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颗粒药剂加料输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2077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颗粒药剂加料输送设备,涉及污水处理加药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加药仓,加药仓包括上端的搅拌腔和出药腔,出药腔设置于搅拌腔下端,出药腔下端开设有出药口;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固定安装于出药腔下端,输送装置包括防护框,防护框内部设置有输送泵,防护框一侧设置有输药管;其中,输送泵包括泵壳和泵座,泵壳固定连接于泵座上端,泵壳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泵壳一侧设置有出料口,进料口与出药口相连通,出料口与输药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采用离心泵结构实现对小颗粒的物料的气力输送,有效的减轻员工负重加药的工作强度,可实现对于不同高度,不同部位加药斗的便捷加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颗粒药剂加料输送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加药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小颗粒药剂加料输送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对水污染的关切程度达到了空前,污水处理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0003]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时通常需要向污水中加入处理药剂对污水进行物化反应以实现污水净化,然而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加药斗通常设置于设备上端,高度通常较高,不便于工作人员向处理设备中加药,同时现有技术手段中通常直接将药剂加入处理设备加药斗中,导致小颗粒药剂中存在的结块现象影响药剂在污水处理设备中的分散使用,基于此,本方案提出一种小颗粒药剂加料输送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小颗粒药剂加料输送设备,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的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加药斗通常设置于设备上端,高度通常较高,不便于工作人员向处理设备中加药,同时现有技术手段中通常直接将药剂加入处理设备加药斗中,导致小颗粒药剂中存在的结块现象影响药剂在污水处理设备中的分散使用的问题。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小颗粒药剂加料输送设备,包括:
[0007]加药仓,所述加药仓包括上端的搅拌腔和出药腔,所述出药腔设置于搅拌腔下端,所述搅拌腔和出药腔相互连通,所述出药腔下端开设有出药口;
[0008]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固定安装于出药腔下端,所述输送装置包括防护框,所述防护框内部设置有输送泵,所述防护框一侧设置有输药管;
[0009]搅拌轴,搅拌轴转动安装于搅拌腔内部,所述搅拌轴外周表面螺旋设置有若干搅拌螺带,所述搅拌腔外侧面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输出端贯穿搅拌腔侧面并与搅拌轴固定连接;
[0010]其中,所述输送泵包括泵壳和泵座,所述泵壳固定连接于泵座上端,所述泵壳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泵壳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出药口相连通,所述出料口与输药管相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输药管末端固定连接有加药头,所述加药头上安装有阀门。
[0012]优选的,所述泵座上端转动安装有离心叶轮,所述离心叶轮向上延伸至泵壳内部。
[0013]优选的,所述泵座下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电机,所述输送电机输出端贯穿泵座并与离心叶轮固定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加药仓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下端四角均安装有
脚轮。
[0015]优选的,所述加药仓上端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小颗粒药剂加料输送设备,通过采用离心泵结构实现对小颗粒的物料的气力输送,在进行对污水处理设备加药时,只要工作人员将处理药剂加入位于地面符合人体工学高度的加药仓中,之后药剂通过离心泵对处理药剂施加输送动力后通过输药管抬升输送至污水处理设备中,有效的减轻工作人员加药的工作强度,可实现对于不同高度,不同部位加药斗的便捷加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18]本技术通过采用螺带式搅拌轴结构的设计,小颗粒药剂进入加料仓之后,首先通过搅拌螺带对药剂进行搅拌细化,可有效的将小颗粒药剂中存在的结块进行打散细化,保证了药剂在进入污水处理设备中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去掉上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中的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中的离心输送泵的爆炸图。
[0023]图中标号为:
[0024]1、加药仓;101、搅拌腔;102、出药腔;2、安装框架;201、脚轮;3、上盖;301、把手;4、搅拌轴;401、搅拌螺带;5、搅拌电机;6、防护框;7、离心输送泵;701、泵壳;702、进料口;703、出料口;704、泵座;705、离心叶轮;706、输送电机;8、输药管;801、加药头;802、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26]参照图1

3所示,一种小颗粒药剂加料输送设备,包括:
[0027]加药仓1,加药仓1包括上端的搅拌腔101和出药腔102,出药腔102设置于搅拌腔101下端,搅拌腔101和出药腔102相互连通,出药腔102下端开设有出药口,加药仓1的高度设置为符合人体工学高度,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加药操作;
[0028]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固定安装于出药腔102下端,输送装置包括防护框6,防护框6内部设置有离心输送泵7,防护框6一侧设置有输药管8;
[0029]其中,离心输送泵7包括泵壳701和泵座704,泵壳701固定连接于泵座704上端,泵壳701上端设置有进料口702,泵壳701一侧设置有出料口703,进料口702与出药口相连通,出料口703与输药管8相连通。
[0030]采用离心输送泵7实现对小颗粒的物料的气力输送,在进行对污水处理设备加药时,只要工作人员将处理药剂加入位于地面符合人体工学高度的加药仓1中,之后药剂通过离心输送泵7对小颗粒药剂施加输送动力后通过输药管8抬升输送至污水处理设备中。
[0031]输药管8末端固定连接有加药头801,加药头801上安装有阀门802,输药管8采用钢丝软管,加药时通过将加药头801与污水处理设备的加药口连通,通过阀门802控制加药,可
实现对于不同高度,不同部位加药斗的便捷加药。
[0032]泵座704上端转动安装有离心叶轮705,离心叶轮705向上延伸至泵壳701内部,泵座704下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电机706,输送电机706输出端贯穿泵座704并与离心叶轮705固定连接,通过输送电机706带动离心叶轮705进行转动,进而为进入泵壳701内部的处理药剂施加离心力,使其获得输送动力后从出料口703排出。
[0033]加药仓1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架2,安装框架2下端四角均安装有脚轮201,脚轮201的设置便于本装置在各车间内移动,进而可实现本装置在不同场所下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0034]搅拌腔101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轴4,搅拌轴4外周表面螺旋设置有若干搅拌螺带401,搅拌腔101外侧面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5,搅拌电机5输出端贯穿搅拌腔101侧面并与搅拌轴4固定连接,搅拌轴4在搅拌电机5的带动下对搅拌腔101内部的药剂进行搅拌,搅拌轴4的设置一方面可对结块颗粒进行分散,将小颗粒药剂中存在的结块进行打散细化,另一方面可增加加药仓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颗粒药剂加料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药仓(1),所述加药仓(1)包括上端的搅拌腔(101)和出药腔(102),所述出药腔(102)设置于搅拌腔(101)下端,所述搅拌腔(101)和出药腔(102)相互连通,所述出药腔(102)下端开设有出药口;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固定安装于出药腔(102)下端,所述输送装置包括防护框(6),所述防护框(6)内部设置有离心输送泵(7),所述防护框(6)一侧设置有输药管(8);搅拌轴(4),搅拌轴(4)转动安装于搅拌腔(101)内部,所述搅拌轴(4)外周表面螺旋设置有若干搅拌螺带(401),所述搅拌腔(101)外侧面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5),所述搅拌电机(5)输出端贯穿搅拌腔(101)侧面并与搅拌轴(4)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离心输送泵(7)包括泵壳(701)和泵座(704),所述泵壳(701)固定连接于泵座(704)上端,所述泵壳(701)上端设置有进料口(702),所述泵壳(701)一侧设置有出料口(703),所述进料口(702)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佳乐廖培基刘建仙周午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