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循环托架的立体干燥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0432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无循环托架的立体干燥房,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进料装置、出料装置、升降系统和加热烘干系统,进料装置用于放置待烘干的一体板,并将一体板运送至取料位置;出料装置用于接取烘干后的一体板,并输出一体板;升降系统可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升降系统能够将一体板从进料装置运送到出料装置上;加热烘干系统将外界的空气加热后形成热空气,热空气对一体板上的涂料进行加热烘干。具体地,一体板通过进料装置、出料装置和升降系统,实现一体板循环连续工作,具有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公司经济效益;一体板通过加热烘干系统一方面可保障油漆烘干的均匀度,另一方面将极大的提升喷漆烘干的效率。喷漆烘干的效率。喷漆烘干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循环托架的立体干燥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无循环托架的立体干燥房。

技术介绍

[0002]一体板在批量加工完成后,需要对一体板的外表面进行喷漆,以提高一体板的美观度及表面能力,一体板在喷漆后需搁置一段时间,等喷漆完全干燥后才可以对一体板进行后序的加工工序,但现有的一体板多是采用自然晾干或采用烘干装置烘干;采用自然晾干一体板的存在:一、晾干时长较长,使得一体板生产加工效率低下,二、在自然条件下晾干的喷漆一体板,因作业环境影响,喷漆后一体板上会粘连有灰尘,不利于一体板的美观度;采用烘干装置烘干一体板点存在:一、热量容易散失,同时会有大量的热气涌出,容易对外部设备及人体造成伤害;二、现有的烘干装置结构不紧凑,烘干过程无法实现连续循环的作业,导致热效率利用低,烘干效率低;三、现有烘干装置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先对一体板的某一面进行烘干,待烘干结束后再将一体板翻面实现另一面的烘干工作,此种方式实际操作比较复杂,工作量较大。
[0003]中国专利文献号CN211989371U于2020年公开了一种具有快速烘干的机械喷漆装置,具体公开了型包括底板,底板顶部通过支撑腿固定有箱体,箱体内部通过隔板从右到左依次分隔成喷涂腔、第一烘干腔、第二烘干腔;箱体顶部贯穿有延伸至喷涂腔内部的注料管,注料管位于喷涂腔内部的一端连通有喷涂结构。通过喷涂腔、第一烘干腔、第二烘干腔、注料管、喷涂结构的组合使用,能够在喷漆过后能够及时的进行烘干处理。但该结构仍然存在热量容易散失以及木板另一面无法实现同时烘干。
[0004]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无循环托架的立体干燥房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其热效率高、烘干效率高、自动化上下料,降低人工强度和可实现连续循环的作业。
[0006]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无循环托架的立体干燥房,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用于放置待烘干的一体板,并将所述一体板运送至取料位置;
[0007]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用于接取烘干后的所述一体板,并输出所述一体板;
[0008]升降系统,所述升降系统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升降系统能够将所述一体板从所述进料装置运送到所述出料装置上;
[0009]加热烘干系统;所述加热烘干系统将外界的空气加热后形成热空气,热空气对所述一体板上的涂料进行加热烘干。
[0010]所述加热烘干系统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设有隔板、导热管、轴流风机以及驱动所述轴流风机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燃烧室的内部空间由所述隔板划分为连通的换热室和散热室,所述导热管设置在所述换热室内,所述轴流风机设置在所述散热室内,所述
换热室内的空气通过所述导热管加热形成热空气,所述轴流风机转动时能够驱动所述换热室内的热空气进入所述散热室内。
[0011]所述加热烘干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换热室连通的进风组件、与所述散热室连通的出风组件,所述进风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主回风道管、两组第一导风通道和进风口罩,两组所述第一导风通道、所述进风口罩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主回风道管的相对两侧上;所述出风组件包括两组相互连通的第二导风通道和出风口罩,两组所述第二导风通道、所述出风口罩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散热室的相对两侧上。
[0012]所述加热烘干系统还包括空气对流装置,所述空气对流装置包括第一抽风机和第二抽风机,所述第一抽风机和所述第二抽风机至少设有两组,至少设有两组的所述第一抽风机和所述第二抽风机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一侧上,且所述第一抽风机对应所述进风口罩,所述第二抽风机对应所述出风口罩,外界空气通过所述第一抽风机作用下进入所述进风口罩和所述第一导风通道内并通过所述主回风道管分流进入所述换热室内,所述散热室内的热空气在所述轴流风机作用下分流进入所述第二导风通道内并通过所述第二抽风机从所述出风口罩排出。
[0013]所述空气对流装置还包括第三抽风机,所述第三抽风机至少设有两组,至少两组所述第三抽风机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机架另一侧上,所述出风口罩排除的热空气通过所述第三抽风机在所述机架内形成对流,以加热烘干所述一体板上的涂料。
[0014]所述加热烘干系统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燃烧室外侧并与所述导热管一端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导热管的加热温度。
[0015]所述升降系统包括托架、升降驱动组件、第一升降传动组件和第二升降传动组件,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升降驱动件、减速箱和第三传动轴,所述升降驱动件与所述减速箱的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减速箱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升降传动组件连接,所述减速箱的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升降传动组件连接,所述减速箱至少设有二个,至少二个所述减速箱之间通过所述第三传动轴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驱动时带动其一所述减速箱转动,其一所述减速箱通过所述第三传动轴带动另一所述减速箱转动,从而至少二个所述减速箱同步转动,进而所述第一升降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升降传动组件转动,实现所述托架作上升和下降运动。
