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自动镀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4044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自动镀膜装置,包括:控制器、喷涂模组、横梁支架、直线驱动单元和行走机构;行走机构设置在光伏发电组件两端,行走机构之间搭建有横梁支架;横梁支架滑动连接直线驱动单元和喷涂模组;控制器连接喷涂模组、行走机构和直线驱动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有效解决了通过手动方式移动装置而导致的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可对喷雾时间、电子喷枪速度、喷枪工作周期等参数进行精确控制;还设有无线通讯和遥控模块,使本设备具备可远程监控的特点,安装于光伏组件上,占用空间少,对实施场地的空间要求较低,容易实施。容易实施。容易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自动镀膜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材料
,尤其包括一种光伏组件自动镀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光伏组件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件,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利用。入射到光伏组件内的太阳光能量的强度和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极大程度地决定了光伏系统的发电量及效率。为了提升光伏组件的太阳能吸收效率,同时维持光伏玻璃组件在户外环境下的增透效果,光伏玻璃组件在出厂前都会喷涂带有减反射及抗污功能的光学膜层。光伏组件一般设置于较为恶劣的环境,存在高温、高湿、盐雾、紫外辐射等不利因素,经过多年的使用,镀膜会由于破损、老化等原因,其减反射性能和自清洁能力大大降低,导致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益降低。因此,光伏组件需要定期镀膜维护,以提升光伏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整体效益。
[0003]现有光伏组件户外镀膜方式主要包括人工、半自动化装置、喷洒车等方式,镀膜工艺主要包括辊涂法和喷涂法。人工和半自动化装置的镀膜方式操作复杂,对镀膜工作的技术要求较高,工作强度大、成本较高、效率较低,且镀膜厚度不均,镀膜液利用率也不高。喷洒车镀膜方式能提高镀膜效率,但是对施工场地要求较高,不利于山区或沙漠地区,使用施工成本也较高,实施条件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自动镀膜装置。
[0005]这种光伏组件自动镀膜装置,包括控制器、喷涂模组、横梁支架、直线驱动单元和行走机构;行走机构设置在光伏发电组件两端,行走机构包括从动轮和主动轮,从动轮和主动轮通过运动平台连接;光伏发电组件两端的行走机构之间搭建有横梁支架;横梁支架滑动连接直线驱动单元和喷涂模组;运动平台上设有控制器,控制器连接喷涂模组、行走机构和直线驱动单元。
[0006]作为优选:主动轮连接轮毂电机;从动轮处设有限位轮。
[0007]作为优选:直线驱动单元包括直线驱动单元运动机构和直线驱动单元电机;直线驱动单元运动机构连接直线驱动单元电机,直线驱动单元运动机构下方与喷涂模组固定连接。
[0008]作为优选:喷涂模组连接有储液罐,喷涂模组设有多个喷口。
[0009]作为优选:每套光伏阵列内存在N个光伏发电组件,每个光伏发电组件的宽度均为W;横梁支架位于光伏发电组件的中心。
[0010]作为优选:控制器内还设有无线通讯和遥控模块。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采用控制器连接直线驱动单元和行走机构,设备可以在光伏组件上自动定位、自动移动并自动完成光伏组件的喷涂,有效解决了通过手动方式移动装置而导
致的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0013]2)控制器还控制喷涂模组,可对喷雾时间、电子喷枪速度、喷枪工作周期等参数进行精确控制,以解决镀膜厚度不均、镀膜液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0014]3)控制器内还设有无线通讯和遥控模块,使本设备具备可远程监控的特点,可以远程控制镀膜装置的启动、停止和移动,同时能接收控制系统上传的上传状态信息、报警信息等数据,以便后台监控和数据统计。
[0015]4)本设备安装于光伏组件上,占用空间少,对实施场地的空间要求较低,容易实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光伏组件自动镀膜装置的结构图;
