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矿用车转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3975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矿用车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支座、转向曲柄、转向臂、双作用式转向缸、转向横拉杆;两个双作用式转向缸的后端分别铰接在转向支座两侧,两个双作用式转向缸的活塞杆分别铰接在外侧的两个转向臂的前端;转向曲柄的后端连接在转向支座的前部,转向横拉杆内部设置有伸缩杆,两个转向横拉杆的伸缩杆分别铰接在转向曲柄的前端两侧,两个转向横拉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侧转向臂的前端,转向横拉杆位于双作用式转向缸的前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匹配独立悬架,具有转向特性优良、结构可靠、受力优良、连接巧妙的优点。连接巧妙的优点。连接巧妙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型矿用车转向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非公路矿用自卸车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矿用车转向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转向机构是矿用车底盘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转向机构设计有利于矿用车的整车行驶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从基础层面来说,转向机构的作用是将转向器输出的信号转化为转向缸的作用力,转向缸驱动转向臂、转向节,从而驱动车轮实现转向。进一步来讲,转向机构要满足阿克曼转角关系,使得转向特性更加符合理想状态,减少轮胎的磨损,加长矿用车的使用寿命。
[0003]目前,针对于非独立悬架的非公路矿用车,大多数使用的是整体式前桥,转向机构的形式也为整体式。中国公开号号为CN109572809A的专利文件公开一种矿用自卸车三连杆转向机构,结构可靠耐用。
[0004]但是,非独立悬架并不适用于匹配独立悬架的两侧车轮具有不等跳动量的矿用自卸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矿用车转向机构,适用于匹配独立悬架,具有转向特性优良、结构可靠、受力优良、连接巧妙的优点。
[0006]技术方案如下:
[0007]大型矿用车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支座、转向曲柄、转向臂、双作用式转向缸、转向横拉杆;两个双作用式转向缸的后端分别铰接在转向支座两侧,两个双作用式转向缸的活塞杆分别铰接在外侧的两个转向臂的前端;转向曲柄的后端连接在转向支座的前部,转向横拉杆内部设置有伸缩杆,两个转向横拉杆的伸缩杆分别铰接在转向曲柄的前端两侧,两个转向横拉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侧转向臂的前端,转向横拉杆位于双作用式转向缸的前部。
[0008]进一步,伸缩杆与活塞杆的端部安装有叉头,叉头为U型叉头,前端两个叉头臂分别设置有叉头轴孔,后端设置有叉头螺纹孔,叉头臂的侧部设置有叉头臂通槽,叉头臂通槽两侧分别设置有螺纹松紧孔,螺纹松紧孔设置有插头螺栓;伸缩杆、活塞杆通过螺纹连接在叉头螺纹孔。
[0009]进一步,转向支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座叉臂,支座叉臂设置有第一支座轴孔,两个第一支座轴孔之间设置有第二支座轴孔;双作用式转向缸的后端设置有转向缸连接轴孔,插头连接轴穿过第一支座轴孔、转向缸连接轴孔将双作用式转向缸的后端与转向支座的支座叉臂铰接;转向曲柄的后端设置有第一转向曲柄轴孔,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转向曲柄轴孔;转向曲柄连接轴穿设在第一转向曲柄轴孔、第二支座轴孔内将转向支座、转向曲柄连接;插头连接轴穿设在第二转向曲柄轴孔、叉头轴孔内,将转向曲柄的前端与两个转向横拉杆的叉头铰接。
[0010]进一步,插头连接轴的端部设置有连接轴固定槽,连接轴固定槽内设置有固定压板,固定压板两端设置有压板通孔;叉头轴孔外侧设置有轴孔螺纹孔,连接轴固定螺钉穿过压板通孔连接在轴孔螺纹孔上,将插头连接轴固定。
[0011]进一步,转向支座的顶部设有第一加强筋,转向支座的背部设有避让口,前部设有减重回凹槽,第二支座轴孔后部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0012]进一步,两个第一支座轴孔为水平对置。
[0013]进一步,转向曲柄连接轴中部设有定位槽口,第一转向曲柄轴孔两侧设置有转向曲柄定位孔;转向曲柄定位孔、定位槽口穿设有锁销,锁销在外壁设置有斜面,前端设置有锁紧螺纹孔;斜面位于定位槽口,自锁螺母安装在锁紧螺纹内。
[0014]进一步,转向臂的前端设有转向缸安装座孔、横拉杆安装座孔,后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分别设置有安装板通孔,安装板固定螺栓设置在安装板通孔上;插头连接轴穿设在转向缸安装座孔、叉头轴孔内将转向臂的前端与活塞杆端部的叉头铰接;插头连接轴穿设在横拉杆安装座孔、叉头轴孔内,将转向臂的前端与伸缩杆端部的叉头铰接。
[0015]进一步,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互相垂直。
[0016]进一步,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的壁面设置有加强键槽,加强键槽内安装有加强键。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8]1.本技术适用于匹配独立悬架,避免了转向运动机构与独立悬架双横臂结构的干涉问题,转向特性更佳,具有结构可靠,受力优良,连接巧妙的优点。