[0016]所述托架包括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所述第一升降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减速箱的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传动齿轮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所述第二链轮设置在所述机架底部,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通过链条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托架与所述链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升降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轴、第三链轮、第四链轮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减速箱的第三连接端连接,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上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链轮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四链轮设置在所述机架底部,所述第三链轮与所述第四链轮通过链条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托架与所述链条固定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带动所述减速箱转动时,所述第一传动轴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所述传动齿轮带动所述从动齿轮转动,进而所述第二传动轴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以实现所述第一托架上升,所述第二托架下降。
[0017]所述升降系统还包括推料装置,所述机架顶部设有第一行程开关,所述第一行程
开关用于获取所述一体板通过所述升降系统运动至所述机架的顶端的第一运动信号,所述推料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主动链轮轴和从动链轮轴,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主动链轮轴连接,所述主动链轮轴上设有第一主动链轮,所述从动链轮轴上设有第一从动链轮,所述第一主动链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链轮通过链条啮合传动连接,所述链条上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推块,当所述一体板接触所述第一行程开关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主动链轮轴转动,所述主动链轮轴通过所述链条带动所述从动链轮轴转动,所述推块随所述链条运动,以实现推动所述一体板往所述升降系统的下料位置移动。
[0018]所述机架上设有挡料架,所述挡料架位于所述进料装置和所述出料装置之间,所述进料装置和所述出料装置分别包括输送机架、输送辊、第三驱动电机、第二主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传动皮带和第四传动轴,所述输送辊设置有若干个且转动安装在所述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循环托架的立体干燥房,包括机架(A),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A)上设有进料装置(B),所述进料装置(B)用于放置待烘干的一体板(1),并将所述一体板(1)运送至取料位置(A1);出料装置(C),所述出料装置(C)用于接取烘干后的所述一体板(1),并输出所述一体板(1);升降系统(D),所述升降系统(D)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A)上,所述升降系统(D)能够将所述一体板(1)从所述进料装置(B)运送到所述出料装置(C)上;加热烘干系统(E);所述加热烘干系统(E)将外界的空气加热后形成热空气,热空气对所述一体板(1)上的涂料进行加热烘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循环托架的立体干燥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烘干系统(E)包括燃烧室(E1),所述燃烧室(E1)内设有隔板(E2)、导热管(E3)、轴流风机(E4)以及驱动所述轴流风机(E4)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E5),所述燃烧室(E1)的内部空间由所述隔板(E2)划分为连通的换热室(E101)和散热室(E102),所述导热管(E3)设置在所述换热室(E101)内,所述轴流风机(E4)设置在所述散热室(E102)内,所述换热室(E101)内的空气通过所述导热管(E3)加热形成热空气,所述轴流风机(E4)转动时能够驱动所述换热室(E101)内的热空气进入所述散热室(E10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循环托架的立体干燥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烘干系统(E)还包括与所述换热室(E101)连通的进风组件(E6)、与所述散热室(E102)连通的出风组件(E7),所述进风组件(E6)包括相互连通的主回风道管(E601)、两组第一导风通道(E602)和进风口罩(E603),两组所述第一导风通道(E602)、所述进风口罩(E603)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主回风道管(E601)的相对两侧上;所述出风组件(E7)包括两组相互连通的第二导风通道(E701)和出风口罩(E702),两组所述第二导风通道(E701)、所述出风口罩(E702)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散热室(E102)的相对两侧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循环托架的立体干燥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烘干系统(E)还包括空气对流装置(E8),所述空气对流装置(E8)包括第一抽风机(E801)和第二抽风机(E802),所述第一抽风机(E801)和所述第二抽风机(E802)至少设有两组,至少设有两组的所述第一抽风机(E801)和所述第二抽风机(E802)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A)一侧上,且所述第一抽风机(E801)对应所述进风口罩(E603),所述第二抽风机(E802)对应所述出风口罩(E702),外界空气通过所述第一抽风机(E801)作用下进入所述进风口罩(E603)和所述第一导风通道(E602)内并通过所述主回风道管(E601)分流进入所述换热室(E101)内,所述散热室(E102)内的热空气在所述轴流风机(E4)作用下分流进入所述第二导风通道(E701)内并通过所述第二抽风机(E802)从所述出风口罩(E702)排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循环托架的立体干燥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对流装置(E8)还包括第三抽风机(E803),所述第三抽风机(E803)至少设有两组,至少两组所述第三抽风机(E803)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机架(A)另一侧上,所述出风口罩(E702)排除的热空气通过所述第三抽风机(E803)在所述机架(A)内形成对流,以加热烘干所述一体板上的涂料。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循环托架的立体干燥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烘干系统(E)还包括调节机构(E9),所述调节机构(E9)设置在所述燃烧室(E1)外侧并与所述导热管(E3)一端连接,所述调节机构(E9)用于调节所述导热管(E3)的加热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循环托架的立体干燥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系统(D)包括托架(D1)、升降驱动组件(D2)、第一升降传动组件(D3)和第二升降传动组件(D4),所述升降驱动组件(D2)包括升降驱动件(D201)、减速箱(D202)和第三传动轴(D203),所述升降驱动件(D201)与所述减速箱(D202)的第一连接端(D2021)连接,所述减速箱(D202)的第二连接端(D2022)与所述第一升降传动组件(D3)连接,所述减速箱(D202)的第三连接端(D2023)与所述第二升降传动组件(D4)连接,所述减速箱(D202)至少设有二个,至少二个所述减速箱(D202)之间通过所述第三传动轴(D203)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D201)驱动时带动其一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善伟林秩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硕涂装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