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双回路吸收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2648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双回路吸收塔,包括副吸收塔和主吸收塔,副吸收塔的一侧固定连通有第一吸收机构,副吸收塔的顶端固定连通有第一排气管道,第一排气管道远离副吸收塔的一端与主吸收塔一侧的中部固定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新型双回路吸收塔,通过设置脱硫机构,螺纹柱上的升降壳从底部推动吸附滤网向上运动,吸附滤网上吸附的石灰石浆液与上移的烟气接触,对烟气内的二氧化硫进行脱硫加工,避免上飘烟气里的二氧化硫并未被吸收,提高了吸收塔的脱硫效率;通过设置副吸收塔和主吸收塔,待吸收二氧化硫的烟气先经过副吸收塔脱硫后而后经过主吸收塔脱硫,避免脱硫后烟气出现含硫率高的现象,降低了烟气处理成本。降低了烟气处理成本。降低了烟气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双回路吸收塔


[0001]本技术涉及吸收塔
,具体为新型双回路吸收塔。

技术介绍

[0002]吸收塔的主要作用是利用PH值为5.0

6.0的石灰石浆液除去烟气中二氧化硫,以石灰石浆液为脱硫剂,由循环浆泵输送,经喷嘴雾化,含有SO2的烟气进行喷淋洗涤,使SO2与浆液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硫酸钙,从而将SO2除掉,并在浆液中鼓入空气,强制使亚硫酸钙转化成硫酸钙(石膏),浆液中的固体物质连续地从浆液中分离出来,经真空过滤浓缩生成有用的石膏产品。
[0003]但是,传统的吸收塔存在以下缺点:
[0004](1)传统的吸收塔工作时,部分待脱硫的烟气从喷淋管之间的缝隙向上飘出,上飘烟气里的二氧化硫并未被吸收,降低了吸收塔的脱硫效率;
[0005](2)传统的吸收塔脱硫效率有限,经过吸收塔脱硫后的烟气可能出现含硫率仍然很高的现象,需要进行二次处理,增加了烟气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双回路吸收塔,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吸收塔工作时,部分待脱硫的烟气从喷淋管之间的缝隙向上飘出,上飘烟气里的二氧化硫并未被吸收,降低了吸收塔的脱硫效率;传统的吸收塔脱硫效率有限,经过吸收塔脱硫后的烟气可能出现含硫率仍然很高的现象,需要进行二次处理,增加了烟气处理成本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双回路吸收塔,包括副吸收塔和主吸收塔,所述副吸收塔的一侧固定连通有第一吸收机构,所述副吸收塔的顶端固定连通有第一排气管道,所述第一排气管道远离副吸收塔的一端与主吸收塔一侧的中部固定连通,所述主吸收塔的另一侧固定连通有第二吸收机构,所述主吸收塔的顶端固定连通有第二排气管道,所述副吸收塔的中部固定连通有第一排杂管道,所述主吸收塔的中部固定连通有第二排杂管道,所述副吸收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滤网,所述副吸收塔内壁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脱硫机构,所述脱硫机构包括螺纹柱和吸附滤网,所述第一吸收机构包括第一循环泵和第一喷淋管,第一滤网上拦截的杂质通过第一排杂管道排至外界,第二滤网上拦截的杂质通过第二排杂管道排至外界。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进液口固定连通有延伸至副吸收塔内部的第一抽取管道,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出液口固定连通有第一输送管道,所述第一输送管道远离第一循环泵的一端安装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远离第一输送管道的一端与第一喷淋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副吸收塔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穿过副吸收塔与第一喷淋管正对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循环泵通电后启动第一循环泵抽取副吸收塔内经过第一滤网过滤后的石灰石浆液,抽取到的石灰石浆液通过第一输送管道输送至第一喷淋管
内,第一喷淋管将石灰石浆液均匀喷出,对副吸收塔内的烟气进行简易脱硫,伺服电机通电后启动,伺服电机带动第一喷淋管转动,对第一喷淋管的喷淋角度进行调整。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吸收机构包括第二循环泵和若干个第二喷淋管,所述第二循环泵的进液口固定连通有延伸至主吸收塔内部的第二抽取管道,所述第二循环泵的出液口固定连通有第二输送管道,所述第二输送管道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若干个分支管道,若干个所述分支管道远离第二输送管道的一端穿过主吸收塔分别与第二喷淋管的一端固定连通,第二循环泵通电后启动,第二循环泵通过第二抽取管道抽取经过第二滤网过滤后的石灰石浆液,抽取到的浆液通过第二输送管道输送至多个分支管道,多个分支管道将石灰石浆液输送至多个第二喷淋管内,第二喷淋管喷洒出石灰石浆液对主吸收塔内的烟气进行二次脱硫。
