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连廊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324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弧形连廊支撑结构。包括柱身、柱顶、钢骨梁和中心钢管混凝土柱,柱身顶部设置有分叉体,柱顶设置有两组,两组柱顶固定设置在分叉体顶部,两柱顶的顶部分别固定在弧形连廊内、外径的下弦杆处,柱身底部与中心钢管混凝土柱连接,中心钢管混凝土柱设置在地面下方的地库顶板梁上,钢骨梁设置在地库顶板梁上。本结构既保证结构安全,效果又好,且尽量少的遮挡店铺展面,最大限度保证商铺可见性、可达性、通透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连廊支撑结构。构。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弧形连廊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弧形连廊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室外连廊设计中,为保证连廊轻盈及设计效果,尽量少的遮挡商铺展面及店招,通常建筑设计要求少设支撑结构柱,但现有技术中的连廊支撑结构支撑力有限,无法兼顾支撑性和通透美观。
[0003]现有技术中,存在连廊支撑结构为传统竖直支撑柱,遮挡严重,无法兼顾美观通透与支撑的情况。如公开号为CN216195382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连廊结构、公开号为CN216838915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具有二层步行连廊的桥梁钢结构、公开号为CN216740698U的中国技术专利:带异形洞口连廊墩柱模板结构等。上述现有技术中连廊的支撑结构为竖直支撑柱,提供的是单点向上的支撑力,故需要在较短间隔设置若干组支撑柱,对商铺遮挡较为严重,在保证了支撑效果的情况下,无法照顾到通透、美观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弧形连廊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支撑性好,安全性高,尽量少的遮挡了店铺展面,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商铺的可达性、通透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弧形连廊支撑结构,包括柱身、柱顶、钢骨梁和中心钢管混凝土柱,所述柱身顶部设置有分叉体,所述柱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柱顶固定设置在分叉体顶部,两所述柱顶的顶部分别固定在弧形连廊内、外径的下弦杆处,所述柱身底部与中心钢管混凝土柱连接,所述中心钢管混凝土柱设置在地面下方的地库顶板梁上,所述钢骨梁设置在地库顶板梁上。
[0007]所述地库顶板梁为放射梁。
[0008]所述钢骨梁上、下部各设置三组直径25mm的纵筋,沿长度方向间隔200mm 设置直径20mm的箍筋。
[0009]所述箍筋遇板处设置16X80的锚板在板底锚固。
[0010]所述钢骨梁采用工字钢。
[0011]所述钢骨梁腹板及上翼缘板两侧设置有栓钉,所述栓钉的纵向间距为150mm。
[0012]所述中心钢管混凝土柱四周包裹设置有柱础,所述柱础高度不突出地面。
[0013]所述中心钢管混凝土柱四周在柱础范围的高度内设置有柱体栓钉。
[0014]所述柱体栓钉直径为10mm,设置间距为100mm。
[0015]所述分叉体内设置有拉结板,所述拉结板中部开口。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17]本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弧形连廊支撑结构,对于大跨连廊仅设单柱支撑结构,柱造型结合建筑设计要求可做异形及变径,既保证结构安全,效果又好,且尽量少的遮挡店铺展面,最大限度保证商铺可见性、可达性、通透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柱身、柱顶部分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分叉体部分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分叉体部分内部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中心钢管混凝土柱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钢骨梁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为柱身、2为柱顶、3为分叉体、4为顶板梁、5为钢骨梁、6为纵筋、7为箍筋、8为栓钉、9中心钢管混凝土柱、10为柱础、11为柱体栓钉、12 为拉结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6]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弧形连廊支撑结构,包括柱身1、柱顶2、钢骨梁 5和中心钢管混凝土柱9,柱身1顶部设置有分叉体3,柱顶2设置有两组,两组柱顶2固定设置在分叉体3顶部,为保证将顶部荷载均匀传至钢柱,两柱顶2 的顶部分别固定在弧形连廊内、外径的下弦杆处,柱身1底部与中心钢管混凝土柱9连接,中心钢管混凝土柱9设置在地面下方的地库顶板梁4上,钢骨梁5 设置在地库顶板梁4上,将钢骨梁5与地库顶板梁4接触面凿毛,以增加接触面和咬合力,柱身1、柱顶2内灌注C40无收缩混凝土。
[0027]优选的,地库顶板梁4为放射梁。
[0028]优选的,钢骨梁5上、下部各设置三组直径25mm的纵筋6,沿长度方向间隔200mm设置直径20mm的箍筋7。
[0029]优选的,箍筋7遇板处设置16X80的锚板在板底锚固。
[0030]优选的,钢骨梁5采用工字钢。
[0031]优选的,钢骨梁5腹板及上翼缘板两侧设置有栓钉8,栓钉8的纵向间距为 150mm。栓钉8长度为80mm。
[0032]优选的,中心钢管混凝土柱9四周包裹设置有柱础10,柱础10高度不突出地面。
[0033]优选的,中心钢管混凝土柱9四周在柱础10范围的高度内设置有柱体栓钉 11。并沿钢中心管混凝土柱9外围设置若干纵筋、箍筋。
[0034]优选的,柱体栓钉11直径为10mm,设置间距为100mm。
[0035]优选的,分叉体3内设置有拉结板12,拉结板12中部开口。
[0036]中心钢管混凝土柱9,通过埋板及特殊锚栓固定在地库顶板梁4上,所有放射梁与
中心钢管混凝土柱9交界处通过焊接连接。最后中心钢管混凝土柱9内浇筑C40无收缩混凝土,钢管内开150直接的灌浆孔,在浇筑节点混凝土时,必须保证节点的密实,若施工振捣困难,应采用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由设计方认可。
[0037]上面仅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各种变化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弧形连廊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柱身(1)、柱顶(2)、钢骨梁(5)和中心钢管混凝土柱(9),所述柱身(1)顶部设置有分叉体(3),所述柱顶(2)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柱顶(2)固定设置在分叉体(3)顶部,两所述柱顶(2)的顶部分别固定在弧形连廊内、外径的下弦杆处,所述柱身(1)底部与中心钢管混凝土柱(9)连接,所述中心钢管混凝土柱(9)设置在地面下方的地库顶板梁(4)上,所述钢骨梁(5)设置在地库顶板梁(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形连廊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库顶板梁(4)为放射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形连廊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骨梁(5)上、下部各设置三组直径25mm的纵筋(6),沿长度方向间隔200mm设置直径20mm的箍筋(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弧形连廊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7)遇板处设置16X80的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文俊李海军杨国锋梁小亮刘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