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式非固化橡胶沥青复合防水系统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5993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是一种网格式非固化橡胶沥青复合防水系统—防水隔离带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基层清理;步骤2、网格化施工轴线定位;步骤3、铺贴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处喷冷底子油;步骤4、验收;步骤5、刮涂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步骤6、铺贴SBS;步骤7、压边收口;步骤8、验收。本方法通过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设置的防水隔离带,既可渐少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大面积涂刷还可以阻挡渗漏的水横穿过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构件的网格隔离带,从而杜绝了渗漏水在防水卷材下部的混凝土基面顺空腔部位串流,避免了发生渗漏时,对地库顶板、外墙的大面积修补,节约成本。节约成本。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格式非固化橡胶沥青复合防水系统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室的结构防水
,具体是一种网格式非固化橡胶沥青复合防水系统—防水隔离带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充分利用有限的城市空间,地下工程得到了充分的推广,且地库普遍呈现大跨度的梁板结构。地库顶板及侧墙一旦发生渗漏,渗漏水在防水卷材下部的混凝土基面顺空腔部位串流,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及材料对车库顶板、外墙进行大面积修补,且很难找到渗漏点彻底避免渗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通过小面积的涂刷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杜绝渗漏水在防水卷材下部的混凝土基面顺空腔部位串流,避免了发生渗漏时,对地库顶板、外墙的大面积修补,节约成本的方法。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网格式非固化橡胶沥青复合防水系统—防水隔离带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基层清理;步骤2、网格化施工轴线定位;步骤3、铺贴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处喷冷底子油;步骤4、验收;步骤5、刮涂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步骤6、铺贴SBS;步骤7、压边收口;步骤8、验收;其中,步骤1、基层清理步骤1.1、防水基层表面应平整牢固、清洁干燥,符合设计要求,水泥沙浆抹平收水厚宜二次压光,充分养护,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空鼓现象;步骤1.2、基层必须干净、干燥、平整,找平层的平整度应用2米直尺检查,其基层与直尺间最大空隙不应大于5mm空隙,应平缓变化;步骤1.3、确认预埋构、配件已安装完毕,固定牢固;步骤1.4、阴阳角应做成均匀一致,阴角为平整光滑的圆弧,阳角为钝角,半径均为50mm的圆弧;阴阳角处防水卷材附加层宽度不小于500mm,每边不小于250mm;附加层卷材采用3mm厚聚酯胎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进一步,由于通过热熔法将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进行满粘时,若基层处理不到位(例如:基层不平整,表面毛糙等),将会导致卷材粘结不牢固或空鼓现象发生;如果SBS改性
