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表面热处理用气体渗碳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2290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表面热处理用气体渗碳炉,具体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外筒,所述外筒顶部转动连接有控气装置,所述外筒顶部外表面活动安装有套层,所述控气装置右侧滑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左侧与套层右侧固定连接,且基座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渗碳炉技术领域。该金属表面热处理用气体渗碳炉,通过扭转件发生逆时针的旋转,存储件内部存有存储液体,扭转件扭动时对存储件进行触碰,蒸发件自身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槽体,蒸发件对上方接收的溶液进行均匀分散,并沿着蒸发件上的槽孔而逐一分布,从而使内部的有机溶液得到统一滴注,保证排布的有序性和易控制性,实现有序挥发的效果。实现有序挥发的效果。实现有序挥发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表面热处理用气体渗碳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渗碳炉
,具体为一种金属表面热处理用气体渗碳炉。

技术介绍

[0002]渗碳炉是通过热处理技术,控制板件内的碳含量,在渗碳过程中需要搅拌罐内的气氛并使之成分均匀,同时使炉温趋于均匀,通过向炉内滴注不同的有机液体,可使零件表面含碳量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
[0003]根据中国专利号公开的CN113652631A一种金属热处理用箱式气体渗碳炉,渗碳炉是通过热处理技术,控制板件内的碳含量,在渗碳过程中需要搅拌罐内的气氛并使之成分均匀,同时使炉温趋于均匀,通过向炉内滴注不同的有机液体,可使零件表面含碳量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
[0004]综上所述,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是,虽然可以控制气体渗碳炉的滴注形成温度变化、控制滴注的变量操作步骤,但是由于本体外壁由于高温或老化等作用易产生裂纹,不及时检测易造成炉内气体渗透的状况,则会逐渐提升控制变量的难度,更难以对使用过程中的渗碳炉外壁进行及时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金属表面热处理用气体渗碳炉,具体包括,
[0007]基座,所述基座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外筒,所述外筒顶部转动连接有控气装置,所述外筒顶部外表面活动安装有套层,所述控气装置右侧滑动连接有横杆,通过控气装置的设置,从而使内部的有机溶液得到统一滴注,保证排布的有序性和易控制性,实现有序挥发的效果,所述横杆左侧与套层右侧固定连接,且基座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通过检测装置的设置,便于及时了解外筒的情况,从而完成对外侧裂痕的自动检测功能,所述检测装置右侧固定连接有中央处理器,所述检测装置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杆,
[0008]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0009]安置座,所述安置座左侧中间转动连接有中转轴,所述中转轴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安置座左侧固定安装有限定块,所述限定块内腔处滑动连接有下压件,所述下压件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板,所述下压件左侧固定连接有修复装置,通过修复装置的设置,修复条逐渐使自身的融化的修复件均匀摊开,从而保证使用的均匀性,实现自动均匀修复的目的,所述外筒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检测板,所述检测板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侧边固定连接有修复条。
[0010]进一步的,所述横杆与支杆之间形成九十度的夹角,所述检测装置自身为圆弧形状结构,通过检测装置的设置,便于及时了解外筒的情况,从而完成对外侧裂痕的自动检测功能,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检测装置之间涂覆有黏胶,所述检测板与外筒共为同心圆,所述支撑架有若干个,且每两个支撑架之间的间距均相等。
[0011]进一步的,所述修复装置还包括调接板,所述调接板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两侧下方活动插接有外壳,压板从外壳内侧流出,外壳往上与抖动件接触,抖动件右端被撞击,抖动件左端被往下按压,抖动件左端往下按压,所述横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接杆,所述接杆底部活动安装有抖动件,所述压板为“T”字形状结构设计,且压板与外壳呈垂直状放置,所述抖动件中心处与接杆相连通,所述抖动件为不锈钢材质,且接杆为圆柱形状结构,所述外壳内部为中空形状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控气装置包括扭转件,扭转件发生逆时针的旋转,存储件内部存有存储液体,扭转件扭动时对存储件进行触碰,存储件内部受到挤压,存储件有机水分通过洒头滴至条板外表面,有机溶液通过条板外表面而往下流动,所述扭转件内腔处活动连接有存储件,所述存储件远离扭转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洒头,所述洒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条板,所述条板底端固定连接有蒸发件,所述扭转件轴心处下方固定连接有中心杆,所述蒸发件顶部固定连接有热感应件,且扭转件通过蒸发件与中心杆相连接,所述蒸发件右侧上方固定安装有冷却块,所述蒸发件顶部外侧活动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位于蒸发件的外侧,所述条板自身开设有槽体,所述导流管以中心杆的中心线为参考而均匀分布,且中心杆为不锈钢材质,所述蒸发件顶部与热感应件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热感应件和导流管均以中心杆的中心线为参考而均匀分布,所述中心杆的直径比导流管的直径粗。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表面热处理用气体渗碳炉。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金属表面热处理用气体渗碳炉,通过中转轴旋转带动圆盘运动,检测板与外筒外表面设置有相适配的纹理,横杆和支杆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从而使设备具有自动调节的处理条件,方便后续的加工处理。
