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内胆电饭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3033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双内胆电饭煲,左锅盖的后端通过左枢轴与锅体枢接,右锅盖的后端通过右枢轴与锅体枢接,左锅盖的右端面能够相对锅体左右移动或者上下摆动、和/或右锅盖的左端面能够相对锅体左右移动或者上下摆动,使得满足关系式一或者关系式二,关系式一为B≤D<C且B≤A<C,关系式二为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内胆电饭煲


[0001]本技术涉及电饭煲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内胆电饭煲。

技术介绍

[0002]双内胆电饭煲是指一个电饭煲具有两个内胆,可以同时进行两种烹饪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由于双内胆电饭煲两个盖体距离过近,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制件变形,装配公差等原因可能会发生两个盖体存在开盖干涉、摩擦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双内胆电饭煲,能够防止两个锅盖打开时的相互干涉。
[000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双内胆电饭煲,包括锅体、位于所述锅体内的两个内胆、左锅盖和右锅盖,所述左锅盖的后端通过左枢轴与所述锅体枢接,所述右锅盖的后端通过右枢轴与所述锅体枢接,所述左锅盖的右端面能够相对所述锅体左右移动或者上下摆动、和/或所述右锅盖的左端面能够相对所述锅体左右移动或者上下摆动,使得满足关系式一或者关系式二,所述关系式一为B≤D<C且B≤A<C,所述关系式二为D

B=C

A>0,其中,在所述左锅盖和所述右锅盖均完全关闭的状态下,所述左锅盖的所述右端面和所述右锅盖的所述左端面所形成的间隙为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的前端的宽度为A,所述第一间隙的后端的宽度为B;在所述左锅盖和所述右锅盖均完全打开的状态下,所述左锅盖的右端面和所述右锅盖的左端面所形成的间隙为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的前端的宽度为C,所述第二间隙的后端的宽度为D。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内胆电饭煲,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锅盖能够相对锅体左右移动,则锅盖在打开过程中还朝远离锅体的中心移动,从而使得两个锅盖之间的间隙的宽度变大,以防止开盖干涉。当左锅盖的右端面和右锅盖的左端面能够相对锅体向上摆动,则两个锅盖之间的间隙的宽度变大,也可以防止开盖干涉。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锅体的上端具有左铰链座和右铰链座,所述左锅盖设有与所述左铰链座相配合的左凹槽,所述右锅盖设有与所述右铰链座相配合的右凹槽,所述左铰链座的左端面和/或所述右铰链座的右端面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一枢接孔,所述左凹槽的左端面和/或所述右凹槽的右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台相配合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从所述第一枢接孔的顶点开始向前延伸且沿着所述第一枢接孔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一凸台的至少一部分的厚度由下至上逐渐变大,所述第二凸台从所述第一枢接孔的顶点向后延伸且沿着所述第一枢接孔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二凸台的至少一部分厚度由下至上逐渐变大。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铰链座的右端面和/或所述右铰链座的左端面设有第三凸台和第二枢接孔,所述左凹槽的右端面和/或所述右凹槽的左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三凸台相配合的第四凸台,所述第三凸台从所述第二枢接孔的顶点开始向前延伸且
沿着所述第二枢接孔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三凸台的至少一部分的厚度由下至上逐渐变小,所述第四凸台从所述第二枢接孔的顶点向前延伸且沿着所述第二枢接孔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二凸台的至少一部分厚度由下至上逐渐变大。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的最大厚度值处均具有竖直平面部。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凸台和所述第四凸台的最大厚度值处均具有竖直平面部。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锅体的上端具有左铰链座和右铰链座,所述左锅盖设有与所述左铰链座相配合的左凹槽,所述右锅盖设有与所述右铰链座相配合的右凹槽,所述左凹槽的右端面和/或所述右凹槽的左端面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孔,所述左凹槽的右端和/或所述右凹槽的左端固设有弹性件,当所述左锅盖或所述右锅盖的打开角度达到预设值时,所述左铰链座或右铰链座挤压所述弹性件,以向所述左锅盖的所述右端面或所述右锅盖的所述左端面提供向上力矩。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件的靠近所述左铰链座或右铰链座一侧的外表面为中间高两边低。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件为实心的橡胶件。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锅体的上端具有左铰链座和右铰链座,所述左锅盖设有与所述左铰链座相配合的左凹槽,所述右锅盖设有与所述右铰链座相配合的右凹槽,所述左凹槽的右端面和/或所述右凹槽的左端面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孔,所述左枢轴和/或所述右枢轴套设有扭簧,所述左锅盖和/或所述右锅盖设有插孔,所述扭簧的第一扭臂抵靠于所述左铰链座或所述右铰链座,所述扭簧的第二扭臂的自由端插入所述插孔且受挤压弯曲变形地抵靠于所述插孔,以向所述左锅盖的所述右端面或所述右锅盖的所述左端面提供向上力矩,所述插孔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扭臂的横截面面积。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右枢轴和所述左枢轴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铰链座或所述右铰链座设有避让所述第二扭臂的第三条形孔,所述第三条形孔具有向上的开口。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件相较于所述第二扭臂更靠近所述左锅盖的所述右端面或所述右锅盖的所述左端面。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内胆电饭煲处于关盖时的俯视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内胆电饭煲的第一实施方式处于开盖时的主视示意图;
[0021]图3是图2所示的双内胆电饭煲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图3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5是图3所示的双内胆电饭煲的剖视示意图;
[0024]图6是图5中I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7是图5中II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8是图3所示的双内胆电饭煲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是图2所示的双内胆电饭煲的右锅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是图9中IV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9]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内胆电饭煲的第二实施方式处于开盖时的主视示意图;
[0030]图12是图11所示的双内胆电饭煲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3是图12中V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2]图14是图11所示的双内胆电饭煲的锅盖处于完全打开状态下的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0033]图15是图11所示的双内胆电饭煲的锅盖处于完全关闭状态下的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0034]图16是图11所示的双内胆电饭煲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内胆电饭煲(10),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100)、位于所述锅体(100)内的两个内胆、左锅盖(200)和右锅盖(300),所述左锅盖(200)的后端通过左枢轴与所述锅体(100)枢接,所述右锅盖(300)的后端通过右枢轴(310)与所述锅体(100)枢接,所述左锅盖(200)的右端面能够相对所述锅体(100)左右移动或者上下摆动、和/或所述右锅盖(300)的左端面能够相对所述锅体(100)左右移动或者上下摆动,使得满足关系式一或者关系式二,所述关系式一为B≤D<C且B≤A<C,所述关系式二为D