沥青卷材防水层有渗漏点,水便会在防水层下四处串流;此时,通过网格式的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设计,即将大面积地库顶板及外墙以“九宫格”形式分为若干个小单元;便有效的限制了水的串流范围,从而更容易锁定渗漏区域,极大的提高了防水堵漏的效率;由于上述原因,还包括步骤2、网格化施工轴线定位:将大面积地库顶板及外墙以“九宫格”形式分为若干个小单元;步骤2.1、地库顶板网格式设计;步骤2.1.1、预估地库顶板贯通型裂缝的分布;1)、常用的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体积收缩,在温度应力及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贯通型裂缝;2)、地库顶板在使用过程中,因活荷载的作用,使地库顶板的非贯通型裂缝逐渐贯通,根据板跨的受力原理可知,即楼板在动荷载的作用下,板的跨中位置相比于楼板边缘的振幅较大,相比于板的边缘,板的中部会形成密集的贯通型裂缝;3)、根据实际情况,因结构梁配筋率高,混凝土收缩受到的限制较大,且混凝土收缩较为均匀,不易产生裂缝,同时,也束缚了与梁相连接的楼板边缘的板的开裂,因此,贯通型裂缝通常分布在地库顶板中央;步骤2.1.2、预估侧墙贯通型裂缝的分布;地下室外墙墙体超长构件,应力较大,极易产生竖向裂缝,且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缺陷,更大程度上导致了混凝土自防水的失效,同时,地库顶板的雨水及园林灌溉也会顺地下结构外墙墙面排入地下;由于楼板只承受自身恒荷载及自身所承受的活荷载,因此不会产生类似于结构垂直受力构件的纵向裂缝,基于此,墙体的纵向裂缝会在楼板与墙体交接处,受楼板的约束而裂缝终断,同时,丁字剪力墙部位及墙体扶壁柱部位,由于此部位墙体厚度较大,虽受纵向荷载的作用,但相比大面墙体而言,由于结构受力构件的荷载设计值与极限承载力的系数为定值,产生纵向贯通型裂缝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墙体纵向裂缝的形成会集中在无板及无丁字墙和扶壁柱的部位;步骤2.2、放线;按照步骤2.1所预估的结果绘制示意图,并对地库顶板的梁中线及侧墙扶壁柱、丁字剪力墙中线进行放线;步骤3、铺贴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处喷冷底子油;基层干燥后,涂刷基层处理剂;用长把滚刷把冷底子油涂刷在干净干燥的基层表面上,阴阳角处及复杂部位用油漆刷刷涂,要求不露白,涂刷均匀、薄厚一致,切勿反复滚刷、漏刷,不得有麻点、露底现象;干燥4h以上至不粘脚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涂刷冷底子油可以清除基面浮尘,为防水层提供干净清洁的基面,不会因为有浮土而削弱防水层与基面的粘合力,冷底子油渗入基层的毛细孔隙中,相当于沥青钉入基层,增加了防水层与基层的粘结力,更是起到了封闭基面的作用;步骤5、刮涂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步骤5.1、地库顶板网格布置;网格在布设时,依照裂缝产生较为稀疏的部位而设立,因此,以梁顶轴线为依托,构建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隔离带,涂刷宽度为200mm,厚度为2mm;步骤5.2、侧墙网格布置;
施工过程中,施工缝设置与每一层楼的楼板与墙体的交接部位的上部,具体上返高度需结合图纸要求;以施工缝为参考对象,建立水平方向的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隔离带,补强施工缝,延地下外墙,在扶壁柱或丁字墙位置设置一道垂直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隔离带,横纵隔离带相互交叉,形成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隔离网,即结构地下外墙网格式设计,其作用原理与地库顶板相同,修补过程也相对容易,且节约成本;步骤6、热熔法铺贴SBS;防水卷材铺贴时,随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同时施工,卷材间搭接要实现100%的热熔满粘,加热时用工具挑起分离开搭接卷材,在卷材夹缝中进行加热,加热后用手持压辊压实并挤出适度的沥青条,沥青条随即用抹子刮封,从而起到防水的作用效果;步骤6.1、阴阳角附加层及立面卷材铺贴采用满粘法,大面积卷材铺贴采用空铺法施工;步骤6.2、满粘铺贴附加层:用热熔法铺贴SBS防水卷材附加层,熔粘端部卷材时将裁剪整齐的卷材置于铺贴起始端,对准基层上已弹好的粉线,滚展卷材约1m,由一人扶卷材,另一人用喷灯火焰对准卷材与基面交接处同时加热卷材底面与基层面,等卷材底面胶呈现熔融状即进行粘铺,再由一人以手持压辊对铺贴的卷材进行排气压实;步骤6.3、火焰加热器的喷嘴距卷材面应适当;幅宽内加热应均匀一致,加热至卷材表面光亮黑色为度,熔化不够,影响粘结强度;加热过高,改性沥青老化变焦,不但失去粘结,且易烧穿卷材;步骤6.4、弹线空铺施工SBS卷材:在已处理好的基层表面,按照所选卷材的宽度,留出搭接缝尺寸,其中,长边100mm、短边为100m,将铺贴卷材的基准线弹好,按此基准线进行卷材铺贴施工;铺贴后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正确,不得扭曲;步骤6.5、每幅卷材的长边搭接不应小于100mm,短边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