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介入手术用止血压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2360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心内科介入手术用止血压迫器,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束缚带,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患者穿刺点进行止血压迫的止血压迫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止血压迫组件,并以压迫圆板与防滑球体配合,使压迫圆板与患者皮肤贴合,对刺痛感有效缓解,增强防滑效果,提高压迫圆板定位,初步地避免压迫圆板偏移,使穿刺点得到有效地止血压迫,通过设置补压组件,作用于第二气垫,对穿刺点周边皮肤按摩,同时对压迫圆板进行增补,更近一步地避免压迫圆板偏移,增加穿刺点止血压迫的效果,通过补压组件配合止血压迫组件使用,便于穿刺点的按压与解除按压。与解除按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介入手术用止血压迫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特别涉及一种心内科介入手术用止血压迫器。

技术介绍

[0002]心内科介入手术中,会通过穿刺肱动脉到相关血管中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穿刺导管和鞘管要从动脉内拔除,并对穿刺位置处进行按压,大多采用人工按压和压迫止血装置等方式进行按压,因需长时间按压,采用人工按压方式,会导致医护人员疲劳,如因疲劳导致按压力度不足,会引发患者穿刺口出血、皮下血肿等情况,进而,基本上会采用压迫止血装置进行穿刺口按压。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112842444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心内科介入手术用止血压迫器,涉及一种止血压迫装置,外壳的内侧面设有内螺纹孔B;减压环板中部设置的内环内端设有扩径口,减压环板的内环至接近外缘形成环形凹陷槽;减压环板处于外壳的气腔口处,穿在减压环板内环中的柱体外端外部板,柱体和外螺纹B一侧设有气槽,柱体内端的穿刺点压迫头处于中部孔的扩径口中,弱力度弹簧分别顶在减压环板和外部板上;软管两端分别连接气囊和凸起台;本专利技术在需要穿刺点压迫头放松时,由气囊控制外壳内的气腔使减压环板增压,同时膨胀后的减压环板压迫穿刺部位四周皮肤。
[0004]上述止血压迫器使用时,先通过公扣和母扣将约束带A和约束带B连接,并将穿刺点压迫头的球状凸起压住穿刺伤口部位,压迫过程中,在对穿刺点压迫头压力进行调整时,医护人员将气囊内的空气挤压进气腔内,并迫使减压环板在穿刺点四周皮肤施压,以获取穿刺点压迫头的减压,然而球状凸起不与肱动脉处皮肤相贴合,且无防滑效果,球状凸起在按压时,患者手臂穿刺点缺乏舒适度,约束带A和约束带B连接不适中,相互连接较为松动,球状凸起与患者皮肤接触点会发生偏移,达不到穿刺点按压的预计效果,相互连接较紧,会导致患者手臂血液无法循环,胳膊会出现淤紫等情况,另外,该止血压迫器在患者手臂上绑定过程中,气囊会悬挂于手臂一侧,不仅美观性差,同时也影响患者的活动行为,比如:走动、换衣服、上洗手间等行为,进一步地会影响患者的心情,同时,气囊需要医护人员不停屈伸手指动作,如长时间挤压气囊,会造成手指发酸,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心内科介入手术用止血压迫器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心内科介入手术用止血压迫器以解决现有的止血压迫器中球状凸起不与肱动脉处皮肤相贴合,且无防滑效果,球状凸起在按压时,患者手臂穿刺点缺乏舒适度,约束带A和约束带B连接不适中,会导致球状凸起与患者皮肤接触点会发生偏移,达不到穿刺点按压的预计效果,另外,气囊会悬挂于手臂一侧,不仅美观性差,同时也影响患者的活动行为,同时,如长时间挤压气囊,会造成医护人员手指发酸。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心内科介入手术用止血压迫器,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束缚带,
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患者穿刺点进行止血压迫的止血压迫组件,所述止血压迫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底端贯穿下方的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安装筒内设置有压迫圆板,所述压迫圆板与所述安装筒之间通过螺栓和螺纹孔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垫、连接支架,所述压迫圆板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直杆,所述第二直杆上固定套设有限位支架,所述限位支架上卡接有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压迫圆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防滑球体,所述压迫圆板的底端呈弧形状设置;还包括用于止血压迫组件增补和缓解患者皮肤刺痛感的补压组件,所述补压组件与所述止血压迫组件相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补压组件包括安装与上方所述第二通孔内的第一圆板,所述第一圆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圆板,所述第二圆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直杆,所述第一直杆贯穿所述第一圆板并延伸至箱体内,所述第一直杆上转动套接有圆盘,且所述圆盘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杆上套设有拉簧,所述拉簧与所述圆盘、所述第二通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杆与所述第二直杆相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直杆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直杆的底端位于安装槽内,所述第一直杆的外侧壁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导向块,且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限位支架包括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二直杆上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T形杆,所述T形杆的另一端呈弧形状设置。
