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培养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4327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培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培养瓶,包括顶部开口的瓶体,所述瓶体包括上半瓶身和下半瓶身,所述上半瓶身和下半瓶身螺纹连接,所述上半瓶身还可拆卸连接有瓶盖,所述瓶盖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瓶盖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密封排气孔的橡胶塞,所述瓶盖上安装有电暖灯,所述电暖灯上喷涂有防水材料层。该食用菌培养瓶,通过设置的可拆卸连接的上半瓶身和下半瓶身,方便使用者对瓶体进行拆分,以便于对于瓶体内外进行全面清洗,解决了清洗不便的问题;同时便于使用者将瓶体内成熟的食用菌取出;现有技术中培养瓶不便于进行全面清洗杀菌,培养过程中温度和湿度不便于进行单独调控的问题。度不便于进行单独调控的问题。度不便于进行单独调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培养瓶


[0001]本技术涉及食用菌培养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培养瓶。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培养属于现代农业科学的一个分支,为了满足现代人们对食用菌的市场需求,人们开始通过人工培养大量培养食用菌,传统的培养方式是采用袋料连体栽种,这种方法在长时间使用后,培养袋容易腐烂变质,进而影响食用菌的生长,因此,现如今培养瓶培养食用菌被广泛运用。
[0003]培养瓶在进行食用菌培养后,需要对培养瓶内壁进行清洗杀菌,现有的培养瓶不便于对内壁进行充分清洗操作,导致之前残留的培养液或菌种容易对后续新培养的菌种造成影响;并且食用菌培养过程中需要对温度和湿度进行较好的把控,而现有的培养瓶大多只能通过温箱进行统一调控,成熟后的食用菌不便于操作者进行摘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食用菌培养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培养瓶不便于进行全面清洗杀菌,培养过程中温度和湿度不便于进行单独调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用菌培养瓶,包括顶部开口的瓶体,所述瓶体包括上半瓶身和下半瓶身,所述上半瓶身和下半瓶身螺纹连接,所述上半瓶身还可拆卸连接有瓶盖,所述瓶盖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瓶盖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密封排气孔的橡胶塞,所述瓶盖上安装有电暖灯,所述电暖灯上喷涂有防水材料层;所述下半瓶身内壁上开设有插销孔,所述插销孔内插接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上固定连接有塑料膜,所述放置架和塑料膜上均开设有多个渗水孔,所述放置架与下半瓶身内底部隔有一定距离;通过放置架与下半瓶身内底部之间设置的间隙,使得多余的水分在通过渗水孔排出时,食用菌底部不会一直浸泡在水中,避免了食用菌因一直泡水而失活。
[0006]有益效果:该食用菌培养瓶,通过设置的可拆卸连接的上半瓶身和下半瓶身,方便使用者对瓶体进行拆分,以便于对于瓶体内外进行全面清洗,解决了清洗不便的问题;同时便于使用者将瓶体内成熟的食用菌取出;通过设置的排气孔和可拆卸连接的橡胶塞,使得使用者便于控制瓶体的密封性,进而控制瓶体内的氧气含量;同时还可以通过排气孔向瓶体内加入营养液或水,方便快捷;通过设置的电暖灯,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电暖灯单独控制瓶体内的温度,以使得食用菌的成长处于最适合的温度范围内。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装置下半瓶身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1、上半瓶身;2、下半瓶身;3、瓶盖;4、排气孔;5、橡胶塞;6、电暖灯;7、固定