相邻两幅卷材的短边接缝应大于1000mm,接缝处采用压轮二次压边,上下层卷材的压边要相互措开1/3幅宽;上下层及相邻卷材的接头要相互错开30~50cm;步骤7、压边收口;步骤7.1、采用热熔法施工应加热均匀,不得加热不足或烧穿卷材,搭接缝部位应溢出热熔的改性沥青,热熔胶为度,并应随即刮封接口,使接缝粘贴严密牢固;步骤7.2、卷材表面热熔后立即滚铺,铺贴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滚铺时应排除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格式非固化橡胶沥青复合防水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步骤1、基层清理;步骤2、网格化施工轴线定位;步骤3、铺贴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处喷冷底子油;步骤4、验收;步骤5、刮涂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步骤6、铺贴SBS;步骤7、压边收口;步骤8、验收;其中,步骤1、基层清理步骤1.1、防水基层表面应平整牢固、清洁干燥,符合设计要求,水泥沙浆抹平收水厚宜二次压光,充分养护,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空鼓现象;步骤1.2、基层必须干净、干燥、平整,找平层的平整度应用2米直尺检查,其基层与直尺间最大空隙不应大于5mm空隙,应平缓变化;步骤1.3、确认预埋构、配件已安装完毕,固定牢固;步骤1.4、阴阳角应做成均匀一致,阴角为平整光滑的圆弧,阳角为钝角,半径均为50mm的圆弧;阴阳角处防水卷材附加层宽度不小于500mm,每边不小于250mm;附加层卷材采用3mm厚聚酯胎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如图1、)步骤2、网格化施工轴线定位:将大面积地库顶板及外墙以“九宫格”形式分为若干个小单元;步骤2.1、地库顶板网格式设计;步骤2.1.1、预估地库顶板贯通型裂缝的分布;、常用的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体积收缩,在温度应力及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贯通型裂缝;、地库顶板在使用过程中,因活荷载的作用,使地库顶板的非贯通型裂缝逐渐贯通,根据板跨的受力原理可知,即楼板在动荷载的作用下,板的跨中位置相比于楼板边缘的振幅较大,相比于板的边缘,板的中部会形成密集的贯通型裂缝;

、根据实际情况,因结构梁配筋率高,混凝土收缩受到的限制较大,且混凝土收缩较为均匀,不易产生裂缝,同时,也束缚了与梁相连接的楼板边缘的板的开裂,因此,贯通型裂缝通常分布在地库顶板中央;步骤2.1.2、预估侧墙贯通型裂缝的分布;地下室外墙墙体超长构件,应力较大,极易产生竖向裂缝,且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缺陷,更大程度上导致了混凝土自防水的失效,同时,地库顶板的雨水及园林灌溉也会顺地下结构外墙墙面排入地下;由于楼板只承受自身恒荷载及自身所承受的活荷载,因此不会产生类似于结构垂直受力构件的纵向裂缝,基于此,墙体的纵向裂缝会在楼板与墙体交接处,受楼板的约束而裂缝终断,同时,丁字剪力墙部位及墙体扶壁柱部位,由于此部位墙体厚度较大,虽受纵向荷载的作用,但相比大面墙体而言,由于结构受力构件的荷载设计值与极限承载力的系数为定值,产生纵向贯通型裂缝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墙体纵向裂缝的形成
会集中在无板及无丁字墙和扶壁柱的部位,如图3;步骤2.2、放线;按照步骤2.1所预估的结果绘制示意图,并对地库顶板的梁中线及侧墙扶壁柱、丁字剪力墙中线进行放线;步骤3、铺贴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处喷冷底子油;基层干燥后,涂刷基层处理剂;用长把滚刷把冷底子油涂刷在干净干燥的基层表面上,阴阳角处及复杂部位用油漆刷刷涂,要求不露白,涂刷均匀、薄厚一致,切勿反复滚刷、漏刷,不得有麻点、露底现象;干燥4h以上至不粘脚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步骤5、刮涂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步骤5.1、地库顶板网格布置;网格在布设时,依照裂缝产生较为稀疏的部位而设立,因此,以梁顶轴线为依托,构建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隔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泽章许子敬盛凯路晓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