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与CO2超
‑
跨临界动力循环的联合发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与动力循环联合发电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与CO2超
‑
跨临界动力循环的联合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气体的或者气化的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和热能的能量转换装置。由于反应过程中不涉及到燃烧,使其能量转换效率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能量转换率高达60%
‑
80%。在各种燃料电池中,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以其全固态结构、更高的能量效率、噪音小、低碳环保和对多种燃料气体广泛适应性等突出特点而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欧洲主要研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相对成熟;国内对于SOFC的研究相对较晚。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早在1971年开始研究SOFC,工作侧重于SOFC电极和电解质材料的制备;中科院大连化物所1995年开始La
0.8
Sr
0.2
MnO3/YSZ电极氧化还原动力学和氧空位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与CO2超
‑
跨临界动力循环的联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超临界CO2动力循环系统和跨临界CO2动力循环系统;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包括预热器(1)、重整器(2)、空气预热器(3)、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4)、分离器(5)、逆变器(6)和燃烧室(7);所述预热器(1)的出口连接至所述重整器(2)的第一入口,所述重整器(2)的出口连接至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4)的阳极入口,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4)的阳极出口连接至所述分离器(5)的入口,所述分离器(5)的出口分别连接至所述重整器(2)的第二入口和所述燃烧室(7)的第一入口;所述空气预热器(3)的出口连接至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4)的阴极入口,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4)的阴极出口连接至所述燃烧室(7)的第二入口;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4)的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与所述逆变器(6)电连接,所述预热器(1)和所述空气预热器(3)分别与所述逆变器(6)电连接;所述超临界CO2动力循环系统包括高温加热器(8)、低温加热器(9)、透平Ⅰ(10)、发电机Ⅰ(11)、回热器Ⅰ(12)、中间换热器(13)、气体冷却器(14)和压缩机Ⅰ(15);所述燃烧室(7)的出口连接至所述高温加热器(8)的高温端入口,所述高温加热器(8)的高温端出口连接至所述低温加热器(9)的高温端入口,所述低温加热器(9)的高温端出口连接至大气;所述压缩机Ⅰ(15)的出口依次连接至所述低温加热器(9)的低温端、所述高温加热器(8)的低温端和所述透平(10)的入口;所述透平Ⅰ(10)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发电机Ⅰ(11);所述透平Ⅰ(10)的出口依次连通所述回热器Ⅰ(12)的高温端、所述中间换热器(13)的高温端和所述气体冷却器(14),所述气体冷却器(14)的出口连接至所述压缩机Ⅰ(15)的入口;所述跨临界CO2动力循环系统包括透平Ⅱ(16)、冷凝器(17)、工质泵(18)和发电机Ⅱ(19);所述透平Ⅱ(16)的出口连接至所述冷凝器(17)的入口,所述冷凝器(17)的出口连接至所述工质泵(18)的入口,所述工质泵(18)的出口连接至所述中间换热器(13)的低温端入口,所述中间换热器(13)的低温端出口连接至所述透平Ⅱ(16)的入口,所述透平Ⅱ(16)的输出轴连接至所述发电机Ⅱ(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与CO2超
‑
跨临界动力循环的联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4)产生的热能用于供给所述重整器(2)进行燃料分解;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4)产生的直流电通过所述逆变器(6)转变成交流电供给所述预热器(1)和所述空气预热器(3)运行使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与CO2超
‑
跨临界动力循环的联合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马悦,姜悦茂,韩凤翚,纪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