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装配式集成卫生间系统及其装配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246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装配式集成卫生间系统及其装配方法,属于轨道交通施工领域,其将卫生间的地面设计为一个集成系统,通过完善系统内的功能和系统外的连接,实现卫生间地面所需的基本功能,建成具备建筑、结构、设备各专业的完善卫生间地面系统,完美颠覆了传统在施工现场直接作业的方式,大幅简化了卫生间的施工流程,提高了轨道交通卫生间建设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轨道交通的装配式集成卫生间系统,其以全生命周期为视野,综合运用集成化设计技术、分级装配技术、工程管理技术、智慧运维技术、全生命周期低碳技术来解决传统地铁卫生间中的施工精度、建造效率和运维效率等问题,可实现地铁卫生间的低碳建造和高质量建造。建造。建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装配式集成卫生间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装配式集成卫生间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铁卫生间,是指位于候车站台上,提供空间让乘客在候车过程进行盥洗、入厕等活动的空间场所,地铁卫生间常包含男卫生间、女卫生间及第三卫生间。
[0003]目前地铁卫生间为传统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各专业分开设计,现场各工种依图进行施工,未能实现工业化生产和现场装配。地面作为卫生间的空间承载载体,既是人的站立空间,又是设备的附着面,同时还要具备作为围护系统的防水功能。卫生间地面下部还有给水和排水系统,来满足卫生洁具的用水排水需求,内部涵盖的设备设施及其复杂。
[0004]传统的卫生间地面湿作业施工方式存在以下的问题:目前地铁卫生间集成化设计程度低,各专业分开设计,到现场由工人进行组装施工,协同设计和精细化设计程度较低;现有卫生间地面多采用湿法作业,装配程度低,现场所需工序繁多,涉及工种多,施工时间长,建造管理难度大;卫生间地面功能复杂,涉及找坡、排水、防水等多重工艺,对于施工精度要求高,适合在工厂进行精细化生产制作;现有卫生间的管道设备完全被混凝土覆盖,检修困难,运维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装配式集成卫生间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装配式集成卫生间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承载组件和设置在该承载组件上的单体卫生间结构;
[0007]所述承载组件的顶部形成有容置空间,在所述容置空间内铺设有结构层,并在所述结构层上沿竖向依次铺设有防水层、找坡层、找平层和面层;
[0008]所述单体卫生间结构包括洁具和管道,所述洁具设置在所述承载组件上,所述管道沿竖向贯穿所述承载组件,且其一端与所述洁具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管路连通;
[0009]还包括辅助功能件,其与所述单体卫生间结构共同设置在所述承载组件上,进而形成完整的装配式卫生间系统。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支撑平板设置在其底部的支撑件,并在所述支撑平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构件,用于对所述支撑平板进行撑设;且
[0011]在所述支撑平板的顶部的外周设置有围护组件,进而将所述支撑平板的顶部围合成顶部开口的容置空间。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结构层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平板上的多个支撑构件,对应所述支撑构件,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浇筑有泡沫混凝土,且其浇筑高度高于所述支撑构件的竖向高度。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道包括竖向管道、横向管道和排水总管;其中,所述竖向管道的一端与洁具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横向管道连通;
[0014]所述排水总管的一端与所述横向管道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施工现场的管路系统连通。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功能件包括盥洗台和拖把池,所述盥洗台和所述盥洗台均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组件有一个,所述单体卫生间结构有多个,多个所述单体卫生间模块均安装在同一承载组件顶部的容置空间内。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相邻两所述单体卫生间结构之间通过隔板分隔开;所述隔板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结构层上。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组件多个,用于容置一个单体卫生间结构或辅助功能件;且
[0019]多个所述承载组件之间可沿水平方向进行装配。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对应所述单体卫生间的设置位置,在所述结构层上还设置有混凝土反坎。
[0021]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卫生间系统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0022]根据施工现场卫生间的设计图纸,获取预留给卫生间建筑的区域大小,并根据该区域大小,在工厂内构建承载组件;
[0023]在所述承载组件上设置结构层,并在结构层上装配至少一套单体卫生间结构以及辅助功能件;
[0024]在结构层上沿竖向依次铺设防水层、找坡层、找平层和面层;
[0025]将装配好的卫生间系统运输至施工现场,并吊装至施工现场的站台空间内预留的安装位置;
[0026]将所述卫生间系统的管道与施工现场的管路系统连接,并安装吊顶以及其他设备管线。
[0027]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8]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9](1)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轨道交通的装配式集成卫生间系统及其装配方法,将卫生间的地面设计为一个集成系统,通过完善系统内的功能和系统外的连接,实现卫生间地面所需的基本功能,构建装配式的卫生间系统,完美颠覆了传统在施工现场直接作业的方式,大幅简化了卫生间的施工流程,提高了轨道交通卫生间建设效率。
[0030](2)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轨道交通的装配式集成卫生间系统及其装配方法,其通过对承载组件结构形式的优化,使其底部呈架空状,用于容置各类管道和管线,同时,还可通过其底部结构行走的改变预留检修通道,以方便后续作业人员对管道或管线进行检修。
[0031](3)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轨道交通的装配式集成卫生间系统及其装配方法,其以全生命周期为视野,综合运用集成化设计技术、分级装配技术、工程管理技术、智慧运维技术、全生命周期低碳技术来解决传统地铁卫生间中的施工精度、建造效率和运维效率等问题,可实
现地铁卫生间的低碳建造和高质量建造。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用于轨道交通的装配式集成卫生间系统的整体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用于轨道交通的装配式集成卫生间系统的整体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用于轨道交通的装配式集成卫生间系统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5]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站台区域的剖视图;
[0036]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
[0037]100、承载组件;101、支撑构件;102、支撑平板;200、结构层;201、马凳筋;202、泡沫混凝土;300、防水层;400、找坡层;500、找平层;600、面层;
[0038]700、单体卫生间结构;701、洁具;702、竖向管道;702、横向管道;
[0039]800、混凝土反坎;
[0040]900、站台区域;901、结构底板;902、站台空间;903、装配式隔板;904、管路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装配式集成卫生间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承载组件和设置在该承载组件上的单体卫生间结构;所述承载组件的顶部形成有容置空间,在所述容置空间内铺设有结构层,并在所述结构层上沿竖向依次铺设有防水层、找坡层、找平层和面层;所述单体卫生间结构包括洁具和管道,所述洁具设置在所述承载组件上,所述管道沿竖向贯穿所述承载组件,且其一端与所述洁具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管路连通;还包括辅助功能件,其与所述单体卫生间结构共同设置在所述承载组件上,进而形成完整的装配式卫生间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装配式集成卫生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支撑平板设置在其底部的支撑件,并在所述支撑平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构件,用于对所述支撑平板进行撑设;且在所述支撑平板的顶部的外周设置有围护组件,进而将所述支撑平板的顶部围合成顶部开口的容置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装配式集成卫生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层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平板上的多个支撑构件,对应所述支撑构件,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浇筑有泡沫混凝土,且其浇筑高度高于所述支撑构件的竖向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的装配式集成卫生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包括竖向管道、横向管道和排水总管;其中,所述竖向管道的一端与洁具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横向管道连通;所述排水总管的一端与所述横向管道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施工现场的管路系统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张宏陈琼田甜崔成谊张扬杨亚赵赛龙周云鹏邓波黄建涛贠毓王明文李瑞黄伟吴立桥沈学军王华兵许延冰傅武靳永福陆滨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