[0017]图2为控制器连接各硬件的结构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从动轮1、运动平台2、主动轮3、横梁支架4、直线驱动单元运动机构5、直线驱动单元电机6、喷涂模组7、限位轮8、控制器9、光伏发电组件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0020]作为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光伏组件自动镀膜装置,主要安装在光伏发电组件10表面,包括控制器9、喷涂模组7、横梁支架4、直线驱动单元和行走机构;每套光伏阵列内存在N个光伏发电组件10,每个光伏发电组件10的宽度均为W;横梁支架4位于光伏发电组件10的中心。行走机构设置在光伏发电组件10两端,行走机构包括从动轮1和主动轮3,从动轮1和主动轮3通过运动平台2连接;主动轮3连接轮毂电机,从动轮1处设有限位轮8。
[0021]光伏发电组件10两端的行走机构之间搭建有横梁支架4;横梁支架4滑动连接直线驱动单元和喷涂模组7,并采用激光传感器或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传感器进行测距定位;直线驱动单元包括直线驱动单元运动机构5和直线驱动单元电机6;直线驱动单元运动机构5连接直线驱动单元电机6,直线驱动单元运动机构5下方与喷涂模组7固定连接。直线驱动单元的速度为0~5m/s。喷涂模组7连接有储液罐,喷涂模组7设有一组经过优化设计的超声雾化喷头,可以独立控制开关状态,且每个超声雾化喷头都可在支撑支架上移动及固定,实现喷头之间间距可调节、喷涂面积大、喷涂区域可变化的功能,可用于户外大面积光伏组件镀膜。
[0022]运动平台2上设有控制器9,如图2所示,控制器9内含一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安有单片机,单片机通过硬件电路分别控制喷涂模组7、行走机构、直线驱动单元,并可设置工作模式为自动模式或半自动模式。通过WIFI模块与PC上位机通讯,接收上位机控制指令,上传相关工作数据、状态数据、报警信息等。
[0023]使用时,首先在储液罐中盛放适量镀膜液,通过限位轮8将镀膜装置固定在光伏组件起始位置,横梁支架4位于光伏组件中心线;然后对系统上电,镀膜装置开始工作;通过控
制器9命令直线驱动单元与喷涂模组7沿横梁支架4直线移动,对光伏发电组件10喷涂镀膜液;完成当前光伏发电组件10的喷涂后,通过控制器9命令喷涂模组7停止工作,直线驱动单元电机6反转,直线驱动单元和喷涂模组7沿横梁支架4反向移动直至复位;且在直线驱动单元带动喷涂模组7沿横梁支架4移动的过程中,始终通过传感器检测直线驱动单元的位置。
[0024]计算已喷涂的光伏发电组件10的数量,比较已喷涂的光伏发电组件10的数量与光伏发电组件10的总数量N的大小关系,当已喷涂的光伏发电组件10的数量小于光伏发电组件10的总数量N,则表示喷涂镀膜流程未结束,通过控制器9命令行走机构发送启动命令,行走机构移动距离W,移动至下一光伏发电组件10的中心线,并通过限位轮8固定;重复喷镀与移动的步骤,直至已喷涂的光伏发电组件10的数量等于光伏组件10的总数量N;当已喷涂的光伏发电组件10的数量等于光伏组件10的总数量N,则喷涂镀膜流程结束,通过控制器9命令喷涂模组7、直线驱动单元、行走机构停止工作。
[0025]还可以通过控制器9内设置的无线通讯和遥控模块,远程控制直线驱动单元、喷涂模组7和行走机构的运行,进行半自动的镀膜工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自动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9)、喷涂模组(7)、横梁支架(4)、直线驱动单元和行走机构;行走机构设置在光伏发电组件(10)两端,行走机构包括从动轮(1)和主动轮(3),从动轮(1)和主动轮(3)通过运动平台(2)连接;光伏发电组件(10)两端的行走机构之间搭建有横梁支架(4);横梁支架(4)滑动连接直线驱动单元和喷涂模组(7);运动平台(2)上设有控制器(9),控制器(9)连接喷涂模组(7)、行走机构和直线驱动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自动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轮(3)连接轮毂电机;从动轮(1)处设有限位轮(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自动镀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敏王战俞荣栋张英驰贺海晏金胜利黄绵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浙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