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模块建筑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619012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模块建筑及其装配方法。其中,装配式混凝土模块包括顶板及若干侧墙,侧墙上预留门窗洞口。顶板固定在侧墙的顶端,侧墙内预留有竖向孔。装配式混凝土模块的顶板及侧墙,包括装修与机电管线布置在内,在工厂内制作完成。施工现场仅需钢筋连接及顶板的叠合层混凝土浇筑及地面装修作业。现场拼装无模板和脚手架,实现了高度的工厂化生产、一体化集成及装配式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现场人工用量。此外,装配式混凝土模块无底板,避免了底板与下层装配式混凝土模块的顶板叠加而导致的地板太厚的问题。通过顶板叠合层混凝土的现场浇筑作业,也避免了模块安装后地板标高难以精确控制的问题。块安装后地板标高难以精确控制的问题。块安装后地板标高难以精确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模块建筑及其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模块建筑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模块建筑根据建筑各个功能空间布局,将整体建筑按功能空间拆分为独立预制功能模块。预制功能模块在工厂预制生产,现场将独立预制功能模块拼装为整体建筑。相较传统基于单个预制构件层次的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模块建筑集成程度高,现场连接节点少,现场建造速度快,可大幅减少建设周期,现场采用大型机械进行模块化建造,减少现场人工用量,可实现高层级的装配式建造和工业化建造,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终极形态。
[0003]现有的模块化装配式建筑主要有以下两种:
[0004]一种是全预制预应力拼装混凝土模块,其精度要求高,生产安装难度大。另一种是预制免拆模板模块,其需要在施工现场绑扎大量钢筋,以及进行模板支设及混凝土浇筑作业,集成度低,且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模块建筑及其装配方法,其可以实现建筑模块高效的工厂化生产,一体化集成,现场装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以及若干侧墙,若干所述侧墙围设成独立的功能空间,所述顶板固定在所述侧墙的顶端,所述侧墙内预留有竖向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模块,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侧墙上留置有门窗洞口,所述门窗洞口的顶部设有顶边梁,所述门窗洞口的侧边设有角柱。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底端预埋有钢筋螺栓盒,所述侧墙和顶板预埋有纵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模块,其特征在于,作为外墙的所述侧墙外侧集成有保温板和/或饰面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和/或顶板内侧集成有门窗、机电管线、内饰板或固定家具中的至少一种。6.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模块建筑的水平连接节点,用于连接两个水平相邻的装配式混凝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连接节点包括两块水平并排设置的顶板以及浇筑在所述两块顶板上的混凝土叠合层,所述混凝土叠合层内埋设有钢筋网片,正对拼缝位置设置水平抗剪钢筋。7.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模块建筑的竖向连接节点,用于连接两个上下相邻的装配式混凝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连接节点包括两个上下对齐设置的侧墙以及侧墙上预留的竖向孔,上下两个所述侧墙上的所述竖向孔上下对齐,所述竖向孔内穿设有竖向钢筋以及填充有混凝土;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侧墙内的竖向钢筋在竖向相接,并采用机械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竖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连接节点还包括侧墙底端预埋的钢筋螺栓盒、侧墙和顶板中预埋的纵筋;位于下方的装配式混凝土模块的纵筋向上伸入位于其上方的装配式混凝土模块的钢筋螺栓盒中,并与所述钢筋螺栓盒螺纹连接。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春雨田启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