[0011]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件包括相连接的圆环和多个弹性片,所述圆环与多个所述弹性片呈一体结构,所述弹性片卡接于所述T形杆上,所述圆环的外侧壁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弹性片呈S形状设置,所述弹性片是由金属材质制成。
[0013]优选地,所述圆盘包括转动套接于所述第一直杆上的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上固定套接有第一气垫,所述第一气垫上固定套设有第三固定环,所述第三固定环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的顶部与所述拉簧固定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圆盘的下方,所述第一通孔内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安装有密封塞。
[001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止血压迫组件,先将束缚带套于手臂上,并使压迫圆板位于穿刺点处,按压第二直杆下移,第二直杆会带动压迫圆板、连接支架、安装筒、限位支架向下移动,压迫圆板在下移时会与穿刺点接触,压迫圆板底端的弧度会与患者皮肤相贴合,同时,防滑球体会与穿刺点皮肤相接处,当限位支架卡接在限位部件上时,压迫圆板对穿刺点进行贴合按压并无法上移,防滑球体对穿刺点周围的刺痛感皮肤起到缓解作用,同时,通过防滑球体增强了防滑效果,提高了压迫圆板的定位效果,初步地避免压迫圆板与穿刺点发生偏移,通过压迫圆板与防滑球体的配合,使穿刺点得到有效地止血压迫。
[0017]通过设置补压组件,先取下密封塞,按压第二圆板时,第一直杆会向下移动,使圆盘被推动,在推动过程中,会使拉簧被拉伸,同时,使导向槽滑动在导向块上,圆盘在推动时,会将通过进气管注入到箱体内的气体向下推动,使第二气垫得以向下扩张,当不对第二圆板进行按压时,拉簧的回弹会使圆盘恢复原位,进一步地会带动第一直杆恢复原位,同
时,第二气垫会恢复初始状态,在进行多次按压时,第二气垫会对周边皮肤进行按摩,缓解患者的痛刺感,在第二圆板处于按压状态时,将密封塞塞入进气管内进行封闭,第二气垫会对压迫圆板起到增补作用,更近一步地避免压迫圆板与穿刺点发生偏移,从而增加了穿刺点止血压迫的效果。
[0018]通过补压组件配合止血压迫组件使用,当第一直杆的底端与安装槽的底端相接处时,进一步地使第一直杆继续向下按压,会按压第二直杆下移,以便限位支架卡接在限位部件上,止血压迫结束后,通过按压并旋转第二圆板,使第一直杆转动,第二直杆在导向槽与导向块的作用下转动,进而会使限位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介入手术用止血压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束缚带,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患者穿刺点进行止血压迫的止血压迫组件;所述止血压迫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底端贯穿下方的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安装筒内设置有压迫圆板;所述压迫圆板与所述安装筒之间通过螺栓和螺纹孔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垫、连接支架,所述压迫圆板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直杆,所述第二直杆上固定套设有限位支架,所述限位支架上卡接有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压迫圆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防滑球体,所述压迫圆板的底端呈弧形状设置;还包括用于止血压迫组件增补和缓解患者皮肤刺痛感的补压组件,所述补压组件与所述止血压迫组件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介入手术用止血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压组件包括安装与上方所述第二通孔内的第一圆板,所述第一圆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圆板,所述第二圆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直杆,所述第一直杆贯穿所述第一圆板并延伸至箱体内,所述第一直杆上转动套接有圆盘,且所述圆盘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杆上套设有拉簧,所述拉簧与所述圆盘、所述第二通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杆与所述第二直杆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内科介入手术用止血压迫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伏蕊朱成刚高国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