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走式红托竹荪微喷加湿器,包括轨道,轨道连接行走机构,水箱架内放置水箱,水箱架的上侧设置水泵,水管侧面安装若干雾化喷头,水泵的进出水口分别通过软管连接水箱和水管,轨道的端头下侧设置开关,开关一侧设置加水管,加水管上设置电磁阀,开关电性连接电磁阀,水箱的上端设置加长管,当行走机构移动至轨道的端头并压动开关时,加长管的上端口位于加水管的正下方。通过设置轨道,轨道铺设到任何地方行走机构便能行走至任何地方,使得喷雾加湿非常灵活,且在轨道上行走,更加可靠;轨道端头位置设置加水管,行走机构来到端头位置触发开关,便能自动向水箱内加水,非常方便实用。非常方便实用。非常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走式红托竹荪微喷加湿器
[0001]本技术属于加湿器
,具体涉及一种自走式红托竹荪微喷加湿器。
技术介绍
[0002]红托竹荪具有味香、肉质厚营养丰富、口感好等优点,是竹荪属中的上品,顶端具穿孔,四周有肉格,表面橄榄绿色恶臭的孢体;菌托球形,紫红色菌柄圆柱形,白色中空,菌幕钟形白色,网眼多角形,担孢子为椭圆形,壁平滑,透明,其外形有椭圆形一面内凹的;也有两侧面内凹,中央有一隆脊或椭圆形表面光滑,一侧面内凹的,双核菌丝多分枝、分隔,常观察到镁状联合,个别会产生单个梭状具短柄的芽孢子;初期白色,受机械损伤时变紫蓝色。
[0003]因红托竹荪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为苛刻,需要对其湿度进行有效控制,现有技术中,红托竹荪加湿设备是固定不动地安装在菌房顶部,加湿范围是固定的,导致室内的湿度不均匀,从而导致食用菌生长速度不一,成品质量降低,而且现有具有自走功能的加湿设备装填水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走式红托竹荪微喷加湿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走式红托竹荪微喷加湿器,包括轨道,所述轨道连接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的下端连接水箱架,所述水箱架内放置水箱,所述水箱架的上侧设置水泵,所述水箱架的侧面连接雾化喷头架,所述雾化喷头架上安装水管,所述水管侧面安装若干雾化喷头,所述水泵的进出水口分别通过软管连接水箱和水管,所述轨道的端头下侧设置开关,所述开关一侧设置加水管,所述加水管上设置电磁阀,所述开关电性连接电磁阀,所述水箱的上端设置加长管,当行走机构移动至轨道的端头并压动开关时,加长管的上端口位于加水管的正下方。
[0006]优选的,所述加长管的上端设置漏斗。
[0007]优选的,所述雾化喷头的后侧且位于雾化喷头架上安装风扇。
[0008]优选的,所述轨道的上端开设T型安装槽。
[0009]优选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连接壳、转杆、转杆从动齿、行走轮、两个相互啮合的传动齿、驱动齿、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连接壳外侧且驱动连接驱动齿,所述驱动齿啮合下侧的传动齿,上侧的传动齿与转杆从动齿啮合,所述转杆穿过转杆从动齿,且转杆两端且位于连接壳外侧固定连接行走轮。
[0010]优选的,所述行走轮的外端设置万向滚珠。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自走式红托竹荪微喷加湿器,通过设置轨道,轨道铺设到任何地方行走机构便能行走至任何地方,使得喷雾加湿非常灵活,且在轨道上行走,更加可靠;轨道端头位置设置加水管,行走机构来到端头位置触发开关,便能自动向水
箱内加水,非常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行走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轨道;2、行走机构;21、连接壳;22、转杆;23、转杆从动齿;24、行走轮;25、传动齿;26、驱动齿;27、驱动电机;3、水箱架;4、水箱;5、加长管;6、漏斗;7、加水管;8、电磁阀;9、开关;10、雾化喷头架;11、水泵;12、水管;13、雾化喷头;14、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7]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
