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补料无菌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152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12
一种发酵补料无菌保护装置,其包括与发酵罐顶端补料口连通的无菌操作箱、通过万向锯齿连接管与所述无菌操作箱连通的无菌柜以及设置在无菌柜底端的自锁万向轮;无菌操作箱通过万向连接杆设置在发酵罐顶端,无菌柜内还设置有用于将无菌柜内部划分为补料区、存放区以及传递区的隔板机构,补料区与存放区之间留有替换补料装置的通道,存放区与传递区之间通过门相通,补料区内放置多个向发酵罐补料的补料装置,存放区用于放置备用补料装置,传递区用于灭菌传递备用补料装置,通过设置无菌操作箱,在需要补料操作时,可以保护补料口插入补料针的环境为无菌环境,方便快捷,操作简单,无菌更有保障。有保障。有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酵补料无菌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微生物发酵设备
,尤其是一种发酵补料无菌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发酵是指在适宜的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过程,经生物转化而大规模的制造各种发酵产品,已经形成了一个品种繁多,门类齐全的独立工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0003]在微生物发酵领域,液体深层发酵主要有分批发酵、连续发酵、补料分批发酵,补料分批发酵又称半连续发酵,是介于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之间的一种发酵技术,是指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以某种方式向培养系统中补加一定物料的培养技术,在发酵过程中补加的料液有种子液、碳源溶液、氮源溶液、pH调节溶液、诱导剂等,现有小试、中试发酵补加料液方式一般是通过发酵罐顶部的补料口插入补料针补料,加入种子液时采取火焰接种的办法通过接种口加入,而且需要发酵罐压力降低为0才可以加入,操作人员不规范操作或者误操作以及环境影响都会导致发酵罐染菌污染,火焰接种操作还会造成烫伤及引发火灾隐患,其他补料料液通过补料口插入补料针操作,也会有造成染菌污染的风险,在发酵过程中通常一瓶补料料液不够时,还需更换或补加补料料液时,也会因外部环境的影响造成染菌,因此寻找一种合理的保护方式十分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小试、中试系统提供一种避免发酵罐污染的发酵补料无菌保护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发酵补料无菌保护装置,其包括与发酵罐顶端补料口连通的无菌操作箱、通过万向锯齿连接管与所述无菌操作箱连通的无菌柜以及设置在无菌柜底端的自锁万向轮;
[0007]所述无菌操作箱通过万向连接杆设置在发酵罐顶端,所述无菌柜内还设置有用于将无菌柜内部划分为补料区、存放区以及传递区的隔板机构,所述补料区与所述存放区之间留有替换补料装置的通道,所述存放区与所述传递区之间通过门相通,所述补料区内放置多个向发酵罐补料的补料装置,所述存放区用于放置备用补料装置,所述传递区用于灭菌传递备用补料装置,所述无菌柜顶端设置有高效空气净化机组,所述无菌操作箱以及无菌柜上均设置有多个手套操作口,所述无菌柜、无菌操作箱以及传递区内部顶端均设置有紫外灯组用于制造无菌环境。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补料装置包括补料瓶,所述补料瓶通过补料管与蠕动补料泵连接,所述蠕动补料泵通过补料管与所述发酵罐补料口连接,所述补料管穿过万向锯齿连接管以及无菌操作箱。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隔板机构包括水平固定设置在无菌柜内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以及竖直设置在无菌柜内的第三隔板,多个所述补料瓶位于所述第一
隔板和第二隔板上,所述第一隔板的宽度小于所述无菌柜的宽度,用于留有容纳传递补料瓶的空间。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隔板呈L型。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传递区侧面设置有传递窗口,所述传递窗口处还设置与其相匹配的密封门。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无菌柜上还设置有检修口以及开关。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补料口与无菌操作箱连接处还设置有用于密封的硅胶弹性垫。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无菌操作箱设置为亚克力材质。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无菌柜外轮廓设置为316L不锈钢材质。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无菌柜内的蠕动补料泵与发酵罐自控系统相连,用于自动控制补料。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通过在无菌柜上设置高效空气净化机组以及划分三个功能区域,使其保持无菌柜中保持微正压环境,避免了火焰接种的风险,以及使其避免人员操作不规范,导致发酵罐污染的问题,同时在发酵罐需要补料、接种时,以及替换补料装置时,通过紫外灯组灭菌使其空间快速成为无菌环境,通过设置无菌操作箱,在需要补料操作时,同样可以保护补料口插入补料针的环境为无菌环境,方便快捷,操作简单,无菌更有保障。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0]图2是本技术操作柜及无菌柜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图2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无菌柜内部主视图。
[0023]图5是图2的后视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技术无菌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发酵罐顶端的俯视图。
[0026]其中:1无菌柜,2发酵罐,3无菌操作箱,3

