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力辅助水面拼装的高度可调承载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0302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室内水池试验装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浮力辅助水面拼装的高度可调承载支架,包括多个自浮支架、试验负载支架、充放气管路阀组、充气软管组、充气空压机,多个自浮支架从下向上叠加,所述试验负载支架架设于自浮支架组合体的最上层,多个自浮支架均配有浮力单元,浮力单元通过充气软管组与充放气管路阀组连接,并由充气空压机提供压缩空气。本发明专利技术浮力辅助水面拼装的高度可调承载支架,用于室内水池的大型装置试验,可以根据试验要求,灵活调整支架高度,进而调整其搭载试验装置的入水深度,并能够避免试验行车吊高对支架高度的限制。制。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力辅助水面拼装的高度可调承载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室内水池试验装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浮力辅助水面拼装的高度可调承载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在室内大型水池开展大型装置的试验时,通常需要先将水池排空,在水池底部地基上施工建造试验装置,建造完成后重新注水进行试验。当需要调整试验装置入水深度时,就只能再次排水,调整支架高度后重新注水。这不仅导致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也会干扰其他试验的运行,是室内水池运营管理方和各试验单位均不能接受的。若直接在水池岸上施工建造试验装置,又会导致试验装置的重量或高度超过行车的能力,无法进行吊装。
[0003]现有一种大型水池采用了一种可以升降、深度可调钢制格栅池底,当钢制格栅池底升起时,可以自由调整升起高度,在不用排水的情况下,托举机构能够将钢制格栅池底升举至水面,方便试验人员在水面布放试验装置,人员撤离后再调整钢制格栅池底的入水深度。但该水池的钢制格栅池底结构主要用于重量较小的缩比模型试验,不能承担实尺度的重型装备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试验装置变入水深度及试验装备的总起吊重量或总高度超过行车能力的难题,提供一种浮力辅助水面拼装的高度可调承载支架,用于室内水池的大型装置试验,该承载支架采用水面拼装,可以根据试验要求,灵活调整支架高度,进而调整其搭载试验装置的入水深度,并能够避免试验行车吊高对支架高度的限制。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浮力辅助水面拼装的高度可调承载支架,包括多个自浮支架、试验负载支架、充放气管路阀组、充气软管组、充气空压机,多个自浮支架从下向上叠加,所述试验负载支架架设于自浮支架组合体的最上层,多个自浮支架均配有浮力单元,浮力单元通过充气软管组与充放气管路阀组连接,并由充气空压机提供压缩空气。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充气空压机自带高压空气瓶。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下相邻的自浮支架之间,以及自浮支架和试验负载支架之间均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自浮支架包括1m高的第一自浮支架、3m高的第二自浮支架、3m高的第三自浮支架、3m高的第四自浮支架,所述第一自浮支架为长方体结构,在其四角均布置有一个矩形浮箱,每个浮箱的顶部通过充气软管组中的一根软管连接到充放气管路阀组上的一个充气阀,浮箱的底部开有排水孔,四个浮箱提供的浮力略大于第一自浮支架的重力,且四个浮箱充满气体时浮心高于第一自浮支架的重心,保证第一自浮支架稳定漂浮在水面,所述第二自浮支架、第三自浮支架、第四自浮支架、试验负载支架都是长方体结构,各支架的四角均布置一个圆柱型浮筒,每个浮筒的顶部通过充气软管组中的一根软
管连接到充放气管路阀组上的一个充气阀,浮筒的底部开有排水孔,四个浮筒提供的浮力略大于单个支架的重力,且四个浮筒充满气体时浮心高于单个浮力支架的重心,能够保证单个的浮力支架稳定漂浮在水面,当已完成拼装的支架自浮在水面后,行车吊钩继续吊装下一个支架组件,在水面完成拼装。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单个自浮支架的重量Gx、试验负载支架及试验装置总重G1均不超过试验场地行车的最大负载重量G2,但是支架组装后的总重量G3可以大于行车的最大负载重量G2。单个自浮支架的安全吊装高度Hx、试验负载支架及试验装置的安全吊装高度H1均小于试验场地行车的最大吊高H2,但组装后的安全吊装高度H3可以大于行车的最大吊高H2。通过调节拼接的自浮支架数量获得不同的支架高度,从而调整试验装置的入水深度。