[0010]优选的,所述螺纹柱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升降壳,所述升降壳的顶端与吸附滤网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吸附滤网底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贯穿第一滤网的长度杆,且两个所述长度杆均与第一滤网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长度杆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螺纹柱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搅拌叶片,螺纹柱表面的螺纹与升降壳内壁的螺纹相互匹配,升降壳随着两侧长度杆相对于第一滤网发生滑动,升降壳从吸附滤网的底端向上推动,对吸附滤网的高度进行调整,吸附滤网与上移的气体接触,吸附滤网上粘附有第一喷淋管喷出的石灰石浆液,对上移气体内的二氧化硫进行简易吸收。
[0011]优选的,所述螺纹柱的底端与副吸收塔转动连接,所述副吸收塔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穿过副吸收塔与螺纹柱正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旋转电机通电后启动,旋转电机带动螺纹柱转动。
[0012]优选的,所述副吸收塔上固定连通有位于第一排杂管道上方的进气管道,所述主吸收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滤网,待脱硫的烟气通过进气管道注入副吸收塔内。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通过设置脱硫机构,旋转电机带动螺纹柱转动,螺纹柱上的升降壳从底部推动吸附滤网向上运动,吸附滤网上吸附的石灰石浆液与上移的烟气接触,对烟气内的二氧化硫进行脱硫加工,避免上飘烟气里的二氧化硫并未被吸收,提高了吸收塔的脱硫效率;
[0015]2、通过设置副吸收塔和主吸收塔,待吸收二氧化硫的烟气先经过副吸收塔脱硫后而后经过主吸收塔脱硫,避免脱硫后烟气出现含硫率高的现象,降低了烟气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脱硫机构的侧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主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副吸收塔;2、第一吸收机构;21、第一循环泵;22、第一抽取管道;23、第一输送管道;24、伺服电机;25、旋转接头;26、第一喷淋管;3、第一排杂管道;4、进气管道;5、第一排气管道;6、第二排气管道;7、第二吸收机构;71、第二抽取管道;72、第二循环泵;73、第二输送管道;74、分支管道;75、第二喷淋管;8、第二排杂管道;9、脱硫机构;91、旋转电机;
92、螺纹柱;93、搅拌叶片;94、长度杆;95、吸附滤网;96、升降壳;97、限位板;10、主吸收塔;11、第一滤网;12、第二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3]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了新型双回路吸收塔,包括副吸收塔1和主吸收塔10,副吸收塔1的一侧固定连通有第一吸收机构2,副吸收塔1的顶端固定连通有第一排气管道5,第一排气管道5远离副吸收塔1的一端与主吸收塔10一侧的中部固定连通,主吸收塔10的另一侧固定连通有第二吸收机构7,主吸收塔10的顶端固定连通有第二排气管道6,副吸收塔1的中部固定连通有第一排杂管道3,主吸收塔10的中部固定连通有第二排杂管道8,副吸收塔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滤网11,副吸收塔1内壁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脱硫机构9,脱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双回路吸收塔,包括副吸收塔(1)和主吸收塔(10),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吸收塔(1)的一侧固定连通有第一吸收机构(2),所述副吸收塔(1)的顶端固定连通有第一排气管道(5),所述第一排气管道(5)远离副吸收塔(1)的一端与主吸收塔(10)一侧的中部固定连通,所述主吸收塔(10)的另一侧固定连通有第二吸收机构(7),所述主吸收塔(10)的顶端固定连通有第二排气管道(6),所述副吸收塔(1)的中部固定连通有第一排杂管道(3),所述主吸收塔(10)的中部固定连通有第二排杂管道(8),所述副吸收塔(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滤网(11),所述副吸收塔(1)内壁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脱硫机构(9),所述脱硫机构(9)包括螺纹柱(92)和吸附滤网(95),所述第一吸收机构(2)包括第一循环泵(21)和第一喷淋管(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回路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泵(21)的进液口固定连通有延伸至副吸收塔(1)内部的第一抽取管道(22),所述第一循环泵(21)的出液口固定连通有第一输送管道(23),所述第一输送管道(23)远离第一循环泵(21)的一端安装有旋转接头(25),所述旋转接头(25)远离第一输送管道(23)的一端与第一喷淋管(26)的一端连接,所述副吸收塔(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24),所述伺服电机(24)的输出端穿过副吸收塔(1)与第一喷淋管(26)正对的一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回路吸收塔,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可珍顾海利谢健荆素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心兴化学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