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粗猛着陆后传动系统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0933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直升机传动系统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直升机粗猛着陆后传动系统处理方法,该方法针对直升机粗猛着陆后现场检查中出现的损伤情况,根据直升机传动系统结构及粗猛着陆中受力分析,评估粗猛着陆对传动系统的影响,确定传动系统关零部件的检查等级及具体方法,给定传动系统相关零部件的处理方法及最终使用结论,可以根据直升机粗猛着陆后现场检查中出现的损伤情况,完成传动系统受载分析,确定传动系统关零部件的检查等级及具体方法,高效、合理地给定传动系统相关零部件的处理方法及最终使用结论。及最终使用结论。及最终使用结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升机粗猛着陆后传动系统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直升机传动系统设计
,涉及传动系统设计及使用,特别涉及一种直升机粗猛着陆后传动系统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直升机在进行执飞任务时,有时会出现直升机粗猛着陆的情况或事故,出现直升机粗猛着陆的情况或事故会对直升机的传动系统造成较大的响应,每次出现该类事故均需由传动系统生产厂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临时研究、讨论后提出临时处理措施,临时处理措施通常历时较长,效率较低,传动系统零部件无法在基地检查,返回生产厂家后零部件报废较多,用户损失严重。尚未有可以依据的评估及处理方法。而且,目前,尚未查到国内直升机在粗猛着陆后直升机传动系统影响评估方法及相关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了一种直升机粗猛着陆后传动系统处理方法,给出直升机粗猛着陆可依据的处理方法,同时缩短该事件的处理周期、合理地给出传动系统零部件检查及处理方法,降低用户的损伤。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5]直升机粗猛着陆后传动系统处理方法,针对直升机粗猛着陆后现场检查中出现的损伤情况,根据直升机传动系统结构及粗猛着陆中受力分析,评估粗猛着陆对传动系统的影响,确定传动系统关零部件的检查等级及具体方法,给定传动系统相关零部件的处理方法及最终使用结论。
[0006]进一步,所述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1:当直升机粗猛着陆后,确定直升机飞行参数是否出现异常,并确定各飞行参数出现异常情况的时间节点及持续时间;
[0008]步骤2:确定直升机粗猛着陆后的具体损伤模式;
[0009]步骤3:检查直升机所有零部件主要及次要变形和损伤情况;
[0010]步骤4:判断直升机传动系统主要受力形式及受力部位;
[0011]步骤5:确定粗猛着陆附加载荷对直升机传动系统结构受力的影响;
[0012]步骤6:确定传动系统零部件的可能变形及损伤,逐一给出其损伤程度;
[0013]步骤7:确定传动系统受载零部件的检查等级;
[0014]步骤8:根据步骤7,确定传动系统受载零部件,制定不同的修理方案;
[0015]步骤9:对传动系统受载零部件进行修理,给出下一阶段的使用结论。
[0016]进一步,步骤1中,确认直升机功率、扭矩、转速、振动、滑油压力和温度是否出现异常,并确定功率、扭矩、转速、振动、滑油压力和温度出现异常情况的时间节点及持续时间。
[0017]进一步,步骤2中,根据步骤1中各参数的异常情况,判定直升机粗猛着陆是单一损伤形式还是复合损伤形式,不同的形式将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0018]进一步,步骤7中,传动系统受载零部件的检查等级分为为基地级、厂级。
[0019]进一步,步骤8中,对于步骤7中确定为基地级检查的零部件,制定外场可实施的具体检查及修复方案;对于厂级检查的零部件,需要返厂并按厂级要求的检查方案检查,出现损伤的能够修复的零部件制定传动系统受载零部件修理方案。
[0020]进一步,步骤5中,主要考虑超扭对传动部件中齿轮和花键传递载荷的影响,超转对轴承运转时间的影响,重点考虑超扭和超转超出允许值的百分比和持续时间;同时考虑其它损伤形式带来载荷的复合作用。
[0021]进一步,对于主减速器和旋翼轴组件为一体机构的直升机,主减速器、尾减速器、尾轴、动力传动轴检查等级为厂级;
[0022]对于主减速器和旋翼轴组件为分体结构的直升机,且主减速器和旋翼轴组件与整机的安装点在旋翼轴组件上时,主减速器、旋翼轴组件、与旋翼轴组件连接的传递铅锤方向上载荷的零部件以及尾传动轴检查等级为基地级,尾减速器和动力传动轴检查等级为厂级。
[0023]进一步,步骤8中,对于检查等级为厂级的零部件,在内厂检查时,检查零部件连接位置的裂纹,检查主要承力件的定位尺寸及形位公差的检查,进一步查找结构的变形,重点关注变形所造成的衍生零件损伤及变形情况,全面评估传动系统的所有承力部件受损情况,出现损伤的能够修复的零部件制定传动系统受载零部件修理方案,报废已经出现塑性变形的主要承力零部件;
[0024]对于检查等级为基地级的零部件,检查内容包括可实施的30倍放大镜的外观检查、运转检查、局部渗透检查和尺寸检查。