[0011]本专利技术浮力辅助水面拼装的高度可调承载支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组合支架的形式,避免试验装置和支架总体尺寸和重量超过行车吊高限制和吊装重量限制。每个支架均带有浮力桶,能够依靠自身浮力漂浮在水面上,且组合体也能漂浮在水面上,为水面拼装组合提供了可能性。支架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整,不需要反复对水池进行注排水。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浮力辅助水面拼装的高度可调承载支架的工作示意图。
[0013]其中:1.第一自浮支架、2.第二自浮支架、3.第三自浮支架、4.第四自浮支架、5.试验负载支架、6.充放气管路阀组、7.充气软管组、8.充气空压机、9.试验装置(负载)、10.行车、11.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1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1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 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1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浮力辅助水面拼装的高度可调承载支架,它由1m高的第一自浮支架1、3m高的第二自浮支架2、3m高的第三自浮支架3、3m高的第四自浮支架4、试验负载支架5、充放气管路阀组6、充气软管组7、充气空压机8等组成。5个支架从下向上叠加,试验负载支架5安装在自浮支架组合体的最上层,上下相邻支架均通过四个直径30mm的高强度螺栓连接。第一自浮支架1、第二自浮支架2、第三自浮支架3、第四自浮支架4、试验负载支架5通过充气软管组7与充放气管路阀组6连接,并由充气空压机8提供压缩空气,充气
空压机8自带容量为300L的高压空气瓶。
[0018]所述第一自浮支架1为长方体结构,在其四角均布置有一个矩形浮箱,每个浮箱的顶部通过充气软管组7中的一根软管连接到充放气管路阀组6上的一个充气阀,浮箱的底部开有排水孔,四个浮箱提供的浮力略大于第一自浮支架1的重力,且四个浮箱充满气体时浮心高于第一自浮支架1的重心,保证第一自浮支架1稳定漂浮在水面,所述第二自浮支架2、第三自浮支架3、第四自浮支架4、试验负载支架5都是长方体结构,各支架的四角均布置一个圆柱型浮筒,每个浮筒的顶部通过充气软管组7中的一根软管连接到充放气管路阀组6上的一个充气阀,浮筒的底部开有排水孔,四个浮筒提供的浮力略大于单个支架的重力,且四个浮筒充满气体时浮心高于单个浮力支架的重心,能够保证单个的浮力支架稳定漂浮在水面。当拼装完成后的支架自浮在水面后,行车吊钩可以继续吊装下一个支架组件,在水面完成拼装。
[0019]单个自浮支架的重量Gx、试验负载支架5及试验装置总重G1均不超过试验场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力辅助水面拼装的高度可调承载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自浮支架、试验负载支架、充放气管路阀组、充气软管组、充气空压机,多个自浮支架从下向上叠加,所述试验负载支架架设于自浮支架组合体的最上层,多个自浮支架均配有浮力单元,浮力单元通过充气软管组与充放气管路阀组连接,并由充气空压机提供压缩空气。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力辅助水面拼装的高度可调承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空压机自带高压空气瓶。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力辅助水面拼装的高度可调承载支架,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邻的自浮支架之间,以及自浮支架和试验负载支架之间均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力辅助水面拼装的高度可调承载支架,其特征在于:多个自浮支架包括1m高的第一自浮支架、3m高的第二自浮支架、3m高的第三自浮支架、3m高的第四自浮支架,所述第一自浮支架为长方体结构,在其四角均布置有一个矩形浮箱,每个浮箱的顶部通过充气软管组中的一根软管连接到充放气管路阀组上的一个充气阀,浮箱的底部开有排水孔,四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鹏张德满俞健王英伟蔡标华李斌王博舒鑫李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