2所示的一种自走式红托竹荪微喷加湿器,包括轨道1,轨道1上开设轨道槽,行走机构2在轨道槽内行走,行走机构2的下端连接水箱架3,水箱架3内放置水箱4,水箱架3的上侧设置水泵11,水箱架3的侧面连接雾化喷头架10,雾化喷头架10上安装水管12,水管12侧面安装若干雾化喷头13,水泵11的进出水口分别通过软管连接水箱4和水管12,水泵11从水箱4内抽水输出至水管12,最后由雾化喷头13喷出水雾,雾化喷头13的后侧且位于雾化喷头架10上安装风扇14,通过风扇14吹动使得水雾散开,使得加湿更加均匀,更加利于红托竹荪的生长。
[0018]如图1,轨道1的端头下侧设置开关9,开关9一侧设置加水管7,加水管7上设置电磁阀8,开关9电性连接电磁阀8,水箱4的上端设置加长管5,加长管5的上端设置漏斗6,当行走机构2移动至轨道1的端头并压动开关9时,加长管5的上端口位于加水管7的正下方;行走机构2压动开关9,使得电磁阀8打开,加水管7便可向加长管5内加水,非常方便。
[0019]轨道1的上端开设T型安装槽,T型安装槽内放置螺杆,螺杆另一端连接在支架上,实现轨道1的安装。
[0020]如图3,行走机构2包括连接壳21、转杆22、转杆从动齿23、行走轮24、两个相互啮合的传动齿25、驱动齿26、驱动电机27,驱动电机27设置在连接壳21外侧且驱动连接驱动齿26,驱动齿26啮合下侧的传动齿25,上侧的传动齿25与转杆从动齿23啮合,转杆22穿过转杆从动齿23,转杆22的中间部位为方形结构,使得转杆从动齿23转动可带动转杆22旋转,各齿轮均设置在连接壳21内部,保证各齿轮的使用寿命,且可密闭连接壳21的各开口处,并向内部注入润滑油,可进一步提高使用寿命;且转杆22两端且位于连接壳21外侧固定连接行走轮24,行走轮24的外端设置万向滚珠,万向滚珠可以提供侧向滚动支撑,避免行走轮24外侧摩擦轨道1内壁。
[0021]水箱架3上还安装蓄电池,通过蓄电池向驱动电机27、水泵11、风扇14供电,电磁阀8由外部供电。
[0022]该自走式红托竹荪微喷加湿器在使用的过程中,驱动电机27驱动驱动齿26旋转,
通过两个传动齿25传动带动转杆从动齿23旋转,转杆22跟随旋转,转杆22两端的行走轮24便能在轨道1的轨道槽内行走,行走过程中启动水泵11,水泵11从水箱4内抽水输出至水管12,由雾化喷头13喷出水雾进行加湿;当行走机构2行走到一端时,行走机构2压动开关9,使得电磁阀8打开,同时加长管5的上端口位于加水管7的正下方,加水管7便可向加长管5内加水,加水非常方便。
[0023]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走式红托竹荪微喷加湿器,包括轨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连接行走机构(2),所述行走机构(2)的下端连接水箱架(3),所述水箱架(3)内放置水箱(4),所述水箱架(3)的上侧设置水泵(11),所述水箱架(3)的侧面连接雾化喷头架(10),所述雾化喷头架(10)上安装水管(12),所述水管(12)侧面安装若干雾化喷头(13),所述水泵(11)的进出水口分别通过软管连接水箱(4)和水管(12),所述轨道(1)的端头下侧设置开关(9),所述开关(9)一侧设置加水管(7),所述加水管(7)上设置电磁阀(8),所述开关(9)电性连接电磁阀(8),所述水箱(4)的上端设置加长管(5),当行走机构(2)移动至轨道(1)的端头并压动开关(9)时,加长管(5)的上端口位于加水管(7)的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走式红托竹荪微喷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管(5)的上端设置漏斗(6)。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颜颖,
申请(专利权)人:白沙立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