[0015]2.该金属表面热处理用气体渗碳炉,通过扭转件发生逆时针的旋转,存储件内部存有存储液体,扭转件扭动时对存储件进行触碰,存储件内部受到挤压,存储件有机水分通过洒头滴至条板外表面,有机溶液通过条板外表面而往下流动,且流淌至蒸发件上方,蒸发件自身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槽体,中心杆和导流管起到支撑和过渡作用,蒸发件对上方接收的溶液进行均匀分散,并沿着蒸发件上的槽孔而逐一分布,从而使内部的有机溶液得到统一滴注,保证排布的有序性和易控制性,实现有序挥发的效果。
[0016]3.该金属表面热处理用气体渗碳炉,通过条板上设置有相内凹陷的槽口,滴注有机液沿着条板内槽口而往内进入,通过内槽口而自然减少抖动的力度,水分逐渐进入至条板内腔,最终掉落至下方蒸发件处,从而使设备具有自动防止抖落的作用,形成可以过滤的过程,减少多余的操作步骤,缩减成本。
[0017]4.该金属表面热处理用气体渗碳炉,通过齿板与下压件相连通,齿板推动下压件往上运动,下压件往上位移,调接板而沿着限定块槽体而同步位移,调接板联动检测板升降,检测板与外筒接触,检测板完成对外壁的接触,经过外筒外壁的纹理拨动,从而将检测数据输送至中央处理器中,并将信息反馈至电子仪器屏中,便于及时了解外筒的情况,从而完成对外侧裂痕的自动检测功能。
[0018]5.该金属表面热处理用气体渗碳炉,通过检测板对外筒进行包围,支撑架对修复条进行扶持,修复条与裂纹接触,修复条自身受热而缓慢贴服至裂缝处,从而完成自动修复外壁裂纹的处理,具有自动防护的功能。
[0019]6.该金属表面热处理用气体渗碳炉,通过压板从外壳内侧流出,外壳往上与抖动
件接触,抖动件右端被撞击,抖动件左端被往下按压,抖动件左端往下按压,抖动件使检测板发生抖动,修复条逐渐使自身的融化的修复件均匀摊开,从而保证使用的均匀性,实现自动均匀修复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支杆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安置座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下压件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焊锡件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扭转件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蒸发件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条板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冷却块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表面热处理用气体渗碳炉,具体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外筒(2),所述外筒(2)顶部转动连接有控气装置(3),所述外筒(2)顶部外表面活动安装有套层(8),所述控气装置(3)右侧滑动连接有横杆(4),所述横杆(4)左侧与套层(8)右侧固定连接,且基座(1)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7),所述检测装置(7)右侧固定连接有中央处理器(6),所述检测装置(7)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7)包括:安置座(71),所述安置座(71)左侧中间转动连接有中转轴(72),所述中转轴(72)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盘(73),所述安置座(71)左侧固定安装有限定块(74),所述限定块(74)内腔处滑动连接有下压件(75),所述下压件(75)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板(76),所述下压件(75)左侧固定连接有修复装置(77),所述外筒(2)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检测板(78),所述检测板(78)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79),所述支撑架(79)侧边固定连接有修复条(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表面热处理用气体渗碳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4)与支杆(5)之间形成九十度的夹角,所述检测装置(7)自身为圆弧形状结构,所述中央处理器(6)与检测装置(7)之间涂覆有黏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表面热处理用气体渗碳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板(78)与外筒(2)共为同心圆,所述支撑架(79)有若干个,且每两个支撑架(79)之间的间距均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表面热处理用气体渗碳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装置(77)还包括调接板(771),所述调接板(771)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压板(772),所述压板(772)两侧下方活动插接有外壳(773),所述横杆(4)底部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浩星朱喆林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和胜金属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