[0019]2.本技术中,相关连接处的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维修等优点;
[0020]3.本技术结构总体实用性高,可操作性强,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中大型矿用车转向机构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所示,是图1中I位置的放大图。
[0023]图3a是本技术中转向支座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b是本技术中转向支座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3c是本技术中转向支座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转向支座、转向曲柄的连接示意图;
[0027]图5是本技术中转向臂的安装示意图;
[0028]图6是本技术中转向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描述充分地示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和再现。
[0030]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中大型矿用车转向机构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31]大型矿用车转向机构,其结构包括:转向支座1、转向曲柄2、转向臂3、双作用式转向缸4、转向横拉杆5。
[0032]转向支座1的后部连接(焊接)在车架圈梁7上,两个双作用式转向缸4的后端分别铰接在转向支座1两侧,两个双作用式转向缸4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转向臂3的前端,转向曲柄2的后端连接在转向支座1的前部;两个转向横拉杆5的一端分别铰接在转向曲柄2的前端两侧,两个转向横拉杆5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侧转向臂3的前端。
[0033]双作用式转向缸4设置有液压油口,液压油口通过管路连接液压机构。液压油通过液压油口进入双作用式转向缸4,推动活塞杆伸出。
[0034]转向横拉杆5位于双作用式转向缸4的前部。
[0035]如图2所示,是图1中I位置的放大图。
[0036]转向横拉杆5内部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与双作用式转向缸4的活塞杆端均安装有叉头6。
[0037]叉头6为U型叉头,前端两个叉头臂分别设置有叉头轴孔61,后端设置有叉头螺纹孔62,叉头臂的侧部设置有叉头臂通槽63,叉头臂通槽63两侧分别设置有螺纹松紧孔64,螺纹松紧孔64设置有插头螺栓65。叉头轴孔61处设置有插头连接轴66。
[0038]转向横拉杆5两端与双作用式转向缸4的活塞杆通过螺纹连接在叉头螺纹孔62上。插头连接轴66的端部设置有连接轴固定槽,连接轴固定槽内设置有固定压板67,固定压板67两端设置有压板通孔;叉头轴孔61外侧设置有轴孔螺纹孔68,连接轴固定螺钉69穿过压板通孔连接在轴孔螺纹孔68上,将插头连接轴66固定,防止窜动和脱离。
[0039]叉头6安装时,松开插头螺栓65,利于装配;叉头6安装后,插头螺栓65旋紧,加强转向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矿用车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支座、转向曲柄、转向臂、双作用式转向缸、转向横拉杆;两个双作用式转向缸的后端分别铰接在转向支座两侧,两个双作用式转向缸的活塞杆分别铰接在外侧的两个转向臂的前端;转向曲柄的后端连接在转向支座的前部,转向横拉杆内部设置有伸缩杆,两个转向横拉杆的伸缩杆分别铰接在转向曲柄的前端两侧,两个转向横拉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侧转向臂的前端,转向横拉杆位于双作用式转向缸的前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矿用车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伸缩杆与活塞杆的端部安装有叉头,叉头为U型叉头,前端两个叉头臂分别设置有叉头轴孔,后端设置有叉头螺纹孔,叉头臂的侧部设置有叉头臂通槽,叉头臂通槽两侧分别设置有螺纹松紧孔,螺纹松紧孔设置有插头螺栓;伸缩杆、活塞杆通过螺纹连接在叉头螺纹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矿用车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转向支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座叉臂,支座叉臂设置有第一支座轴孔,两个第一支座轴孔之间设置有第二支座轴孔;双作用式转向缸的后端设置有转向缸连接轴孔,插头连接轴穿过第一支座轴孔、转向缸连接轴孔将双作用式转向缸的后端与转向支座的支座叉臂铰接;转向曲柄的后端设置有第一转向曲柄轴孔,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转向曲柄轴孔;转向曲柄连接轴穿设在第一转向曲柄轴孔、第二支座轴孔内将转向支座、转向曲柄连接;插头连接轴穿设在第二转向曲柄轴孔、叉头轴孔内,将转向曲柄的前端与两个转向横拉杆的叉头铰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矿用车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哲董志明兰天辉宋黎明杨哲李泽光赵广飞闫国宏吉日木图李波瑞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