所述槽中心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0
°
~45
°

[0027]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槽具有槽中心平面和沿所述接线部的轴向方向延伸的插接槽侧壁,所述槽中心平面经过所述容纳腔的中心轴线,多个所述插接槽的所述插接槽侧壁相对于对应的所述槽中心平面的倾斜角度相一致。
[0028]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线部的外壁设有止退槽,所述卷状体设有具有向内侧延伸趋势的止退机构。
[0029]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状体的内壁设有止退槽,所述接线部设有具有向外侧延伸趋势的止退机构。
[003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止退机构为止退片。
[0031]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止退机构为具有弹性的弹出机构。
[0032]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状体包括转动施力部,所述转动施力部包括多个施力平面。
[003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本体的材质含有镍、镉、锆、铬、钴、锰、铝、锡、钛、锌、铜、银、金、磷、碲、铍和铅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4]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本体材质中含有碲铜合金,所述碲铜合金中碲的含量为0.1%~5%。
[0035]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本体材质中含有铍铜合金,所述铍铜合金中铍的含量为0.05%~5%。
[0036]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本体材质中含有磷青铜合金,所述磷青铜合金中磷的含量为0.01%~1.5%。
[0037]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本体材质中含有铅黄铜合金,所述铅黄铜合金中
铅的含量为0.1%~5%。
[0038]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状体的材质含有镍、镉、锆、铬、钴、锰、铝、锡、钛、锌、铜、银、金、磷、碲、铍和铅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9]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状体的材质与所述端子本体的材质不相同。
[004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本体的至少部分表面设置镀层,和/或,所述卷状体的至少部分表面设置镀层。
[0041]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本体与导线接触的至少部分表面裸露设置,和/或,所述卷状体与导线接触的至少部分表面裸露设置。
[0042]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本体的镀层与所述卷状体的镀层材质不相同。
[004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本体的镀层与所述卷状体的镀层厚度不相同。
[0044]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镀层材质含有镍、镉、锰、锆、钴、锡、钛、铬、金、银、锌、锡铅合金、银锑合金、钯、钯镍合金、石墨银、石墨烯银、硬银和银金锆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
[004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端子接线结构,包括:导线和上述的接线端子;
[0046]所述导线插设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压接单元经所述插接槽延伸至所述容纳腔中且与所述导线接触配合。
[0047]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线为柔性导体,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本体和卷状体;所述端子本体包括接线部和用于与用电装置连接的电连接部,所述接线部设有用于容纳导线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侧壁设有插接槽;所述卷状体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接线部外,所述卷状体设有压接单元,所述压接单元能够通过所述插接槽向所述容纳腔内侧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状体的周长与所述接线部周长的比值范围为75%

1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状体轴向方向长度与所述接线部轴向方向长度的比值范围为5%

1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状体包括卷状板,所述卷状板绕所述接线部外周延伸,所述压接单元成型于所述卷状板的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状体包括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卷状板沿所述卷状体的轴向方向分布且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卷状板固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状板的两侧分别固接所述第一筒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状体包括第二筒体,所述压接单元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二筒体的内壁。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单元至少部位位于所述插接槽内并且所述压接单元的悬伸端具有向所述容纳腔内侧延伸的趋势。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单元内侧的侧壁设有凸起部,和/或,所述压接单元外侧的侧壁设有凸起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单元延伸到所述容纳腔内的一端设有倒角或者圆角。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单元具有固定端和悬伸端,所述固定端固接于所述卷状体,所述压接单元的厚度自所述固定端至所述悬伸端逐渐缩小。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单元进入所述容纳腔内的部分的体积占所述容纳腔体积的1%

45%。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单元在所述卷状体的轴向方向的长度占所述卷状体轴向方向长度的5%

95%。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单元的最大厚度与所述插接槽的宽度的比值范围为10%

5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状体设有多个周向分布的压接单元。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压接单元沿所述卷状体周向均匀分布。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为圆柱腔、圆台腔、多棱柱腔或多棱台腔。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具有沿所述接线部的轴
向方向延伸的插接槽侧壁,相对的两个所述插接槽侧壁相互平行。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具有槽中心平面和沿所述接线部的轴向方向延伸的插接槽侧壁,所述槽中心平面经过所述容纳腔的中心轴线,所述插接槽侧壁与所述槽中心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0
°
~45
°
。20.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苗云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