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向锁止血管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3091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向锁止血管钳,包括:第一钳臂;第二钳臂,第二钳臂与第一钳臂相互铰接并交叉设置,第二钳臂设有调节孔,调节孔朝向第一钳臂开设;锁止卡板,锁止卡板包括调节板、连接部件和锁止齿,调节板与连接部件活动连接并穿设于调节孔,连接部件与第一钳臂连接,锁止齿设有多个,多个锁止齿与调节板的上表面连接并沿调节板的延伸方向排列,锁止齿设有锁止面和倾斜面,锁止面与调节板垂直设置,倾斜面的上端与锁止面的上端连接,倾斜面的下端与调节板连接,锁止面位于所述锁止齿远离第一钳臂的一侧,第二钳臂与其中一个锁止齿的锁止面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在撑开的状态下,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相互合拢而影响医生的手术操作。的手术操作。的手术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向锁止血管钳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反向锁止血管钳。

技术介绍

[0002]血管钳除了钳夹血管止血外,外科医师还常将其用于撑开、钝性分离组织,在撑开状态下,从血管钳中部进行切断组织的操作,可以避免损伤血管钳下方的重要神经和血管。但由于组织被血管钳撑开时往往会产生对抗力,医生需要用手持续撑开血管钳,否则,血管钳会自动合拢,无法达到撑开目的。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主刀医生既需要用手撑开血管钳,又需要进行切断组织等手术工作,十分不便,而且可能会对主刀医生的手术操作造成较大的影响,甚至造成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反向锁止血管钳。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反向锁止血管钳,包括:
[0006]第一钳臂;
[0007]第二钳臂,所述第二钳臂与所述第一钳臂相互铰接并交叉设置,所述第二钳臂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朝向所述第一钳臂开设;
[0008]锁止卡板,所述锁止卡板包括调节板、连接部件和锁止齿,所述调节板与所述连接部件活动连接并穿设于所述调节孔,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一钳臂连接,所述锁止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锁止齿与所述调节板的上表面连接并沿所述调节板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锁止齿设有锁止面和倾斜面,所述锁止面与所述调节板垂直设置,所述倾斜面的上端与所述锁止面的上端连接,所述倾斜面的下端与所述调节板连接,所述锁止面位于所述锁止齿远离第一钳臂的一侧,所述第二钳臂与其中一个所述锁止齿的锁止面抵接。
[0009]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的上端为夹持端或撑开端,能够对血管进行夹持止血,也能够撑开组织,方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由于设置有锁止卡板,当使用反向锁止血管钳撑开组织时,锁止齿的锁止面能够对第二钳臂的活动进行限制,防止第一钳臂的上端和第二钳臂的上端因组织的对抗力而自动合拢,因此,在手术的过程中,尤其是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医生无需用手维持反向锁止血管钳的撑开状态,很好解放医生的双手,带来极大的便利性;当需要打开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时,能够直接控制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绕两者的铰接点转动,锁止齿的倾斜面不会对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的打开运动进行限制,实现反向锁止的效果;当需要合拢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时,将调节板下压,使锁止面与第二钳臂分离,即让锁止面下压到调节孔的位置,便能够控制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合拢。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弹性组件和连接杆,所述弹
性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钳臂连接,所述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板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钳臂连接,所述调节板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当需要解除锁止齿对第二钳臂的锁止作用时,按压调节板,调节板能够绕连接杆转动,使锁止齿与第二钳臂分离;当锁止卡板对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的开度进行锁定时,弹性组件能够使调节板保持稳定,让锁止齿与第二钳臂保持抵接,避免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合拢。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钳臂设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位于所述弹性组件的下方,所述活动孔朝向所述第二钳臂设置,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活动孔内,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活动孔的内壁面连接。设置活动孔,能够给调节板的转动让出空间,避免第一钳臂对调节板的活动造成干涉,而且,让反向锁止血管钳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连接板和限位杆,所述连接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钳臂连接,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第二钳臂向下倾斜,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设有连接槽,所述限位杆与所述连接槽的内壁面连接,所述调节板设有连接钩,所述连接钩与所述限位杆活动连接。当按压调节板并使调节板绕连接杆转动时,连接钩能够带动弹片发生弹性形变;而当松开调节板时,弹片能够恢复并使连接钩带动调节板绕连接杆转动,让锁止齿恢复到与第二钳臂抵接的位置,实现反向锁止。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套设于所述限位杆,所述连接钩与所述滚轮的外周壁面活动连接。设置滚轮能够减少连接钩与限位杆之间的摩擦,使连接钩的活动更为顺畅,有利于进行解锁动作,也能够减少连接钩的磨损,使连接钩更耐用。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板远离所述第一钳臂的一端为按压端,所述按压端设有按压凹槽,所述按压凹槽朝向上方开口并贯穿于所述调节板的前后侧面。如此设置,方便使用者将手指从前侧伸入到按压凹槽内,并使用手指对调节板进行按压动作,实现解锁。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板呈圆弧状,所述调节板的圆心位置为所述第一钳臂与所述第二钳臂铰接的位置。如此设置,当第二钳臂相对于第一钳臂转动时,无论第二钳臂与第一钳臂打开的角度多大,与第二钳臂抵接的锁止面始终是与第二钳臂水平设置的,能够使锁止齿与第二钳臂保持面接触,减少第二钳臂对锁止齿的磨损程度。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板设有拉手,所述拉手设有拉环和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上端与所述调节板的按压端连接,所述延伸杆向下延伸设置,所述延伸杆的下端与所述拉环连接。设置拉手,能够使调节板的按压位置下移,使得按压调节板的动作更为容易。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伸杆设有螺纹结构,所述按压端设有螺孔,所述延伸杆的螺纹结构与所述螺孔配合连接。如此设置,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对拉环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反向锁止血管钳适用于手部大小不同的使用者。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钳臂的上端和所述第二钳臂的上端均呈弯弧形,所述第一钳臂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钳臂的上端的弯曲方向一致。如此设置,能够避免第一钳臂的上端和第二钳臂的上端过于尖锐,在进行撑开组织的时候,第一钳臂的上端和第二钳臂的上端刺伤组织而造成医疗事故。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反向锁止血管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反向锁止血管钳的主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调节板及锁止齿的主视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反向锁止血管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反向锁止血管钳的主视图;
[0025]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调节板及锁止齿的主视图;
[0026]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钳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100、第一钳臂;110、活动孔;111、连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向锁止血管钳,其特征在于,第一钳臂;第二钳臂,所述第二钳臂与所述第一钳臂相互铰接并交叉设置,所述第二钳臂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朝向所述第一钳臂开设;锁止卡板,所述锁止卡板包括调节板、连接部件和锁止齿,所述调节板与所述连接部件活动连接并穿设于所述调节孔,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一钳臂连接,所述锁止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锁止齿与所述调节板的上表面连接并沿所述调节板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锁止齿设有锁止面和倾斜面,所述锁止面与所述调节板垂直设置,所述倾斜面的上端与所述锁止面的上端连接,所述倾斜面的下端与所述调节板连接,所述锁止面位于所述锁止齿远离第一钳臂的一侧,所述第二钳臂与其中一个所述锁止齿的锁止面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锁止血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弹性组件和连接杆,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钳臂连接,所述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板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钳臂连接,所述调节板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连接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向锁止血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臂设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位于所述弹性组件的下方,所述活动孔朝向所述第二钳臂设置,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活动孔内,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活动孔的内壁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向锁止血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连接板和限位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宪平汤苏成黎景佳张剑利何发尧朱肇峰陈伟雄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