块;8、放置架;9、塑料膜;10、防滑垫;11、排水孔;12、孔塞;13、螺纹块;14、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1]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食用菌培养瓶,包括顶部开口的瓶体,所述瓶体包括上半瓶身1和下半瓶身2,所述上半瓶身1和下半瓶身2螺纹连接。具体的,所述上半瓶身1上固定连接有螺纹块13,所述下半瓶身2上开设有螺纹孔14,所述螺纹孔14与上半瓶身1上固定连接的螺纹块13相匹配。通过设置的可拆卸连接的上半瓶身1和下半瓶身2,方便使用者对瓶体进行拆分,以便于对于瓶体内外进行全面清洗,解决了清洗不便的问题;同时便于使用者将瓶体内成熟的食用菌取出。在使用时,使用者在将上半瓶身1和下半瓶身2组装完成后,在连接处缠绕一圈胶带密封缝隙,确保瓶体密封性,在食用菌成熟后,可以通过拧开上半瓶身1和下半瓶身2,将食用菌从下半瓶身2内取出。所述上半瓶身1和下半瓶身2的外壁表面均设置有凸起的防滑纹(图中未示出)。通过设置的防滑纹,使得使用者在拧动上半瓶身1和下半瓶身2时,能够更好的把握住上半瓶身1和下半瓶身2,不易打滑导致下半瓶身2内食用菌发生碰撞破损。
[0012]所述上半瓶身1还可拆卸连接有瓶盖3。具体的,所述瓶盖3与上半瓶身1间隙配合,所述瓶盖3塞入上半瓶身1的部分略小于上半瓶身1的内径。在使用时,使用者可在瓶盖3上套接密封圈,密封瓶盖3与上半瓶身1之间的间隙。通过设置的间隙配合的瓶盖3,使得上半瓶身1的开口便于得到密封,并且便于瓶盖3的安装与拆取。所述瓶盖3上开设有排气孔4,所述瓶盖3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密封排气孔4的橡胶塞5。具体的,所述橡胶塞5插接于排气孔4内。通过设置的排气孔4和可拆卸连接的橡胶塞5,使得使用者便于控制瓶体的密封性,进而控制瓶体内的氧气含量;同时还可以通过排气孔4向瓶体内加入营养液或水,方便快捷。所述瓶盖3上安装有电暖灯6,具体的,所述瓶盖3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电暖灯6穿过安装孔伸入瓶体内,所述电暖灯6上喷涂有防水材料层。通过设置的电暖灯6,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电暖灯6单独控制瓶体内的温度,以使得食用菌的成长处于最适合的温度范围内,设置的防水涂料层能够降低排气孔4进水沾附到电暖灯6上时发生损坏的概率。
[0013]所述下半瓶身2内壁上开设有插销孔(图中未示出),所述插销孔内插接固定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上设置有放置架8,所述放置架8上固定连接有塑料膜9,所述放置架8和塑料膜9上均开设有多个渗水孔(图中未示出)。具体的,所述塑料膜9为塑料保鲜膜,所述塑料膜9粘接固定于放置架8上,所述放置架8与下半瓶身2内底部隔有一定距离。通过设置的可拆卸连接固定块7和固定块7上的放置架8,使得食用菌能够种植在放置架8上,并且种植完成后,便于将固定块7和放置架8从下半瓶身2内取出清洗。通过放置架8与下半瓶身2内底部之间设置的间隙,使得多余的水分在通过渗水孔排出时,食用菌底部不会一直浸泡在水中,避免了食用菌因一直泡水而失活;通过渗水孔排出的水分能够通过排水管排出。在使用时,使用者将食用菌种植在放置架8上的塑料膜9上,然后将上半瓶身1与下半瓶身2螺纹连接密封,再将瓶盖3与上半瓶身1密封。
[0014]所述下半瓶身2还开设有排水孔11,所述下半瓶身2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密封排水
孔11的孔塞12。具体的,所述孔塞12与排水孔11插接。通过设置的排水孔11和孔塞12,使得使用者在瓶体内水量过多时可以利用排水孔11进行排水,孔塞12能够确保瓶体能够保持密封。所述下半瓶身2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0。通过设置的防滑垫10,使得瓶体在放置时,不易因储存瓶体的储存箱晃动而发生倾倒。
[0015]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其它未具体描述的部分,属于现有技术或公知常识。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培养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瓶体,所述瓶体包括上半瓶身和下半瓶身,所述上半瓶身和下半瓶身螺纹连接,所述上半瓶身还可拆卸连接有瓶盖,所述瓶盖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瓶盖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密封排气孔的橡胶塞,所述瓶盖上安装有电暖灯,所述电暖灯上喷涂有防水材料层;所述下半瓶身内壁上开设有插销孔,所述插销孔内插接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上固定连接有塑料膜,所述放置架和塑料膜上均开设有多个渗水孔,所述放置架与下半瓶身内底部隔有一定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养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电暖灯穿过安装孔伸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觉枫严庭发严廷怀
申请(专利权)人:白沙立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