[0025]进一步,步骤9中,完成检查和修理的零部件,给出下一阶段的使用结论,结合实际情况适当的缩短修理后的零部件使用时间,并对修理后的零部件增加监控措施,监控措施包括增加滑油取样次数、缩短金属末探测器的检查时间、定期孔探仪检查齿轮齿面磨损情况、定期更换膜片联轴节、定期检查脂润滑轴承的转动灵活性。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直升机粗猛着陆后传动系统的影响评估及处理方法,可以根据直升机粗猛着陆后现场检查中出现的损伤情况,完成传动系统受载分析,确定传动系统关零部件的检查等级及具体方法,高效、合理地给定传动系统相关零部件的处理方法及最终使用结论。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旋翼轴组件、主减速器和动力传动轴安装示意图;
[0029]其中,1——旋翼轴组件;2——主减速器;3——动力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1]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升机粗猛着陆后传动系统处理方法,本方法是针对直升机粗猛着陆后现场检查中出现的损伤情况,根据传动系统结构及受力分析,评估传动
系统的影响,确定传动系统关零部件的检查等级及具体处理方法,高效、合理地给定传动系统相关零部件的处理方法及最终使用结论。具体包括:直升机粗猛着陆时功率、扭矩、转速、振动、异常情况持续时间、滑油压力和温度等具体情况确定,确定具体损伤模式,直升机所有零部件主要及次要变形和损伤情况确定,传动系统主要受力形式及受力部位确定,粗猛着陆附加载荷对传动系统结构受力影响分析方法,确定传动系统零部件的可能变形及损伤,确定传动系统受载零部件的检查等级,确定传动系统受载零部件外场可实施的具体检查方法,确定传动系统受载零部件的厂内检查方法,确定传动系统受载零部件处理方法,给出零部件的使用结论。
[0032]本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0033]1)当直升机粗猛着陆后,第一时间进行功率、扭矩、转速、振动、滑油压力和温度等飞行参数的确认及上述异常情况的持续时间。如超扭、超转、振动异常、滑油压力波动或下降、滑油温度进入警戒值或超出要求等影响传动系统性能的异常情况,各种异常情况出现的时间及持续时间;
[0034]2)确定具体损伤模式,根据1)的异常情况,判定直升机粗猛着陆是单一损伤形式还是复合损伤形式,即与其它异常情况复合的损伤形式,不同的形式将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0035]确定具体损伤模式,主要确定复合损伤形式可能对传动系统零部件产生的影响;超扭将影响传动系统所有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直升机粗猛着陆后传动系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直升机粗猛着陆后现场检查中出现的损伤情况,根据直升机传动系统结构及粗猛着陆中受力分析,评估粗猛着陆对传动系统的影响,确定传动系统关零部件的检查等级及具体方法,给定传动系统相关零部件的处理方法及最终使用结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粗猛着陆后传动系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当直升机粗猛着陆后,确定直升机飞行参数是否出现异常,并确定各飞行参数出现异常情况的时间节点及持续时间;步骤2:确定直升机粗猛着陆后的具体损伤模式;步骤3:检查直升机所有零部件主要及次要变形和损伤情况;步骤4:判断直升机传动系统主要受力形式及受力部位;步骤5:确定粗猛着陆附加载荷对直升机传动系统结构受力的影响;步骤6:确定传动系统零部件的可能变形及损伤,逐一给出其损伤程度;步骤7:确定传动系统受载零部件的检查等级;步骤8:根据步骤7,确定传动系统受载零部件,制定不同的修理方案;步骤9:对传动系统受载零部件进行修理,给出下一阶段的使用结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升机粗猛着陆后传动系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确认直升机功率、扭矩、转速、振动、滑油压力和温度是否出现异常,并确定功率、扭矩、转速、振动、滑油压力和温度出现异常情况的时间节点及持续时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升机粗猛着陆后传动系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根据步骤1中各参数的异常情况,判定直升机粗猛着陆是单一损伤形式还是复合损伤形式,不同的形式将有不同的处理方式。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升机粗猛着陆后传动系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传动系统受载零部件的检查等级分为为基地级、厂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升机粗猛着陆后传动系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对于步骤7中确定为基地级检查的零部件,制定外场可实施的具体检查及修复方案;对于厂级检查的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晓辉刘洋程巾英徐童童李金仝刘一鸣曲春涛秦艳波李晨公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