1补料区,3

2存放区,3

3传递区,5硅胶弹性垫,6万向锯齿连接管,7万向连接杆,8高效空气净化机组,9手套操作口,10补料瓶,11补料管,12蠕动补料泵,13第一隔板,14第三隔板,15门,16扶手,17自锁万向轮,18开关,19传递窗口,20检修口,21第二隔板,22紫外灯组,23补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28]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发酵补料无菌保护装置,其包括发酵罐2、与发酵罐2顶端补料口23连通的无菌操作箱3、通过万向锯齿连接管6与所述无菌操作箱3连通的无菌柜1以及设置在无菌柜1底端的自锁万向轮17;通过设置万向锯齿连接管6可以根据发酵罐1罐体不同高度调整连接管长度,便于使用及调节。
[0029]所述无菌操作箱3通过万向连接杆7设置在发酵罐2顶端,所述无菌柜1内还设置有用于将无菌柜1内部划分为补料区3

1、存放区3

2以及传递区3

3的隔板机构,所述补料区3

1与所述存放区3

2之间留有替换补料装置的通道,所述存放区3

2与所述传递区3

3之间通过门15相通,所述补料区3

1内放置多个向发酵罐2补料的补料装置,所述存放区3

2用于放置备用补料装置,所述传递区3

3用于灭菌传递备用补料装置,所述无菌柜1顶端设置有高效空气净化机组8,所述无菌柜1、无菌操作箱3以及传递区3

3内部顶端均设置有紫外灯组22用于制造无菌环境,当然,紫外灯组22为紫外灭菌灯。通过设置万向连接杆7使其固定及调整无菌操作箱3,以便于调节无菌操作箱3和发酵罐2之间的位置。
[003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补料装置包括补料瓶10,所述补料瓶10通过补料管11与蠕动补料泵12连接,所述蠕动补料泵12通过补料管11与所述发酵罐补料口23连接,所述补料管11穿过万向锯齿连接管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酵补料无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与发酵罐顶端补料口连通的无菌操作箱、通过万向锯齿连接管与所述无菌操作箱连通的无菌柜以及设置在无菌柜底端的自锁万向轮;所述无菌操作箱通过万向连接杆设置在发酵罐顶端,所述无菌柜内还设置有用于将无菌柜内部划分为补料区、存放区以及传递区的隔板机构,所述补料区与所述存放区之间留有替换补料装置的通道,所述存放区与所述传递区之间通过门相通,所述补料区内放置多个向发酵罐补料的补料装置,所述存放区用于放置备用补料装置,所述传递区用于灭菌传递备用补料装置,所述无菌柜顶端设置有高效空气净化机组,所述无菌操作箱以及无菌柜上均设置有多个手套操作口,所述无菌柜、无菌操作箱以及传递区内部顶端均设置有紫外灯组用于制造无菌环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补料无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料装置包括补料瓶,所述补料瓶通过补料管与蠕动补料泵连接,所述蠕动补料泵通过补料管与所述发酵罐补料口连接,所述补料管穿过万向锯齿连接管以及无菌操作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酵补料无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机构包括水平固定设置在无菌柜内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坤吴飞陶宋富徐兰举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纳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