B=C

A>0,其中,在所述左锅盖(200)和所述右锅盖(300)均完全关闭的状态下,所述左锅盖(200)的所述右端面和所述右锅盖(300)的所述左端面所形成的间隙为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的前端的宽度为A,所述第一间隙的后端的宽度为B;在所述左锅盖(200)和所述右锅盖(300)均完全打开的状态下,所述左锅盖(200)的右端面和所述右锅盖(300)的左端面所形成的间隙为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的前端的宽度为C,所述第二间隙的后端的宽度为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内胆电饭煲(10),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00)的上端具有左铰链座(110)和右铰链座(120),所述左锅盖(200)设有与所述左铰链座(110)相配合的左凹槽(210),所述右锅盖(300)设有与所述右铰链座(120)相配合的右凹槽(320),所述左铰链座(110) 的左端面和/或所述右铰链座(120)的右端面设有第一凸台(130)和第一枢接孔(140),所述左凹槽(210)的左端面和/或所述右凹槽(320)的右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台(130)相配合的第二凸台(600),所述第一凸台(130)从所述第一枢接孔(140)的顶点开始向前延伸且沿着所述第一枢接孔(140)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一凸台(130)的至少一部分的厚度由下至上逐渐变大,所述第二凸台(600)从所述第一枢接孔(140)的顶点向后延伸且沿着所述第一枢接孔(140)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二凸台(600)的至少一部分厚度由下至上逐渐变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内胆电饭煲(10),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铰链座(110)的右端面和/或所述右铰链座(120)的左端面设有第三凸台(150)和第二枢接孔(160),所述左凹槽(210)的右端面和/或所述右凹槽(320)的左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三凸台(150)相配合的第四凸台(330),所述第三凸台(150)从所述第二枢接孔(160)的顶点开始向前延伸且沿着所述第二枢接孔(160)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三凸台(150)的至少一部分的厚度由下至上逐渐变小,所述第四凸台(330)从所述第二枢接孔(160)的顶点向前延伸且沿着所述第二枢接孔(160)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二凸台(600)的至少一部分厚度由下至上逐渐变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津宁杨广良宋玉凯关大伟王海万景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伊莱特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